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声音更自由——FIR AUDIO M4体验分享

2020-07-18 22:16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在FIR AUDIO M4的巡回试听活动中,“烧友团”成员chen_racon交出了一篇颇有技术含量的“硬核”评测,为我们剖析了M4声音背后的秘密。


  自由总是让人向往,而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尽相同,这不是口号,也不是用来斗争的借口,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冲动。在我看来它代表着一种无拘无束的包容力,虽然触摸不到,但是仍心生向往。正好有这样一个耳机,它新锐的理念和设计,热情奔放的声音和对新曲风的适应性,凸显了自由这种理念,这就是美国新锐厂家FIR AUDIO的M4。

  


  让理念自由

  FIR AUDIO成立于2018年,创始人bogdan是64 AUDIO老板的亲兄弟,也是核心负责人之一,整个团队也都是64 AUDIO独立出来的,为的就是能够自由地贯彻自己的音乐理念:集前沿的声学技术与浪漫的产品理念于一身,致力于用尖端科技与革新性设计探索随身音频的声音边界。当然,有这样大的抱负,也不能没有一点看家本事,在64 AUDIO的tia单元刷新了动铁认知之后,FIR AUDIO带来更加开放的设计:无导管技术DAA、ATOM空气舒压模组。

  无导管技术DAA(Direct aperture acoustics),直译过来就是直接孔径声学。为了实现直达声的理念,耳机腔体内是没有导管的,让声音的传导不再局限于导管之中。这个技术把容易衰减的高频单元放置于腔口,其他单元声音需要经过整个腔体混响衰减以后再经音嘴发出,这样的好处是声音衔接顺滑,声音自然。

  


  动铁单元没有导管已经是不小的创新,FIR AUDIO 的动圈单元更是采用4D低音共振技术,在普通厂家还在想着如何低频直达耳道的时候,FIR AUDIO的低频单元是对着腔体壁发声的,低频经过腔体共振以后和动铁单元混合后才输出,使得低频扩散自然有层次。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看似简单的把导管取消,实际上需要进行大量的腔体混响计算和测试,包括腔体材质的共振和抑震的比例(M4铝合金的腔体壁很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个过程是我们看不到的,这个结果也使得FIR AUDIO的耳机形状很平,导管那里的角度很特别,这个朴实的腔体外形是完全服务于声音的。这种理性的建模计算,也恰恰是为了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圈铁耳机为了平衡内外压力,是要开通孔的,传统的圈铁耳机通孔一般是在两个不同的位置来达到上述效果,这个由动圈单元的位置决定。而FIR AUDIO的耳机因为4D低音共振技术的应用,使得更加优化的ATOM空气舒压模组的应用成为可能。ATOM空气舒压模组在我的理解上,是软性材质的气阀,设计在耳机的上方,可以自适应调节腔体气压,在同样达到内外压平衡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声场表现,增加耐听度。

  


  目前FIR AUDIO一共有三款产品,M3、M4和M5。M3是三单元三分频设计(一圈两铁),一个动圈负责中频和中低频,一个动铁单元负责中高频和高频,一个动铁单元负责高频。M4是旗舰型号,四单元四分频设计(一圈三铁),一个动圈负责低频,三个动铁分别负责中频、中高频、高频。M5则是概念产品,五单元五分频设计(一圈三铁一静电),一个动圈负责低频,三个动铁分别负责中频、中高频、高频,一个静电单元负责极高频。可见M4和M5最大的区别就是静电单元的是否使用。

  


  让声音更自由

  在介绍了FIR AUDIO的技术和产品后,我们说回今天的主角M4,在仔细聆听后,我对这个耳机的最大感受就是,经典美国声。

  


  不知道大家对美国声是个什么印象,在我而言,美国声并不体现在美国高端器材那种素质感和力量感,反而体现在那些平价器材上,比如歌德SR60、卖铁的布鲁克林、新派的DAC10H,风格明显,韵味足,代表着一般美国人的审美取向这种特质,在高端器材上反而不常见。美国声那种热情、奔放,极具力量感和线条感,甚至是粗犷的、不修边幅的,符合美国最平常的流行、嘻哈等音乐风格,对自由的即兴表演有着极强的表现力。

  M4的整体风格就是我上里面对美国声描述的最好表现,偏中低频。而些许不同的地方在于,M4的解析浑然一体,没有过强的线条感,在强弱音的表现、定位上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尤其是在速度感的表现上,依托优秀的物理结构,声音衰减和扩散非常自然,加上自然声场感的营造,使得声音的脱塞感十足。

