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林教你爬日本的山 & 个人爬山小作文

2023-06-25 22:44 作者:小林脂肪  | 我要投稿

    前言    

    大约一个月以前的这天,我出发去爬山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爬日本的山。事前还是做了一些简单的攻略,提前收拾好了背包,大概规划了一下路线。

    大概背了这样的东西:

    登山杖,冲锋衣,矿泉水*3-4,宝矿力平替*2,士力架*1,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可可脂巧克力*1,钱包,无线耳机,运动相机,充电宝,手机,水壶,雨伞。

到了生驹山之后还拍了个照,发了个朋友圈,差点就成遗照了。

    然后差点我就留在山上了,不是被风景迷住了,是变成山的一部分那方面。

尤其是到金刚山的上坡片段,心率基本上是170往上。到中间那段距离以后,几乎是寸步难行。后期更是喘着粗气看着一步接一步,说不准下一秒就倒地上了。

    自那次之后,对生死观有了很大的改观,毕竟看着那些高的像学校教学楼一样的树,数百米的落差,整片树林里只有单人发出的声音,无处不在的蛇。感觉在这鬼地方,真的也就物竞天择了,不过幸亏是用意志强撑着身体的疲惫和低血糖。不然就和安倍一样,去了奈良就再也没出现在别的地方。

就直线距离来说,等于穿过了一个市

    

日本的山,可以打卡,但也可以变成拷打

    说真的,日本的山挺漂亮的,个人觉得是日本的房子都比较矮。因此你随便站在一个高点的地方去俯瞰整个城市,都会很有感觉。

这是宇治山,充其量也就是180m,看宇治市就已经是这样子。换国内的山来说,也就大爷穿拖鞋散步的水平

包括我个人也比较讨厌国内的景区过渡开发山,搞的步道真的就很步道,相当的破坏景观,差评。

上网随便找的东莞银屏山步道

    所以完全没有爬山的感觉。

    当然这种想法在我回来之后,或者说活着回来之后,大为改观。

    为什么,因为日本的山基本上都没有太好的开发,就算是人行步道也感觉是村口施工队十几分钟就给干完,赶着回家吃饭的水平,走起来有一种纯真的美。

    开发稍微一般一些的山,例如我这次爬的金刚山,1000多米只有山顶和山脚各有1个厕所,山顶上才有小卖部,以及两个自动贩卖机,一个是加价卖泡面的,另一个是加价卖水的。

加价的自动贩卖机:爱买不买吧。 泡面加水的时候还烫到手了

    简单来说就是日本的山:基建很糟,路修的一般甚至没修,专治人菜瘾大。

    而这个人菜瘾大的人就还好有过几次超量的运动经历,不然也给山收了。

这是生驹山下山照片

当然这还算得上是山上供一般游客走的路,让我们看看不是人的情况下,这会有多糟糕。

请问路该怎么走?正确答案踩着中间倒塌的树,去到左边的小坡。

接下来从这次爬山中的失败例子中,总结一些经验出来。


登山装备篇1  要清楚野外登山,除了活着上山,还要活着下山

背包:

本次背的背包是小米小背包,容量20L。目标就年轻学生的性价比让背包的设计相当简单,只分了2个隔层,左右两边还能插杯水和雨伞,但实际上水或者雨伞粗一些就会插不进去。

平时上下学,上下班背背得了。爬山就别背了,物资背不够有你好果汁吃的。

推荐还是买相对专业一些的背包,迪卡侬,骆驼,大小牌无所谓,只要是质量好的登山包就行。


不好看归不好看,容量很大,给人带来无限的安全感

不要想着说买个背包好花钱哦,好占地方哦。

现在不肯花钱,等以后下去了享受冥币贬值超级加倍的时候就知道掉眼泪了。

毕竟这是爬山,不是去街边烧烤。喝酒喝醉了可以摇个手打车回家。在大山里向你摇手的除了登山客还有一堆猴子,野猪,蛇还有熊

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大即是安全感,每大一寸的空间,则意味着可能性又多一分,可以多装一瓶水,一条巧克力,或者是一个勺子。在极限条件下,这些东西都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稍微入门的背包中会有很多人性化的设计,起码背负起来更贴合背部,不会容易累。

上图那个红色的绳子也可以用来固定登山杖,不必手提着。

包括保温层,收纳帐篷睡袋等等,总之就是有些功能可以不用,但千万不能少

吃喝物资:

上山之后该吃什么,这是个好问题。

泡面?面包?薯片?肠粉?还是说现场炒个饭?

