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栏】登峰造极 23:马龙的弱点?
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为主的专栏。以问答的形式。答疑的神秘人物为:不愿透露名字的两位前国手(都是资深教练)。他们只想岁月静好,安稳睡大觉,不想出名。
黑马君觉得与大家分享这些技术心得,是颇有价值的。也是对“黑马聊乒乓”的一个补充。 于是,“登峰造极”栏目应运而生。

直板勾手发球的核心在哪里?有的强调切下去时手腕的发力,有的强调回抛转身,有的说持拍手臂要向上提。
这些主要强调“把球发得转”。但是,勾手发球的意义主要在于“迷惑”,而非发得多转。手臂手腕的动作多了,迷惑性就少;手臂手腕的动作少了,腰腹的动作多,迷惑性就会相对强一些。勾手没用到身体,就失去了意义。本身相对就不转,手腕动作小,甚至不用做动作。从旋转角度来说,还不如正常发球。重要的还是迷惑性。
张本智和是不是因为不退台,速度快,所以把自己正手杀伤不足的弱点掩盖住了?为什么他也会轻易输给一些欧洲选手?
之前张本的正手也不差的,这是一种误解。张本和张继科、王皓类似,反手比一般的专业选手凶、狠、快,比一般人得分率高。正手和一般的选手差不多,就给人一种“正手是弱点”的错觉。其实不是。等到你打他正手的时候,他用正手压制你反手,你会更绝望;还不如反手对反手,你还有机会侧身,反扑一板。毕竟反手发力打不透你,正手可能一板就打穿了。
相对来说,他之前的力量小,不能退台,不然杀伤力会下降很多,包括力量和速度。护台面积不够。只要一退台,就会立刻掉出一流选手的队伍。对阵欧洲人的时候,欧洲人多数退台为主,张本的速度和力量就显得威胁没那么大了。也就是他的长处没有那么明显了。而他又没有马龙、马琳那一把控短,所以相对来说,对欧洲退台选手来说,难度会大点。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因为对手退台多了,你可以把角度打得更开。
马龙被称为六边形战士,技战术非常全面,那他现在还有什么漏洞吗?
马龙现在的弱点和直板类似,就是“压反调正”。但是急速对反手时,你调正(调马龙的正手)也要急速,让他补正手来不及。要不然出不来质量,稍微慢点再到马龙的正手,他就会发力爆冲。这也就是大家都知道马龙的弱点,但限于个人能力问题,抓不住。但是樊振东、张本曾经抓住过,所以偶尔赢过。
当你去抓别人短板时,如果抓不住,有可能反而成了别人的得分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