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高考出分一个月以来
2023年上海高考在2023年6月23日开启分数查询通道,到笔者起笔的这一天,已经过去了正好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我的录取结果早已在7月初就通过综评批次尘埃落定,而大部分的同学们截至今天也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去向,而且我相信在全国,今年的高招也基本进入了工作尾声。
这一个月以来,甚至我可以包含在高考结束后到出分前的这一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了自由暑假的香甜。没有了作业和课程的我,除了一周内几天可能因为练车而早起,再也找不到能阻止我睡到自然醒的理由。甚至于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产品“贤者模式”,被迫还想学点什么,看点什么书。
“奢靡”的一个月能磨平记忆的沟壑,对于一个月之前地这一天我已经不能很好地回忆出一些细节了,但我的心情在这一天确实是富于变化的。下午一点左右,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所谓“一分一档表”,刚下来我就看最顶上的那一行,赫然写着“619分及以上”。我当时一下子有点难绷,tmd,怎么跟去年一个水准,心中暗自怼了一下年级组长在某次小会上说的“今年春考英语难,最后清北录取线大概在613-615。”这不是还是跟去年一个水平嘛!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但是仍然倔强的把自己的分数往最夸张了估计,嗯,619可能还有戏。
我偏偏要坚持到两点钟才开始查分。虽然提前估计十五分钟左右就有人说开通查询了,但鉴于以往我查每次大考的惯例,我都是要到“官方通告的准点”才点开网页(一种该死的迷信式的仪式感)。我爸后来跟我说,好像从来没见到我这么紧张过,以至于我手都是在抖的,呼吸和心跳也不由得急促起来。输完准考证号和密码我稍微等了几秒,因为我知道上海教育考试院查分的尿性都是一点“查询”键立马弹出网页,反应不过来就直接把结果端到你眼前了。点开的一刹那,我看到数字的一瞬间,就立刻意识到,哦,好像这把真没戏了,颤颤巍巍拿起卡西欧991加了一把,总分610。
我走出书房的时候一直在家里转圈,虽然算不上失落,但也没有高兴,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冷静。虽然我在高三不自量力地把目标定成冲击北京大学,甚至我的初中同学很多还以为我已经保送北大,但我也已经设想了这样一个“凶多吉少”的结果。甚至没有给我很长的沉思时间,两点半左右,没想到北大竟然第一个打电话“慰问”我。一个明显是北大学生的男音在电话中问我高考总分是多少,我非常平静而有礼貌的回答了他,他略略顿了一下说,“好的,欢迎报考北大强基计划。”我当时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真想体验一下我说我总分620看看能把我邀请到哪个酒店洽谈零志愿录取事宜。
零志愿的失败,我并没有为此感到强烈的悲伤,或许是因为本身就不是强悍清北选手,而且我觉得这个成绩本身就已经算的上高水平发挥了。但问题就出在强基计划上。我四处咨询有关复交的相关招生老师,与父母确定我的志愿专业方向这一段过程表去不谈,我几乎已经忘记或者主动舍弃了强基计划这一个出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我并不适合走强基道路,也不是具备强大创新研究思维的高端人才)。但是班主任的提醒督促,同学的询问,甚至是一个过零志愿线的同学说:“你这个分强基北大应该比较稳的。”让我再一次想起了高攀北大的向往,我在犹豫,我在等。
直到有一天,我的手机上收到了北大强基发来的短信,通知我在强基招生网(先前报过名)上确定信息。登录网页后,第一行是我的名字和高考总分,第二行就开始摆出了一个世纪难题:“您是否愿意参加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是,我承诺将按时参加强基计划招生相关笔试和面试。”——“否,我自愿放弃此次报名机会。”我陷入了沉默。由于之前就陷入了困扰,我早先回顾了我填报的强基专业志愿(有点奇形怪状),又在和父亲打了好久北大招生组才接通的电话(可见对全国无数学子来说清北的吸引力)中确认了原则上强基录取后不允许转专业,反复看了北大强基培养方案;同时强基计划的优先度先于其他录取批次,最坏的情况是我被我调剂入了一个我并不喜欢或者对我来说过于艰深的专业,这样虽然走入了北大,但会不会给我带来及其痛苦的未来大学生活?说的再俗气一点,走了这条路,对于我未来的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无法预测。我不想把我冗长的心理斗争记录下来,但我最终还是点击了“否”,让我最后一个走入北大的机会“香消玉殒”。
接下来的几天我略微有点恍惚,尤其在夜晚入睡前尤为明显。我以“落子无悔”安慰自己,处于一种“想开了”和“没想开”二者交界的状态。互联网大数据真是厉害,也许是基于某种心理暗示效应,我看到了同届全国范围内考生许许多多高考走入清北或者强基走入清北,在网上分享喜悦的视频或者帖子,每次我都会有点酸?有点遗憾?有点被刺痛?反复在心中尝试着复盘我的选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我不清楚潜藏在我一大堆说服自己不去选择走强基的缘由下方,是否是我说不清楚为何而起的一种退缩和怯懦。以至于到后面,我好像看到清北二字就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只想赶快划走。
我一直相信,时间是治愈一些心灵伤痛的良药。所以,我也一直在用时间来让我更加清醒,更加冷静,更加客观。写下这篇文章也是我在与这段插曲告别和和解的一种方式。现在我已经被复旦大学算是数一数二的好专业录取,我很喜欢复旦大学,也自己感觉跟复旦算是有点小缘分,不然也不能选择复旦是吧,我为我这个未来的母校而自豪,我相信她也将成为我未知人生的一个起点。复旦又怎么不算是我国甚至是世界名校呢?
我并不是矫情,为了这一点可能会被别人诟病成“凡尔赛”或者无病呻吟的破事而在这个夜晚写下这么长的文章,我想嘲弄这一点的人可能并没有体会过小目标对于一个人甚至不亚于毁灭性的影响力,也可能并不知道清北作为最高学府对于学生的吸引能力(哈哈哈)。在时间的沉淀下,我并不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式地侮辱清北的强大实力,但我也喜爱并满足我选择了五角场文秘职业技术学院。我相信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给予人们一个可以用来蔑视看轻他人的头衔,而在于培植开垦一个人广袤的未来选择。在这一意义上,机会和选择都是均等的,未来都是无限而光明的,等待你去改变和补全缺憾的。
7月5日那一天,我和同学一起去了上海迪士尼游玩。晚上八点,不仅是迪士尼乐园烟火秀的开始时间,也是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结果放榜时间。一位同行友人在即将出园的时候告诉我他被录取了,我想我大概是释然了吧。回到家后,我激情澎湃地发了一篇B站动态,我相信在烟花之下的泪水和幸福是真诚的。
2023.7.23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