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家族的奠基和发展,弘农杨氏如何成为超级家族的
三国超级家族之弘农杨氏
杨氏家族籍贯:弘农华阴
代表人物:杨震、杨彪、杨修

乌江岸边是一个悲怆的地方,项羽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乌骓嘶鸣,寒风萧瑟,让这里充满了哀伤的氛围。楚汉相争的历史在这里迎来了一个令人扼腕的结局。
这是大部分人都熟悉的一幕,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项羽自刎后发生了什么?

刘邦曾发布悬赏,承诺谁能带来项羽的首级,将奖励千金并封为万户侯。因此,在项羽倒下的那一刻,他的尸首立刻成为了众人争抢的目标。汉军如饥似渴地扑向项羽的尸体,争抢过程中,竟有数十人被踩死或砍伤。最终,郎中骑王翳成功获得了项羽的头颅。项羽的尸身则被撕成四块,分别被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和郎中杨武获得。现场的血腥景象令人不忍直视,惨烈至极。

刘邦遵守了他的承诺,将这五人都封为侯爵,并分封了土地。其中,杨喜被封为赤泉侯,他成为了弘农杨氏的祖先。从这血淋淋的五分之一块尸体开始,弘农杨氏在两汉时期开始了他们的兴盛之路。
如果说弘农华阴杨氏家族的基础是由杨喜奠定的,那么使其真正闻名于世的则是汉昭帝时期的丞相杨敞。杨敞是杨喜的曾孙,他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那就是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司马迁家族世代担任太史,诗书传家,能与司马家结亲,说明弘农杨氏已经由武人转变为簪缨世家。这段历史反映了弘农杨氏家族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武人起家,到后来的文化世家,他们的家族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杨敞在汉武帝晚年出仕,成为大将军霍光的门下,得到霍光的青睐。在昭帝时期,杨敞升任大司农,后来更晋升为丞相,被封为安平侯。然而,在这个时期,由于霍光掌握大权,丞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不再有当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
杨敞在历史上的形象确实是一个谨慎小心、恐于大事的人。在霍光与上官桀争权的时候,有人知道杨敞是霍光的人,向他举报上官桀叛逆,但杨敞因为胆小怕事,不敢告发,甚至装病不出。到了昌邑王刘贺在位时期,霍光与张安世谋划废帝另立,又派田延年来找杨敞谋划。杨敞更是惊慌失措,汗流浃背,说不出一句话来。然而,在这紧要关头,他的夫人司马氏却表现出了非凡的见识,帮助杨敞度过了危机。

在那个紧张的时刻,杨敞的妻子司马氏从东厢房走出来,趁田延年上厕所的时候对他说:“这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大将军霍光已经做出了决定,并派田延年来通知你。如果你不立即答应,表明你与大将军同心,恐怕会招致灭族之祸。”在司马氏的提醒下,杨敞终于明白过来。当田延年回到房间后,杨敞立即表示“遵从大将军的命令”。就这样,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继位。

杨敞在汉宣帝继位后不久便去世了,他的长子杨忠继位,但他的次子杨恽更为出名。杨恽的性格与他的父亲杨敞截然不同,他自小阅读外祖父司马迁的《史记》,行事作风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在霍光去世后,霍家的子弟策划叛乱,杨恽及时揭发了他们的阴谋,因此他的五个兄弟都被封为侯爵。杨恽以慷慨著称,他在父亲和继母去世后,继承了数百万的遗产,但他都将这些财富分给了家族中的子弟和异母兄弟。
杨恽后来因为功勋卓著而获得了巨额赏赐,但他依然将这些钱财分散给了众人。他在任上廉洁公正,对待事务公平正直,但他对待邪恶的态度也极为坚决,对于那些与他意见不合的同事,他总是毫不留情地加以攻击。《汉书》中描述杨恽“性格严厉,喜欢揭露别人的隐私,同事中如果有与他意见不合的人,他必定会想办法陷害他们”。这样的性格使他在朝廷中难以容身。

杨恽最终因为他的口无遮拦而遭受了惩罚。他有两次不当的言论,一次是关于高昌侯驾车奔入北掖门的事情,他提到了以前有马车撞上殿门,然后昭帝就驾崩了,这显然有诅咒当今皇上的嫌疑。另一次,他在观看西阁画像的时候,没有去看尧舜,反而指着桀纣的像说:“天子路过,多学习一下他们的过失,可以吸取不少教训。”这样的话语无疑让皇上感到更加不悦。因为他的言语悖逆,杨恽被革职为庶人。
是的,杨恽虽然在丢了官职之后回到了老家,但他的家族产业丰富,依然过着富翁的生活。他的朋友安定太守孙会宗写信给他,建议他既然已经得罪了皇上被免官,就应该低调一些,不要这么招摇。然而,这封信反而激怒了杨恽,他心情本就不佳,看到这封信后更是火上浇油。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了回信《报孙会宗书》。

在这封信中,杨恽生动地描绘了杨氏家族繁盛时的景象:“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然后,他为自己辩解,表示自己现在已经被解职,回到乡下做一个农民,即使纵情享乐,也不应该受到指责。他嘲讽那些诽谤他的政敌,并明确表示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他的语言桀骜不驯,与他外祖父的那篇著名的《报任少卿书》如出一辙。
杨恽的回信《报孙会宗书》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汉宣帝看到这封信后,被杨恽的言辞激怒,认为他犯了大逆不道之罪,于是判处杨恽腰斩极刑,他的妻儿也被流放到酒泉郡。杨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因文字狱而受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