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了王一博的“手写信”,我并不绝望

2023-02-20 16:22 作者:一土一土曰  | 我要投稿

今天,看到个“娱乐”新闻(事情已经发酵好几天了)。

“绝望的文盲愈演愈烈,王一博手写信再次被扒出,字迹潦草语病百出”

 

此时痛批“绝望的文盲”无疑是“正确且及时”的。

但仔细看了王一博的手写信,说点不一样的。

网友对于手写信中的语病、标点符号的修改大多是正确的,也就是这封手写信上确实存在语句不通顺、符号不规范的问题。

 

网友晒出的修改后的手写信内容。


先说结论:这是封真挚而有逻辑的手写信。

 

手写信,真是一个“怀旧且温暖”的表达方式。

写信是手机普及前的交流方式。

21世纪初我上大学时,那时主要就是通过写信的方式和同学、家人交流的。

有了手机、微信、视频等通信方式后,就再也没写过信了。

 

说回这封信,应该是17年左右写的。

那一年,王一博20岁左右。

说真的,20岁的年纪,我写不出这样水平的一封信。

 

这是一封写给自己尊敬的长辈的信。

尊敬而真挚,是这封信最大的优点。

虽然“长兄如父”是以前汪涵常说的。

但王一博记了下来,用在信的开头,说明他是认可这句话的。

对于离家工作近10年,且成为天天兄弟一员长期在一起工作,王一博是从心底认可汪涵这个“兄”的,所以通篇都以“涵哥”称呼。

 

人,特别是在而立(人生观和世界观成熟)之前,是特别需要“贵人(们)”在社会生活、职业工作、婚姻爱情中的示范、引领和帮扶的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总结,人类生来就需要面对的三种事实:

一、人类居住在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且(目前)无法脱离;

二、我们是人类种族中的一员,只要我们活着,必然要与其他人发生联系;

三、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此。

这三种事实带来了三种问题:

一、如何谋求一种职业,可以使我们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下得以生存发展?

二、如何在我们同类之中获取地位,可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

三、如何调整自身,可以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和扩展,有赖于我们的爱情生活”?

以上三种问题,就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职业、社会和性的三个问题。

 

而这封手写信,王一博从工作、生活和爱情三个方面,具体解释了汪涵对自己帮扶、示范和引领。

不知是巧合还是王一博读过阿德勒的这本书?

如果是巧合,说明他的逻辑和思维还是挺好的(写作技巧也是挺好的),年纪轻轻能拥有如此人生观实在不易;

如果他读过阿德勒的这本书,说明王一博“绝对”不是我们眼中绝望的“文盲”。

试想读过这本书的人有多少?多大年纪读的?读了后能用到日常生活(通信往来)中吗?

 

我们可以发现,王一博对汪涵是打心底里尊敬的,发自他内心的情感也是真挚的,汪涵当得起他的“长兄如父”和“涵哥”的“贵人”身份。

 

因此,相比于纠结王一博信中错误的标点符号,我更看重他思维逻辑的清晰;

对他字迹潦草的指责,更看重手写信背后散发的真挚情感。

“偶像”是人封的,“贵人”才是前进方向的引路人,而意识到“贵人”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成长。

 

因这件事,我简单搜索了下王一博,发现他还挺愿意写“手写信”。

他给父母写过,给粉丝写过。

但给汪涵写的这封手写信,无疑是其手写信中的“代表作”。

 

这次“绝望的文盲”风暴,我并没仔细去了解,也没兴趣。

但希望被风暴所裹挟的人,能渡过此“劫”。

其实也简单,首先挨打要立正,然后就是多读书,。

 

王阳明说:“故凡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之来,莫非吾所以致知求快之地…君子之于富贵贫贱忧戚患难无入而不自得也…”。

佛家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不住其心,生一个为自己完满、为人类造福、为地球发展的“大公无私”之心!

 

简单之言,以为自勉!

 

今天还看到马老师澳洲访故交的新闻,只有一个词:温暖。

“马云现身澳大利亚,与 43 年前儿时好友相见。”


看了王一博的“手写信”,我并不绝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