当然,这都可以

个屁


首先上山则意味着,人处于野外。至于有多野,有多外,那得看你身处的环境。

金刚山和大日岳相交处的阴间小路

金刚山周边的伐木区


要不是我说这两个地方其实只是水平距离相隔100多米左右,估计很多人会以为是不同的山。

当天给我爬山最大的感悟就是,每走一段路,都是新的风景,新的挑战,或者是新的坟墓。

很少有合适的地点,像小红书一样铺个地毯,坐在上面拿碳生个火,再美滋滋的吃个熟食。当然熟练的登山客可以,大部分人不行,而且估计也做不到。

登山客的用餐痕迹

除了火点不着以外,可能还有失火的危险,所以吃饭喝水尽可能从简。

我个人推荐是:士力架,矿泉水,运动饮料。

不推荐:在家会吃的杂七杂八小零食,各种各样的碳酸饮料、茶饮料,一些水果和熟食。


士力架:这东西其实你说它难吃吧,那确实。但是作为一款塞了大量花生焦糖巧克力,而且体积占用极小,一个背包能装很多条的情况下。士力架就像电视上广告说的一样,饿货,来一根士力架吧。吃下之后将以火箭般的速度补充血糖,毕竟这个时候你也顾不上好不好吃了,只想让体力赶紧回满。


塑料瓶矿泉水:补水,没什么好说的。人不吃饭不会马上死,但是缺水之后很快就会。即便如此,野外的水并非100%能信任,有人说我可以烧热水啊。

嗯,对的,烧热水。那么你还得带个壶吧,烧完之后是热的,不能迅速补水。

因此短途旅行的最便捷方式就是直接买塑料瓶矿泉水,喝完就压缩丢包里。

省时省力,毕竟喝水就只是为了补水。


运动饮料:宝矿力水特,红牛等等,不必带多,像我出门一天就带了2瓶。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快速补充电解质,但实际上是每次就喝一点点,主力还是消耗矿泉水。

以及补充一些神秘的能量,反正能让身体再度活跃起来就行。无论是激素也好,什么都行,反正一定不要让身体疲惫。人的疲惫感一旦上来,基本上就会开始打退堂鼓了,除了心里,身体也会


杂七杂八的小零食

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个好吃的零食能给你补充多少真正的卡路里,就拿塑料包装的乐事薯片来说,包装注入的空气都够吹灭一场山火了,你却想着把他装进背包里作为补充能量的道具。真正遇到困难,肚子饿的时候,这些包装占用体积大,而且补充能量少的视频,只会让背物资更少。

肚子饿的时候,你吃什么真的不重要,重点是你吃下去还得接着走,当然走不成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而且乱吃东西可能会让肚子出问题,出门要的是稳定的步行速度,想着稍微歇息一下然后全军出击,那是痴心妄想。

拍摄于下午1点24分,最后一条巧克力,以及第一瓶运动饮料。一切物资都要掰着手指算

各种各样的碳酸饮料和茶饮料:

好喝,那是肯定的。但是不应该喝,因为就性价比来说不止渴

碳酸饮料的高糖分会给人一种短暂的愉悦感,但实际上也就这样子,实际上补充的水分很少。

简单来说就是:一杯可乐下去,人可能精神一些,但是半个小时之后想上厕所,以及满嘴的果糖粘稠感,这只会让人更加糟糕。

茶饮料包括奶茶,以及单纯的绿茶红茶,奶茶容易造成虚假的饱腹感,但实际上摄入的水和能量都在高速流失,以及半个钟之后满嘴粘稠的奶味糟糕口感,奶茶还是算了,咱们安全下山想喝多少喝多少。

茶饮料:高速促进消化,相当于本来吃2根士力架能爬完的山,变成要吃4条。物资不够的情况下等于嫌阎王爷生死本写的太慢,自己还带着键盘来的


鞋子:

起码要是一双穿的舒服的运动型鞋子,然后是往上堆机能

登山靴、防水、抓地性、保暖等等...

