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到火星去!好奇号火星车背后的海克斯康身影

2020-07-24 17:34 作者:海克斯康制造智能  | 我要投稿

2020年夏天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随着7月20日阿联酋“希望”号升空之后,首次承担火星探测任务的中国“天问一号”也于7月22日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并于7月23日在文昌发射成功,迈出我国征服外行星和深空的第一步,自此,中国加入“火星俱乐部”。

火星,作为一个理想的太空移民去处,长久以来一直为人类所向往。应当说,技术的进步使得空间探索更加的民主化、扩大化,人类长久以来的太空梦想在不远的将来将会一一实现。谈到火星探测,不能不提2012年好奇号火星车的成功着陆。今天,就让我们探究一下好奇号背后的海克斯康身影,了解如何协助好奇号进行性能预测、减少失败风险并为精密零部件保驾护航。

借助模拟仿真技术实现成功着陆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工程师们使用MSC 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对最后的空中起重机着陆顺序进行仿真。该仿真找出初始概念设计中的众多问题,并且在工程师们解决这些问题时给予指导,使设计更为扎实可靠。该仿真还被用于验证着陆顺序并确定施加在组件和零部件上的荷载。用于在整个空中起重机着陆顺序中引导任务的控制软件代码被集成到 Adams 环境中,以便验证其性能并进行微调。此次任务的成功证明了这些仿真的准确性。

利用计量测试设备实现精确零部件制造与装配

火星车项目是一个超级工程,产品开发阶段涉及了数以万计零部件。JPL的品质保证检测服务部门负责这些零部件、组件以及总装的质量验证工作。JPL拥有来自海克斯康的各种不同尺寸类型的测量系统,包括Global测量机、ROMER关节臂以及Leica激光跟踪仪,均配备具备强大CAD功能的PC-DMIS测量软件。另外,JPL超过200个合约部件制造商以及所有独立的测量实验室,均采用PC-DMIS软件完成零部件编程、测量,并生成统一的报告。

采用统一的测量软件给予了实验室何时、何地、如何测量、谁来测量的灵活性,并使得检测团队高效实现整体零部件质量控制规划与实施。

利用Leica激光跟踪仪为火星车装配提供了精确的定位与引导

Global测量机针对好奇号轮子进行几何量精确验证

利用超高精度测量机Leitz PMM-C完成好奇号相机镜头的精密验证

海克斯康最先涉足航天领域可以追溯到57年前,旗下MSC软件为NASA的美国登月计划发明了 Nastran FEA 求解器,推动了CAE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通过有效发挥虚拟和现实世界数据的价值,海克斯康正在打造面向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凭借持续的质量保证与零部件信息流与通过模拟仿真、生产制造、统计分析软件所驱动的持续改善流,海克斯康正在致力于推动全球制造业品质和生产力的提升,并将持续在新兴的商业航天产业里发挥重要作用。

到火星去!好奇号火星车背后的海克斯康身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