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遗忘,自己1/3的人生经历!
梦的羽翼
梦的意义,首先是,去探望另外三分之一的自己。
人每天的24小时,可以分为3个典型的自我,工作的8小时,你会扮演一个社会身份,生活的8小时,你会有一个相对放松的主人格,而梦中的8小时,是你一直忽视,视而不见,不闻不问的,更本质的自我。
这三个自我是有明显层次之分的,社会身份中,你会有一种面具感,掺杂了一些表演和妥协,在内心你会认为那并不是真的你。
而除了工作另外清醒的八小时中,表现出的人格会更接近你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你会认为,生活中这个吃饭逛街刷剧赖床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但实际上,下面还有一层,是梦中的你,想过么,你每天睡眠八小时,有时会做梦,那么把一辈子的梦编织在一起,也就成了一种人生经历,但绝大多数人,会隔绝掉,忘记这三分之一的自己。
而梦日记,学着记录和感知自己的梦,就是去探望另外三分之一的自己,而且是比意识范畴之内的自己更深邃更本质的自己,是补全完整自我的关键步骤。
我总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习惯常年记录自己的梦境,其中的好处十万字都说不完,比如:
记录梦的人,会变得更敏锐,灵性、直觉都变得更强,更能理解意象和抽象的寓意;
记录梦的人,会更了解自我,更有利于提升自尊水平,会更容易自爱和自我关怀;
记录梦的人,会得到来自深层自我的切实力量,对内心的缺口,有强大的自愈能力;
记录梦的人,会软化现实与自我的矛盾,更能够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记录梦的人,会更容易产生有创造力的新想法新念头,洞察力更强;
…………
总之,梦是深层次内心的通道,会通往更深层次的自我,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别总把她囚禁在梦里,总是遗忘和冷落,时常去看看她吧,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和爱。
梦的质地
虽然个人总是忽视梦境,但宏观上,人类倒是从未放弃研究自己的梦,从两千多年前的庄周梦蝶,黄粱一梦,到近现代心理学,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阐述,甚至在十九世纪,还出现了单独的学科分支——梦学(Oneirology)。
当然,这个领域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是教父一般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这本书就像人类文明中出现的一种隐喻,仿佛不断的暗示着人们,存在着另一个世界。而之后的荣格也提到,说梦是一张心理因素的巨网,有着非常复杂的成因和结构。
西方人很轴,总是试图用逻辑和理性解释一切,却往往忘记了,人类认识世界还有另一个有力的工具,叫做——感知。就是说,对复杂到一定程度的事物,其实很难具体逐条拆解成可量化的模块,然后再为每个模块建立来龙去脉的因果联系,这是很笨拙的,而且受制于科学发展进程,很多领域根本做不到。更聪明的方式是,直接感知其规律,然后沿着规律找到答案就可以了。
之前一千多年人们都不知道日心说,不也没妨碍任何人晒太阳么~
对梦的理解,即是如此,逻辑上,梦是一张猜不透的网,但感知上,梦更类似一条静谧流淌的河,你可以高高俯视,观察流经的方向,你可以站在岸边,倾听水流的韵律,也可以光着脚踏入河流,感受河水的沁凉,这样的收获,已经足以任何人受益终身了。
梦就像诗,重在感受整体的氛围,会读诗的人,绝不会试图逐字逐句的拆解诗中的意象,也不会去解释它背后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弗洛伊德是个蹩脚的读诗人。
梦的仪轨
接下来,我手把手的告诉你,如何感知和记录自己的梦境,三个步骤。
1,准备
先挑选你喜欢的记录工具,可以在床头放上笔记本和铅笔,也可以用手机上的APP,甚至可以用语音来描述,然后录下来。
准备好记录工具之后,睡前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一种自我催眠,就是临睡前头脑中保持一个念头“我一定会记住今晚的梦”。
2,捕捉
这是最重要的步骤,很讲究时机和侧重点。
时机上,记录梦唯一的机会出现在,你意识刚刚复苏,半梦半醒的状态中,这时,躺着别动,马上试图回忆一下刚刚梦境中内容,身临其境的再走一遍过程,然后再起身记录。注意,只有这一次机会,如果你彻底清醒了,就已经遗失了大部分梦境,而且再也找不回那么丰富的感触,你以后对梦的记录和回忆,完全取决于半梦半醒时那次回溯,这就是捕捉梦的时机。
此外,记得侧重梦中的情绪和氛围,记录意象,而不只局限于剧情和人物。尽量描述场景,色彩,你的主观感受和整体氛围。情绪、色彩、节奏和氛围也会有助于你回忆起梦的情节。相反,最不重要的就是逻辑,记录梦时最好完全抛弃逻辑顺序,像听另一个的倾诉一样,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就好,不要用逻辑去分析和筛选。
一句话,客观的记录,你的主观感受。
3,安置
按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之后,就是妥善安置你的梦境,妥善的方法,就是“不排斥,不纠结,不执著”。
记下来就是记下来了,不必介意记录是否完整,描述是否准确,这些都不重要,对梦的感知和记录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提升,但回忆和记录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足以你收获如上那些满满的收获了,记成什么样不重要,记不记却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真的不要纠结于梦的解读,我知道这很难做到,无论出于好奇心还是功利心,你总会试图琢磨出个所以然,求得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可以这么说,一切解读都是错的,都是片面的,歪曲的,当你得到了一个解释,就遗失了一个梦的整体。
一定记得,梦是用来感知的,在感知中你会汲取到丰富的营养,而解读,只会给你答案的碎片。
梦的延伸
梦记得久了,就像你逐渐熟悉一个原本陌生的朋友一样,而你知道,那就是另一个你,那个你更敏感,更深邃,更沉默,更鲜活,又充满灵性,你们每天的每天,保持着奇妙的同步,又如两根平行线,只在你每次半梦半醒间,感受和记录梦境那一刻,才有所连结。这个极尽美妙的过程,像极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渐渐的,你们之间会产生很多奇妙的反应,例如这些特殊的梦:
多重梦,就是梦中梦,类似《盗梦空间》中,复杂的梦境结构。
重复梦,某种同样的意象会反复出现,用心感受,里面有宝藏。
连续梦,能做到延续某种情节,像连续剧一样,这是个觉醒的过程。
清醒梦,就是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并且能够对梦的情节有一定掌控能力,这可以说,是一项内心成就了。
无论出现什么梦,要记得,不排斥,不纠结,不执著,原原本本的记录,交流,沟通,不要执着于解读和掌控。
最后,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尝试回味和总结一下梦境,比如每个月回顾一下,把梦串联起来,看看是否会有新的发现,或者,可以随机选取两个相隔很久的梦境,试着找到其中的联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