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整合3本选必)| 一轮一本【16】

定哥 | 16 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00:28
- 原因
- 列强经过工业革命,需要对外寻求市场和原料,争夺殖民地
-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
- 中国的禁烟运动(借口)
- 过程
- 道光派林则徐禁烟
- 1840年,英国开进广州海口
-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 中败英胜原因
- 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经过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生产力飞速发展;
- 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科技落后
- 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代议制确立;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顽固
- 英国船坚炮利,军队战斗力强
- 中国冷兵器,八旗和绿营战斗力低
- 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 条约内容
- 割香港岛
- 赔款2100万银元
- 协定关税
- 五口通商
- 领事裁判权
- 片面最惠国
- 通商口岸传教权
- 影响
- 长期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中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遭到侵犯
- 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6:15
- 原因
- 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列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借口)
- 过程
- 1856年发动
- 1858年与英法《天津条约》
- 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860年与英法俄《北京条约》
- 条约内容
- 割地赔款通商
- 内河航行权
- 鸦片贸易合法化
- 俄国趁机抢占中国领土
3️⃣开眼看世界
19:13
- 林则徐
- 广州开办译馆,收集西洋各国情况和国际法
- 汇译成《四洲志》
- 魏源
- 编成《海国图志》
- 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 徐继畬
- 福建布政使
- 编撰《瀛寰志略》
-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4️⃣化工与华侨
21:33
- 19世纪初,英美禁止奴隶贸易,需要寻找新廉价劳动力
-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华工出国
- 大量华工来到美洲、秘鲁、古巴等地
-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 唐人街形成,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美洲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