  M4低频属于扩散性的低频,并不是凝聚在一起的,表现力在强弱感、层次和扩散感上找到一个非常妙的平衡,是在需要重低音的时候下潜的下去,需要弱低音的时候能够清晰表达层次和烘托的声音,整体质感非常好。M4的中频经由自由场的调教后结象是偏中间和偏大的,整体偏暖,偏热情,在不错的细节表现基础上更加偏向整体性的表达,并不是单纯的突出中频以追求人声表现。高频上是圆融的,对极高频的相应不足,亮度一般衰减自然,整体解析很好不刺激,使得声音非常柔和耐听,没有一般的美国声那种明显高频粗糙的感觉,使得声音在整体性很好的同时兼具细节的精致。

  在驱动性上,M4属于直推都出好声的耳机,我使用山灵M0或者飞傲M5也有不错的效果,在M11P和M15上也有很强的质素表现,墨菊下声音则略显薄。这种风格强烈的耳机,如果前端没有过多渲染,是能明显感受到它自己的风格的,但是如果要更加突出这种风格,前端暖一点厚一点更加能发挥M4这种热情奔放的特性。幸好我手里还有一个美国声的前端,LH GO2pro,搭配起来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声音热情洋溢充满节奏感,对中低频有不错的加成。所以如果要搭配播放器,请选偏中低频的高素质播放器更能发挥它的优势。

  


  既然M4是非常明显的美国风格,在曲目适应上对于欧美流行、HIPOP/RAP的适应性可谓是绝佳,对电音的表现力也很强,对新潮的曲目(录音电平高),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在我看来,M4这个耳机是更加适合追逐潮流、富有激情的年轻人的。具体来说,比如听Eminem的《Venom》和《'Till I collapse》,那种节奏感的感染力和速度疯狂的吐字的间隔都可以清晰表达出来,听着非常的嗨(特意试了下国内的所谓嘻哈,我们还是去听原版的吧),或者国内的徐梦圆的《新春》或者徐良、冯提莫的《触电》这些节奏强的电音类型的曲子,都有着非常愉快的听音体验(是的,我也就听听老歌)。而抒情类的歌曲,比如惠特尼休斯顿的《I still love you》(耳边试音曲的中频试音)、JasonMraz的《Out of my hands》、Sam Smith的《Writing's onthe wall》、Seal的《Kiss from a rose》情感的表达也非常到位,尤其是对氛围的渲染,使得歌曲拥有很强的感染力。而M4并不适合大动态的交响乐或者对高频表现力要求极高的小提琴独奏,在这两种类型的表现力上,M4是要差口气的。

  这里简单说一下M4和同为一圈三铁的Tia Fourte的对比,在外形上的不同是由于内部混响的不同,M4的音嘴位置更加的小。声音上两个耳机侧重不同,TiaFourte对电音的兼容性更加的好,M4的中频更加饱满,低频更加有力,解析则区别不大。在整体听感上,M4整体性略好于Tia Fourte,也更加适合流行人声的表现。

  


  为了更加稳固的连接和更换,FIR AUDIO使用了一种定制接口,RCX,不过只有定制私模才有,公模版本用的是mmcx。M4的接口比起一般的mmcx来说多一层保护,使得插拔更加的稳固,但是这个接口是兼容普通的mmcx的,所以也没必要为换线而发愁。就我个人使用的感觉,M4用铜线增加中低频表现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官方标配线也是单晶铜的,我自己试着换了下银线,结果低频力度下降,中频变薄,我个人不是很喜欢。M4高频的潜力不大,没有过多挖掘的必要,所以不妨更换更好的铜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包装上M4可谓是极简主义,一个包装盒里只有耳机和真皮耳机盒,耳机盒中放着替换的耳机套和清洁刷,这就是配件的全部,你能用到的都为你方便用到,没有更多华丽的装饰,也是一种自信。

  M4这个耳机有一种热情奔放的感染力,用复杂的技术最后达到了一种整体协调,没有过度刻画的声音,对新潮音乐也有着更好的适应性。我这种原声党在听HIPOP和摇滚的时候也有着另一种新的体验。这个时候,突然想起,音乐本来自由,何必拘束自己呢?


让声音更自由——FIR AUDIO M4体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