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新时代”认知作战的情况兼论政府应当如何应
与官方对认知战的现象级分析不同,笔者认为,认知战能够被以旧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动,是因为以现代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基建等经济基础为认知战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正如大舰队远洋航行战略投送能力超远距离陆上运输能力和工业化为世界大战的发动提供可能一样。 一:战争性质和发动意图 从一般的现象角度分析,我们陷入了一场由英美等国发起的有组织有预谋的认知战中。即,帝国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一场认知战形式的侵略战争,被侵略者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拥有较完善互联网基建的第三世界国家。 如果从阶级角度分析,这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所发动的、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秩序续命的战争,其核心战略目的可能是通过认知作战将正在崛起或虽然衰落但对其秩序仍有一定威胁的第三世界国家拖入塔西佗陷阱,在削弱其国家机器后,进一步通过各种手段分化生活在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以防止这些力量威胁其霸权地位或产业链上游的剥削地位。 而这场战争中的帮凶,也正是部分新兴的互联网资本,其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舆论宣传口,如自媒体和新媒体,在实质上协助世界资本主义秩序的剥削者顺利完成这场侵略战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自媒体和新媒体可能只有少部分直接受到敌对势力雇佣,而绝大部分只是在进行资本的行为——增值。然而他们通过吸引流量增值的必然手段,如利用信息差炒作热点、利用同情心勾结洗白流氓无产者(如伪装成受害者的村匪恶霸)或资本家(特别是非本国的)、在道德制高点审判公权力的具体执行者等行为,事实上就是在推动侵略的进程。 由于不同于一般传统的战争,发动认知战的直接目的不是掠夺被侵略国国民所生产的物质财富和位于其领土的自然资源,而是夺取控制认知能力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资源,进而通过种种手段主动干涉影响被侵略国家国民的思想潮流甚至意识形态,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无论其结果是破坏舆论环境使之陷入塔西佗的陷阱而削弱国家机器,还是更深层次的发动了颜色革命而摧毁其国家机器,都是有利于世界资本主义秩序中强者的存续的。 要知道,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手段更加隐蔽,其主要通过高附加值的商品(生产专利就是这一秩序的补丁)兑换廉价工业品或廉价自然资源来实现剥削,将剥削所得一部分用于国内社会福利的建设,从而贿赂和麻痹与剥削者在同一国家内的无产阶级,实现阶级调和。这一过程本质上没有发生进步,只是将生产关系的矛盾输出到了本国以外的地理位置,往往被经济殖民的第三世界国家承接了远超于本国接纳能力的剥削,而被剥削的利润则用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构建福利体系,使之看起来像是改善了国内无产阶级的生活。 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在此方面的共同点在于,在被剥削的同时只能内部消化被转移给他们的经济矛盾。比如以现代货币交易体系构建的兑汇剥削,使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进行了与发达国家劳动者相同价值的劳动时,却在整体上被剥削的更多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则成为了发达国家劳动者的福利,也是让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向往的福利。 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的“向往”,成为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武器。因为国际剥削体系的存在,第三世界国家只能通过对内剥削的方式谋求发展,如“剪刀差”、“土地买卖”等手段。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法虽然使得国家拥有了发展的机会,但是却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尽管过程艰难,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依旧发展到了可以撬动整个国际剥削体系的阶段,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这个体系的存在,利用了被剥削国家的内部这一根本矛盾,挑拨人民群众,扰乱社会秩序,企图通过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使敢于挑战这一秩序的国家衰退。 二:对中国国家意志层面抗战的评估 我们的国家意志所操纵的官方宣传口和媒体无法胜任这场抵抗战争,且我们正在节节败退。 长期以来,很多爱国主义者可以意识到中国官方宣传口能力的低下,无论是主动进攻他国的舆论能力还是被动防守在我国部分互联网平台的舆论能力都极其微弱。大部分人一度将其归咎为具体的战术性问题,如宣传口出现间谍、宣传口负责人年老不思进取、宣传口太过于古板和严肃等。对于这种观点,笔者需要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给予否定。 互联网基建已经十分成熟,“第四权”概念也并非新鲜,这为无序的后现代洪流提供了技术基础。 后现代洪流,后现代即对现代性的否定,这样的洪流可以体现在很多具体的互联网现象上,例如针对损害公信力、否认中国国家、政党和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新闻热点,选择无条件相信;具有逐利性的资本所操控的自媒体和新媒体在此类热点上大量引流以实现资本的增值,也为这样的洪流提供了部分动力。 在现有格局下,主人话语体系的丢失事实上使得官方性质的宣传口不再能够调动绝对的信任,诸如新华社一类的传统官媒不得不将一切热点调查至天衣无缝、将谣传以实地考察逐个解决才能将愤怒的互联网人群平息下来,讽刺的是,这些迟来的真相和调查往往被质疑真实性,或者被责备为“时效性不足”,并不能显著地缓解之后同样的热点出现后的舆论洪流。而和部分人所批判的不同,主人话语体系的丢失,或者说,公信力的丧失,并不是由于政府的失误和官方的错误行为导致的,这种丧失是自发的,公信力的丧失背后的逻辑是第四权的崛起,第四权本身就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建这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这样的逻辑下,任何具有官方和公权力性质的错误行为都将招致灾难的舆论后果。 