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专业课资料南京林业大学《824有机化学》考研刷题题库
考研必备资源网:识库学习网 | 收录全网专业课资料,强烈推荐
徐寿昌《有机化学》(第2版)配套题库

目 录 (完整版:http://skw.100xuexi.com/EBook/57085.html)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2章 烷 烃
第3章 烯 烃
第4章 炔烃二烯烃红外光谱
第5章 脂环烃
第6章 单环芳烃
第7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第8章 立体化学
第9章 卤代烃
第10章 醇和醚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2章 烷 烃
第3章 烯 烃
第4章 炔烃二烯烃红外光谱
第5章 脂环烃
第6章 单环芳烃
第7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第8章 立体化学
第9章 卤代烃
第10章 醇和醚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2章 烷 烃
第3章 烯 烃
第4章 炔烃 二炔烃 红外光谱
第5章 脂环烃
第6章 单环芳烃
第7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第8章 立体化学
第9章 卤代烃
第10章 醇和醚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徐寿昌《有机化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徐寿昌《有机化学》的配套题库,包括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四大部分。为了方便题库上线和读者阅读,本书分上、下两册,每章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本部分从指定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第2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本部分对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第2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本部分严格按照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第2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参照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第2版)教材,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一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的解答。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试读(部分内容)

名校考研真题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Lewis酸的有( )。[中山大学2009研]
A.CuCl2
B.Ag+
C.H+
D.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Lewis酸是电子的接受体,只有D项不能再接受电子。
2.下列物质酸性最小的是( )。[中山大学2009研]
A.

B.

C.CH3OH
D.CH3CN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一般地,酚类的酸性强于醇类的酸性,而醇类的酸性又强于烷基的酸性,所以D项的酸性最小。
3.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首都师范大学2010研]
a.苯酚b.戊醇c.对硝基苯酚d.间硝基苯酚
A.c>d>a>b
B.a>c>d>b
C.b>a>d>c
D.c>a>d>b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酸性的大小比较,四个选项中有两类物质,即醇和酚,由于苯环的共轭结构,使得酚类的酸性大于醇类,则排除C项,苯酚中苯环上含有吸电子取代基时其酸性增强,则排除B、D项。
4.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次序是( )。[中山大学2010研]

A.d>c>b>a
B.d>c>a>b
C.a>b>c>d
D.c>b>a>d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自由基与其周围的基团的共轭作用越强,或超共轭作用越强,越稳定。
二、填空题
1.比较下列四种离去基离去能力的大小: 。[华中科技大学2004研]

【答案】离去基离去能力:(B)>(C)>(A)>(D)查看答案
【解析】离去基团越稳定,离去能力越强。
2.将下列化合物按碳正离子稳定性排序: 。[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
(A)对甲氧基苯甲基正离子
(B)苯甲基正离子
(C)对硝基苯甲基正离子
(D)对甲基苯甲基正离子
【答案】碳正离子的稳定性:(A)>(D)>(B)>(C)查看答案
【解析】给电子基使碳正离子稳定,吸电子基使碳正离子不稳定。
其中(A)项,甲氧基是强给电子基;(D)项,甲基是弱给电子基;(C)项,硝基是吸电子基。
3.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高低排序: 。[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
(A)乙烷
(B)乙二醇
(C)乙醚
(D)乙醇
(E)氯乙烷
【答案】沸点:(B)>(D)>(C)>(E)>(A)查看答案
【解析】氢键>偶极一偶极作用力>范德华力,且这些分子间力是决定物质的沸点的重要因素,分子间力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乙二醇含两个羟基,氢键的作用力最大,沸点最高;乙醇含一个羟基,氢键的作用力次之;乙醚和氯乙烷均具有偶极—偶极作用力,但乙醚的极化作用强于氯乙烷;乙烷既无氢键作用力,也无偶极—偶极作用力,所以其沸点最低。
4.按碱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以下各化合物: 。[武汉大学2002研]

【答案】碱性:(B)>(A)>(C)查看答案
【解析】碳负离子越不稳定,则碱性越强。双键碳为sp2杂化,叁键碳为sp杂化,而饱和碳为sp3杂化,杂化轨道中含s成分越多,则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其碳负离子越稳定,碱性越弱。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可百度 —— 识库学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