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所有学习习惯里,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

2023-09-11 09:00 作者:老任讲透自律  | 我要投稿

孩子所有学习习惯里,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

 

是阅读。

 

现代的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拿小学生举例,拼音,识字,阅读,朗读,写字,写作,数学,口算,奥数,游泳,乒乓球,篮球,足球,网球,钢琴,画画,写字,舞蹈,演讲,科学。学得完吗?根本学不完。如果课外只能学一样,选择学什么?我的答案是,阅读。

 

原因如下:

 

1,阅读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在普遍的认知里,阅读是和语文强相关的技能。这是对的。可是其他学科也是需要阅读能力的。比如数学,无论是选择题,对错判断题,还是应用题。解出题目的第一步,都是正确理解题目。其他学科,物理,化学,地理,历史,也是一样。再往深一步,从学习一门学科来说,我们所依赖的就是从文字去理解新内容。而无论是课本上的文字,还是老师讲解的内容,都是需要理解能力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就是依靠阅读。

 

2,阅读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自学,需要阅读能力。在课外,学生自己预习,自己复习时,也需要阅读新的材料,更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总结课上有的内容,拓展课上没有的内容和课上没有的角度。子女考上北大清华是许多家长的梦想。北大毕业生是一个身份,成就这个身份的关键节点在于高考。高考之前,是12年的学习岁月,是许多个基础的学习习惯,以及无数个点点滴滴的学习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有3个必要元素,动机,能力,提示。也就是说,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必然同时具备,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提示。下面我们逐一检视。如今的社会,对于提示,孩子根本不缺,老师和家长,甚至学校社会都在无时无刻地给孩子提示,要学习。这种提示和压力,目前看来,更多的是过度,而非不足。再说一遍,行动的3个元素,必须同时具备,学习这个行为才会正常发生,持续发生,按照既定轨迹发生。那么学习提示已经充足,关键只剩下两个,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培养的自学能力,就是弯道超车,就是学习的加速度。自学,既可以培养学习能力,又可以通过培养自信来增加学习动机。

 


无论老师有多优秀,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有限。1是限于老师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边界。2是老师要照顾所有学生,只能讲平均水平的东西,其他无论是拔尖的学生还是落后的学生,那部分需要定制的内容,最多也只能带一带。课外的内容,可能根据孩子的水平对症下药,又能扩充知识的边界,还能增加熟练度。

 

4,阅读能够培养兴趣。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确实是重要,能够对人生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确实是重要,能够对人生产生很大影响。但是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果孩子有兴趣,那都是越早培养越好。无论是艺术,还是才艺,亦或是更远的厨艺或者商业,都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在现实里成功的案例并不比按部就班的科班生要少。而那些顶尖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从小开始培养兴趣的。巴菲特6岁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了,11岁开始接触金融和股票。比尔盖茨11岁开始读百科全书,13岁开始学编程。而他们两个都是书痴。

 

5,阅读能够培养情商和逆商。

通过阅读故事,传记,寓言,以及行业专家的研究过程,孩子可以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性。而所谓的情商,逆商里的良好的精神品质,比如坚持,勇敢这些,其实都是基于都是事物发展规律和人性的了解。就拿延迟满足这个事举例吧,大家都说要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可是为什么要延迟满足呢?因为有好处。比如现在吃,只有1颗糖,过1个小时再吃,就有2颗糖。孩子了解这个事,想得到更多的糖,相信能够得到更多的糖,并通过一些方法能够让自己忍住立即去吃的愿望,那么他就能够做到。所以,其实这个事不能叫做延迟满足,而应该叫做更大满足。这是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洞悉,相信和执行。对于规律,我们只能从自己和前人的经验里去吸取。人生到老的时候能够悟透很多事,可是那个时候可能也时日无多,意义不大了。要想取得成就够大,必须活得够长,对于事物发展规律悟得足够早。而阅读别人的经历,是最好的途径。

 

6,阅读能够树立远大的志向。

人的最大技能就是模仿。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思考的过程,人都会去模仿。不阅读的人,只能模仿身边的人,很有可能老师的上限,家长的上限,也就成了孩子的天花板。会阅读的孩子,他的天花板,可能是比尔盖茨,可能是巴菲特,也可能是政治领袖,科学家。所以,让孩子爱上阅读,就是让他在用人类最顶级的智慧去经营人生。

 


毫无疑问,言传身教是教育的最佳方式。但是在人的一生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基础的学科就不说了,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还有大学的专业。举一个例子,创业,无论是哪个行业,要领先同行,都需要学习两个基本面,产品和销售。要想把规模做大,创业,都需要借助3个杠杆。1是人力杠杆,就是学习管理。2是资本杠杆,就是学习财务,成本控制,弄钱管钱。3是知识产权杠杆,就是利用好代码,品牌,专利,文章,视频这些低复制成本的东西。就现代,我们能够看到的,还需要基本的技能有英语,编程,写作,演讲,表演(录制视频),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健康,心理状态等。而这些不可能是学校老师,家长能够教的好的。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纸质书籍,电子书籍,自媒体,专业论文,网络课程,实体课程信息等,完全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个人终身成长的宇宙。

