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问天的起点,一座与30层楼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塔架

北京时间2023年5月7日上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船箭组合体从总装测试厂房转运至201发射塔架,发射任务转入最后的加注发射阶段。对于船箭组合体而言,201发射塔架是一座发射综合体,为发射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
一座与30层楼等高的发射综合体
文昌航天发射场现有101和201两座发射塔架,前者为“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提供发射支持,后者为“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提供发射支持。

201发射塔架高度85.8米,大约与30层楼等高。整个发射塔架由固定、回转、导流、避雷塔四大部分组成,可满足运载火箭的加注、测试及发射的勤务保障需求。避雷塔围绕在塔架四周,由4座钢架结构组成,高105米,用于防止雷电等恶劣气候的影响。
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电空调一应俱全
与酒泉钢结构载人发射塔不同,201发射塔采用钢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是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一个混合结构。

塔架内部被称为“核心桶”,分布着大大小小80多间控制间和测试间,拥有配电间、空调控制间、液压系统泵间等设备间,包括供水供电、温度控制、监测报警、动力供给、维修吊车等多个系统,为火箭的测试发射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

在201发射塔架,“天舟六号”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七火箭组合体能够得到温度湿度控制、供电、防雷电、测试、推进剂加注、发射尾焰导流等综合服务,是可以让火箭放心发射的综合“泊位”。

和201发射塔架一样,101采用相同的设计,只是为了能够支持大型火箭的发射,体量有所增大。目前,文昌发射场还在规划建设用于支持“长征十号”、“长征九号”发射的体量更大的发射塔架。
作者:大白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