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调研社会实践团队 最新动态
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组到了卢庙村去进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调查。早上,我们到了卢庙村,在村南头进了村,在路上,我们发现村中的土地全都种上了树木,地头边上,树下面,看不到日头的阴凉处坐着许多老人。我们随着进村的那条路直走,路两边全是汽车,路的尽头是菜市场,超市,饭店。在路的尽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路,向东走走,有一个矿,当地人把这个矿叫做戴庄矿。我们组在村中拍了一些照片,然后便去采访了卢庙村的老书记。老书记72岁,一头短发,头发花白,曾在十几年前担任卢庙村的书记,他见证了卢庙村自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发展。我们向他询问了卢庙村这十年的变化。我们问老书记你认为这十年村里有什么变化?老书记用一口方言直接的说“有钱了。”我和老书记都笑了起来。然后问卢庙村的人口状况怎么样。老书记说,以前村里全是年轻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少了,老年人和小孩较多,有一部分中年人搬了出去,人口数量是减少了。我又问,村里的地里只种树不种粮食了吗。老书记说,粮食早不种了,前几年就不种了,前几年政府提倡种树,一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种树,只有一小部分人种树,后来一看种树赚的钱比种粮食赚的多,然后就都种树了,你想想,如果种粮食,以前一亩地种麦子,能收个千把近(一千斤左右),除去吃,买也就买个千把块钱,而且还需要人天天照看,浇水、施肥;现在种树了,一亩地80多棵树,每棵买125块钱,这就1000了,而且还不需要看着,人们也可以除去上班,所以现在都种树了。我问,我看村头那条路上有许多饭店、超市,而其他村子里就一两家饭店,这是怎么回事。老书记说,这都是沾矿的光,在九六年还是九七年,那个矿就搬村头那里了,和矿一起来的还有工人,人一多,需求就多,需求一多就有市场,于是超市、饭店就开起来了,以前比现在还多,现在矿里的人都走了,一些饭店也关了。 我们采访完老书记,便在村中转了一圈,可能是因为天气太过炎热并没有多少人在街上。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较为清楚认清了乡村情况,了解了乡村在这十年的变化,希望以后乡村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