在网上有的登山客穿着凉鞋就来的,还有高跟鞋。

我在短暂的几个小时爬山中,肉眼看见2条蛇。一条手掌粗,一条手臂粗。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身体力行体会到。在强压住心跳,屏住呼吸接近之后,放松才拍的照片


草丛中藏着多少野生动物朋友,你永远也不知道。

小一点是蚂蚁,蜈蚣,大一点是老鼠,蛇,猴子,野猪,熊。一切皆有可能

因此一双具有基础保护的鞋是最重要的,在满足透气性的条件下,野外动物朋友对你发起攻击时,那些东西起码得扎穿你的鞋才能攻击到你。其实鞋子已经尽力了,怎么说呢,有总比没有强吧

然后是抓地性、因为走的路都是野路,动不动就爬个十几度,几十度的坡,穿那种板鞋只会让你体验把成人滑滑梯的快乐。就像小游戏“是男人就上XX层”,一旦滑下去了,那人就是连滚带爬地撞在各种石头树根上,不敢想象。

有人和我说爬不上山可以下去,这没法下去

衣服穿搭:

长裤+长短袖,加冲锋衣。

夏天的日本,很热,25度往上。但是树荫底下很凉,22度往下

到了晚上10度左右也不是没有

极大的温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除非能保障太阳落山之前成功下山

不然还是多带几件衣服比较好,当然最好还是赶紧下山,晚上的山压根就不是人呆的。

除了极低的气温以外,糟糕的可视度,活跃的蚊虫和大型动物,多少只眼睛能在看着一个双足直立的人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数一数。


登山装备篇2: 科技的力量造就伟大,但是山上的信号令人绝望

去年大学院的一节课让我们整理资料做PPT发表,一个国人老哥讲的是日本的无人机配送服务,送外卖送快递什么。洋洋洒洒介绍完之后,老师说了一句:那么信号问题怎么解决

那时我觉得只是信号差导致的配送体验较差,例如说有的乡镇送不到,得去集中点取,或者是因为数据传输较慢,无人机配送和实际标记的地点有偏差。

老师说的差和我们想的一个差不是一个东西,本次爬山我就体会到了。

在文章前面提到和教学楼一样高的树,或者说高的见鬼的树,不知道你们脑内浮现和我拍的是不是一个东西。

像这样子
这样子   

这些高的离谱的树再加上及其陡峭的地形运营商干脆就没有弄信号塔信号覆盖更是看天吃饭。1点多吃巧克力的时候回了个消息,结果他人秒回的消息我3点才收到。因此就别想着还能微信给别人打个电话唠唠嗑能打电话给警察就不错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搞定这些地形呢?也不是没有办法,接下来介绍一下应该带的装备以及科技装备


你的满电智能手机

随时满电,随时待命不要想着上山了还能摸个鱼手游清个日常任务,绝大部分地方信号糟糕透顶,发送图片形式的文件都相当费劲。

手机的正确用法是:手电筒使用离线地图拍照记录路线遇到困难打电话或者大声制造噪音。


一个大的令人安心的充电宝:

有人会想既然从简出门,那就带个小充电宝吃饭要紧,但是没了方位,那就玩完了

一个大得离谱的充电宝可以让手机始终处于满电状态。

人倒下了,手机没倒是个坏事。

人没倒下,手机倒了,那就可以准备重开了。


至少一个结实的登山杖:

尤其是上下坡的时候,这个看起来很鸡肋的棍子可以助力或者泄力,好让你上下坡轻松不少。

你说你不需要登山杖,因为你天天爬楼梯上下楼,你的膝盖是铁做的。

大兄弟真的吗?这种路还算最好走的,实际上大部分时候路都和狗啃了一样


一个熊铃:

这是我回来之后才知道的,日本有种铃铛响的厉害,据说可以驱熊。当然价格也有点劝退我,但还是买了。毕竟也不想真的遇到熊的时候,熊直接笔直的朝着就是一个壁咚吧。那种体量撞上,上一秒还是心动的感觉,下一秒就冷静下来了,体温哈

还挺贵的,声音很响


手电筒:

反正就是要亮,照亮全世界那种感觉。


一个哨子:

有问题的时候吹,遇险的时候吹。一个哨子能让你消耗极小的体能的情况下制造极大的噪音,这是必带的东西。


爬山地图和实战 篇

谷歌地图,苹果地图,百度地图,等你到了上山,它们就是全天下最烂的地图

它们没有山上的一切测绘数据没有爬山客附带图片的锐评(例如说这条路实际上往左走,或者是跟着丝巾走),收不到网络,地图上就是一片空白,白的就像酒楼里的超点小馒头一样。

锁屏一下就闪退,不能退出应用之后还继续爬山路径

空有GPS的情况下,也就只有专业的爬山APP能救你。也就是YMAP

logo长这样,收录了日本绝大部分的山。
地图实际打开是这样子

免费用户可以下载3个地块的地图,所以要爬的山还请把地图覆盖全

之所以是3个地块,是因为有的山很大,会占用多个地块,所以得权衡权衡。

当然你成为VIP肯定无限制的,免费用户的话其实也够用

红色的线是爬山路。

蓝色LOGO是评论,登山客会发美图或者建议、评论(例如这里拍照好看,请在这里走哪)