 

8,阅读能够克服知识有效周期缩短的问题。

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近几年产生信息,数据,知识,几乎可以超过之前所有时间的总和。而我们的知识也会迅速过时,拿我做过的电商举例,一开始只有淘宝,要会搜索,后来会直通车就能够弯道超车。再后来,有了天猫和官方活动。再到后面淘系都过时,亚马逊,拼多多,抖音,直播,一个个新玩法,都在重新分配蛋糕。行业的头部知识会在两三内迅速过时。就连线下的传统行业也是一样。拿餐饮举例,以前餐饮要要想获得流量,唯一的就是好店面+大品牌。而现在,任何没有品牌,位置很差的小店,都可能借助好产品,好口碑,通过网络去积累人气或者通过某个营销热点去引爆流量。以前大家只做线下或者外卖带着做做,而现在外卖是绕不开的板块,甚至有些店铺只做外卖不做线下。以前策划一个餐饮活动,肯定去通过线下去拉横幅做广告,而现在自媒体+微信是最好的方式。同样现在你认为很好的专业,4年后可能就处于行业低谷了。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自学,主要是阅读,来克服知识有效周期缩短的问题。

 


人的年纪大了,大部分人会选择退休。退休之后,可能会帮衬家庭,帮子女带孩子,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搞点兴趣,亦或者只是简单生活而已。总之,多数人不再发光发热,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但是,你会发现有些人,他们的职业生涯特别长,比如王永庆,李嘉诚,巴菲特,查理芒格,基辛格。我们先不论,他们为什么不过轻松的生活,转而去想,为什么他们80多岁,90多岁,甚至100多岁还能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他们靠什么保持身体状态,资讯不落伍,知识不落伍,技能不落伍?我们很多人一过50岁,就感觉跟不上时代,对于年轻人的东西,都感觉理解不了。可那些年均90岁还在工作的老人却可以对人工智能,元宇宙侃侃而谈。我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每天阅读的习惯。李嘉诚每天睡前阅读,巴菲特每天阅读5小时,查理芒格说自己和巴菲特像长着两条腿的书。一个能工作到90岁的人,必然是在整个职业生涯都受到尊重的人。而工作是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家庭人际关系里涉及财富部分和受到家人尊重的基础。就算不谈工作,说到教育,说到和伴侣的关系,和子女的关系,甚至是发展兴趣爱好,健康方面的事,阅读也能贡献强大而影响深远的力量。依靠阅读,我从一个社恐的人,做到年销售8千万的销售主管,100人规模公司的合伙人。依靠阅读,我戒烟。依靠阅读,我从每天中午11点起床到早上6点起床。依靠阅读,我从每天8小时游戏到每天工作学习锻炼时间11小时。如今,我41岁,开始了第5次创业,是一个全新的赛道,还患有糖尿病。我还能依靠什么?阅读!我将依靠阅读,学习写作,学习英语,学习投资,学习编程,教育好两个孩子,每年写出4本书,并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比正常人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更好。希望我也可以工作到90岁,并阅读到90岁。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戒游戏的初衷,不仅仅为了节省浪费的时间,更是为了避免为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那么去除掉这个坏榜样以后,我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好榜样呢?答案就是,阅读。我是怎么做的:

1,大宝今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我请了一个家教,每天上课1小时,培养阅读习惯为主,数学兴趣为辅。我买了专门的识字,自主阅读入门的书籍。我建立了错字本,专门给家教和孩子记录,为教过多遍,却依然不认识的字建立档案。学会以后,就从错题本划走。小学入学以后,让家教专门负责检查作业,其余的时间,还是老两样,阅读兴趣为主,数学兴趣为辅。

2,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书单。第一批到的大概是10套书左右。

3,鼓励孩子妈妈的阅读兴趣。

4,让保姆开始教小宝识字。

5,研究学习技巧,并与家教沟通落实。

6,搬新房子以后,规划出专门的全家共同阅读区域。

7,让孩子在坐车时,听一些我认为非常好的书。

 

在古代,可能要读二三十年,期望一朝金榜题名。在以前,我们12年寒窗,希望通过大学改变命运。而在现在,阅读,终身学习,是唯一不落伍的方式。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我认为不应只依靠学区房,好学校,好老师,培训班。作业习惯,效率,阅读习惯培养,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保证睡眠时间,开导孩子的心理,保持适量的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玩耍陪伴,亲子阅读,这些也都是家庭教育里的皇冠。而阅读就是皇冠中间的那颗明珠。


孩子所有学习习惯里,最核心的习惯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