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就正确吗?什么是ADI?
首先说明一下本内容不是为了精确计算,而是为了搞清楚其中观点。
也就是在这个视频里BV1RM4y1Q7sm (以下简称A视频)出现在一分半后的观点。
如果我搞错了,请教育我,你有理,我就服。
以下内容,请忽略密度差别,模糊体积与重量单位等因素,也忽略一个正常人是否可以短时间摄入某种食品,个人代谢差别,要食入多少才会出现问题等。
请记住,我们只是为了搞清楚观点。
A视频1:35秒里老头的原话:“当所有能吃的东西都使用添加剂,都没有超过安全剂量的时候,这铺天盖地的安全剂量,实际上我们就已经没有安全了。你是没有超过安全剂量,他也没有超过安全剂量,可是我的肚子里超过了。”(前面的视频内容不是我想讨论的)
这个老头的这个观点,关注的是实际摄入的总量。不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你摄入越多的食物,必然摄入的食品添加剂也越多。(可以理解成是ADI)
然后@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抛出了一个概念ADI(殊途同归???),用来批判、嘲讽这个观点。
融媒体的解释:“有一个添加剂X,我每天都吃这个吃一辈子,对我的健康没啥影响,那么平均下来每天最多吃多少没事。这个剂量其实是按照一个百分比来计量的。”
到这里,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估计已经被他带偏了。因为AID不是百分比计量,是有数值单位的。
紧接着就用盐水和酒的溶度百分比来举例子,彻底带偏绝大多数人。
1%浓度的盐水10ml(含盐量0.1g),喝两次,浓度不变,但是盐的摄入量已经翻倍成为0.2g。
56度二锅头分两口喝,酒精浓度不变,但是酒精摄入量翻倍。
根据AID的定义,我觉得和溶剂的量无关。欢迎指正。
你支持哪个观点?老头还是融媒体?
出两个题目,
第一题,满分10分。
条件1,WHO建议每天摄入上限是每千克体重5mg,一个50kg的人,一天摄入上限就是5x50=250mg=0.25g(具体建议没找到原文,但不影响我们想搞清楚的内容)
条件2,国家标准GB 2760-2014 ,苯甲酸及其钠盐在可乐中最大允许检出量0.2g/kg。
条件3,现在有A可乐500ml检测出0.1g,B可乐500ml检测出0.1g,它们都符合国家标准。
以此为准还有CDEFG等等可乐。
条件4,你的体重刚好50kg,你一天内饮用上面任意不同牌子的可乐3瓶。
求你实际摄入苯甲酸多少克,是否超过WHO每日建议摄入上限。
小学生都会算,0.1x3=0.3g
0.3>0.25,所以一天喝3瓶这种标准的可乐,摄入苯甲酸及其钠盐的量超过WHO建议标准上限。
第二题(附加题,开放回答,不算分)
你要给第一题的小学生多少分?
看了这个A视频后,我发信息询问了一下融媒体,没有回复,可能是他们太忙了。
这几天又看了新的B视频,那么按照A视频里融媒体的观点,岂不是B视频的饮料也可以轮着喝?(我当然是嘲讽的)
PS:在A视频里,融媒体给我们解释了一个冷知识,什么是ADI。说半天也没有给一个中文名称。我怎么看都觉得他们是半桶水。一直用百分比来说事情,说ADI就是百分比。太不负责任了。
作为一个官方媒体,请解释英文的时候用上中文翻译,
ADI =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 每日允许摄入量。
从中文翻译可以看出,这个ADI就不是一个百分比。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健康指导值》 GB 15193.18-2015 内显示
3.1 日容许输入量
人类终生每日摄入正常使用的某化学物质(如食品添加剂),不产生可检测到的 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量表示,即mg/kg体重。
当初关注@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是因为大雷的风趣幽默,想着可以用一种快乐的心情获得官方的科学的信息和观点。现在?呵呵!
民科不可怕,可怕的半桶水的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