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直接实在论还是技术实在论

2021-08-14 19:25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徐英瑾的知识论课程中讲了半本约翰·波洛克的《当代知识论》,对这本书我并不是太满意,有些人推崇这本书,可能是满足于其中对各种主义的批判,或者是被那些符号公式给唬住了,好像能想出精巧哲学思想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如写公式做实验更加实在,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从叙述方式来看,基本上属于论文式写作,先概括对方的观点,然后给出自己反驳意见。作者想要树立直接实在论的观点,对其他理论大都是简要概括加评价,其叙述充满着学究气,这不是哲学上的深刻,只是一种论文式的费解,结果使得此书可读性不高,非常不适合用作教材。比如讲到彩票悖论,作者最后用并集给出一个否定理由(defeater),聪明点的小孩子也能想通其中的道理,只是不会这种装模作样的学术语言。

  作者是基本思路是:知识论中有个各种主义(如图),假设它们都是高大全,结果都有某些问题没能解决,于是就断言它们都是错误的。对于内在主义的理论,基础理论和连贯理论都是信念理论,无法处理知觉和记忆的问题。至于非信念的外在主义,概率主义可计算的不符合直觉,符合直觉的又不好计算。可靠主义与认识辩护没有任何关系,常常只是一种偏向性选择。其他的外在主义都是莫须有,结果只剩下我自己的直接实在论。

  事实上,按照Strongart教授所提出的“文本就是流形”的精神,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流形的坐标卡),只要文本自身是非平凡的,那么就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全解释。因此,不能因为有一些问题没解决,就直接把某个理论淘汰,否则就放弃了理论合作的可能性。当然,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新理论把旧理论完全覆盖,倒是可以放弃被覆盖的理论,但作者的直接实在论远做不到这一点,常常是批评完某个理论后又重新向它求助。

  作者提出:信念得到辩护,当且仅当它服从所谓的认知规范。这样的认知规范是主观内化的,而且还是不受批评的,似乎类似于乔姆斯基的先天普遍语法。但作者并没有给出认知规范的具体内容,而是转向其生物学背景与造人的奥斯卡计划,然后在直接实在论的名义下做技术性讨论,其中大量使用前面被批评的概率主义。是的,直接实在论在哲学上是贫困的,必须被改造为技术实在论。他还说基础理论几乎就是正确的,只不过要放弃信念假设,也是一种先批评后求助的做法。难道基础主义的哲学家就这么傻,不知道我们的知觉信念主要是关于物理对象,而不是关于主体自身的吗?
  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作者的基础主义技术实在论很可能来源于这样的类比:人类面对外部环境正如机器人面对的实验室,既然实验室的设计是简单的,那么人类所面对的对象就是直接实在的。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机器人面对的环境相对简单,只是因为我们的人工智能还比较原始,能成功一点就不容易了,何苦还要再去隐瞒欺骗呢?


Strongart教授:直接实在论还是技术实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