这边,请向右

红色的是警告(一般是有岔路或者道路崩塌)

此处,请注意左手的粉红丝带


这些都会随着离线地图的下载一起缓存在手机里。


而这些都将会是一切上山,以及下山最后的武器。

登山客们会将它们一切的路线留在APP上,一切建议,一切警告,不能错过。

当然百密不如一疏,例如我在登入金刚山的时候,最后的路途出现了相当大的偏移,如果不是大胆地决定相信这些丝带,可能真就下不了山

这时候请留心一切的丝带,手套,以及人造的物品,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是最后的人文关怀,以及最后的希望与信标

一般都会用亮眼的丝带
大概就是这么走
跟着走就对了
黄丝带
甚至国际通用手势的手套

爬到最后金刚山登顶那段,低血糖,双腿注铅,GPS信号偏移,没有吃的,水只剩下3瓶,充电宝仅够手机大概充2次。最后看到这些信标的时候,感觉这就是薪火传递,无名英雄的感觉,下次如果还爬山的话,带点丝带吧。


与死亡擦肩,迈向山顶  但别高兴地太早

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达金刚山山顶,吃上了今天第一顿热的。

对了,我是早餐吃了冻得难吃的要命的团子,因为太难吃,一盒9个我只吃了5个。

相当于一天的消耗是5个团子加2条巧克力。

传说中的勇次郎泡面,但实际上吃进嘴里已经没感觉了

泡泡面的时候装热水烫到手也没什么感觉,一切的饥饿感占据着我的大脑,以饿过头的大脑让我我保持清醒,现在要紧的事不是慢吞吞的吃完泡面,而是

赶紧下山

虽然时间才到下午3点18分,但实际日本人下班都很早下山需要多少时间?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要是赶不上附近的末班车,该如何解决交通问题?

一看,他妈的4点55就下山,没时间了!

别以为登到了山顶就赢了,能回家躺在床上刷着手机,洗个热水澡,这才是赢到最后的赢家。

有缆车,但是也不一定是上班的

所以简单拍了一下照片就迅速下山了,花了半个多小时,跑的膝盖都要抖烂了。

金刚山上的小神社
1125m,真不容易啊,尤其是我还翻2座山
金刚山与奈良,奈良其实什么都看不见
打卡了一万次的金刚山超人
花600日元买个金刚山谷子,想着这是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勋章。现在不知道生命换来的宝贝,丢到哪里去了
根据当时的回忆,我应该是跑的蓝色线路,飞快的下山
山中山,村中村。幸亏卖命的跑下山,不然赶不上末班车,我得走十二公里才能出这个村。


至于后续,我一个星期腿是肿的,无法长时间下蹲,精神恍惚,仿佛灵魂被抽出。

心态也很大的改变了,毕竟真的算是与死神擦边而过。

人类真的很弱小,尤其是面对大自然。生命如同风中残烛,稍微一吹就容易熄灭。

如果不是强大的科技,以及众人踩出的小坑,背靠着他人的运气与勇气,以及那些不起眼的彩色丝带,大概就在山上变成肥料了。

翻译稿件断更了几天,除了不想让自己累上加累,还有就是让心情从灾难般的历劫中平复过来。状态恢复之后就烤了星崎爱央的特效PV。

突出一个一期一会,每次更新稿件,其实都是我存在的证明

历经磨难,但生活还得继续


写在最后

    其实我一直想把这份报告写出来,因为这东西足够生动,毕竟是亲自体验过的,但无奈与精力不足,干劲不够,各种各样的事情,反反复复。我也就一拖再拖,直至今天,几乎凑巧凑出了个一周月纪念日。

    那就写吧,写点建议感想,毕竟这东西不仅仅不丢人,看了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感觉你们的up主差点就变农家肥了,那这篇警示小短文就有了价值。

    爬山的朋友,还请带好装备,带好心情,做好万分准备,享受大自然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

    只是一拍脑袋,三分钟热度的朋友,就再三考虑,取消行程或者改善计划。失败并不可耻,人赖皮活在这世上没什么不好的,又酷又炫还安全的运动,不止野外登山一种。


    至于会不会有下次登山活动?应该会有,但是不会像这次如此激进。会以一个相当安全的形式去爬山,或者就干脆不爬了,老老实实骑单车吧。

    至于熊铃和勺子买来就家里镇宅了,哪天闲着没事还能玩几下。

再见了,所有的奈良


小林教你爬日本的山 & 个人爬山小作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