调查取证的必要时间难以超过谣传的迅速,而打击谣传的工作又会因为先前已经因为基层政府种种错误手段构建起的”塔西佗陷阱“导致收效甚微,资本的流量增值行为加剧了整个情况,这种趋势具有延续性。我们不能单纯的把原因归咎于后现代思潮的进攻,它本质在于官方的在社会热点的处理上永远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并不是指普通的战争中获取敌方的战略规划上存在滞后,而是在本国范围内的社会根本矛盾导致的自发性问题,敌人则是利用了问题的爆发进行投机活动。我们要承认,社会根本矛盾势必长期存在,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期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建构而是保护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权的根本方式,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彻底宣告死亡与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才能够对相关社会矛盾进行彻底解决。因此在对各种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后,可以断定根本在于社会素质的整体落后与基层机构的处理不力。 八十年代,我国曾开展过一场反对”精神污染“运动,这场运动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最终导向了与”反右扩大化“相似的结果,这也是政府层面对新事物的应对并不是基于科学的分析而是基于旧有的经验导致的,现如今的政府虽然较于过去减少了这种脱离群众的行为,但对新事物的评估也依旧需要时间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以进行最终定性。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作为在宣传战中的“防御国”,面对外国新的时代产生的新思潮,是仍然具有滞后性的,这种滞后性与上文的滞后性相同,它是基于对事物的科学分析必要时间导致的。 综上才是官方宣传口和国家意志对认知战的抗战能力低下的核心原因,内外的双重因素使得国家意志难以对”利用人民群众的向往“的舆论战进行迅速且有效的组织反击。如同操着线列排队枪毙时代的落后战争理念和战略战术思想打抗战一样,两者能组织起来的力量完全不成比例,即便宣传口打了几个漂亮仗,也无法改变战争早期节节败退的事实。 三:新时代的论持久战 毛主席曾经说过:“就让那些内外反动派说去吧,让他们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国人民必将稳步的走向胜利。”这句话充分的揭露了舆论战的要点,即宣传是基于社会现实情况的。 通过自九十年代以来的舆情分析,能够得出各类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宣传攻势主要战术基本符合三个要求。 基于西方永远优于中国的表象宣传,拒绝探究本质。 将中国的矛盾归咎于没有选择西方道路。 如果中国确实在某一方面做的比西方优秀,则将攻势导向整体社会的不足,即“中国人的劣根性”。 我们以疫情前后的攻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并论证这个结论:疫情初期,中国的应对策略被归于“惊弓之鸟”,不如西方沉着稳定;疫情中期,中国基层措施出现的错误被归于没有选择西方道路;疫情后期,新疆的火灾事件反而被归咎于“中国的建设公司谋求经济利益导致大楼的安全隐患”,西方媒体有意忽视疫情应对措施的讨论。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社会现实层面优于西方,那么舆论就会自然而然的导向有利中国的一面,因为美国社会问题的逐步暴露,导致各种宣传美国优越的舆论攻势走向失败。但是基于本文第一节的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且作为不能对外进行剥削并被外国剥削的国家,我国势必会在长期阶段中,会有固定规模的社会问题,表现出劣于西方的表象。正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联的拖拉机只有通过大量进口国外的方式才能满足国内需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会突然的、短时间的让一个落后国家比发达国家优越,这是社会现实因素。 “对比”是一个简单分析方法,也能够影响大众的心理。如果一个范围的社会群体发现自己在一个更大范围的社会中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就会认为”自己始终在进步“,故对于自己范围内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反之,在落后的范围社会中,就会出现内部不断列举另一个社会的优越性,以不断否定本社会的合法性,但对于事务本质特征的讨论则会被有意忽视,这与”托古改制“的本质是相同的,即一个范围内社会中的人民群众被给予了更加优越的向往,尽管社会大众并不会分析“向往”的本质,如寻求高收入却忽视经济客观发展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在长远范围内的舆论战仍然会以失败为主,只有社会素质的提高(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框架被社会主体大众所拥有)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中国在各种方面都优于西方),舆论战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即社会主义的胜利。 但是我们要明确,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当中,资本主义的衰落也会使得在这个体系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出现阻碍,庸俗的说,中国进入了与资本主义国家“比命长”的阶段。只有中国的发展阶段超越西方或西方衰落先于中国,资本主义的总危机被彻底表现出来时,中国才有胜利的可能,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根本上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其中一种表现。从中国近来着重要求“高质量发展”、“稳固按劳分配”、”扩大内需“、“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来看,不难得出如今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正在走向衰落,而中国正持续挑战整个国际剥削体系。 在这场持久战中,似乎舆论场中官方注定不能反击了,但只要政府能够持续不断的维护并增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扶贫“、”支教“、”劳动监督“等政策,那么便是最有力的反击,作为社会主体且直接受利的劳动人民也会更加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的走向最终的胜利。 出处:@余音@烬裔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