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花牌情缘》
其实刚开始看这部番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情缘”这么一个俗套的名字,完全不了解的“歌牌”,容易犯尴尬的日式传统服装,奇怪的方言腔调,都充斥着满满的违和感,在提醒我不要去看这东西。但是看了十几集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这部动画,还有歌牌这项运动所吸引。这部作品本来应该是一部少女漫,但是经过精心的制作之后它却成为了一部很成功的运动番,而在热血的运动之外洋溢出的少女情怀则让整部作品更加生动,为它增添了一种不一样的风采。
歌牌这样一种对抗性并不直观的运动,要在这方寸之地里做出像足球篮球番一样的扣人心弦难度不小,尤其是这种运动之中“团队”这一概念该如何表现也是一个难题。这是一种很独特的题材,它既不想《灌篮高手》《黑子的篮球》那样能够直观地表现出青春的热血,又不像《三月的狮子》《龙王的工作》一样作为一种智力之间的交锋,甚至也不像《冰上的尤里》那样纯粹地展现自我,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处境。但是它做到了。《花牌情缘》做到了这一点,即使受到着如此之多的限制,它仍然把这项运动的精神传达给了观众。千早也好太一也好,为了歌牌的目标不断向前的身影在这里具象化,成为乐一座座丰碑。甚至不仅如此。能够在这样一种“单打独斗”式的舞台上表现出“歌牌部”的存在,表现出众志成城的这样一种精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篮球可以大家一块打,足球可以大家一起踢,歌牌可不能大家一起拍啊。一个极为经典的片段来自于第二次东京预选赛,在这场比赛的最后,两只队伍生死悬于一线,然而即使是这样,千早也在向着对方阵地做着进攻的预演。这一段,不仅为我们阐述了千早所秉持的那种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描绘了同一个队伍队员之间心灵的共鸣,将花牌这项运动所具有的精神——或者应该说,花牌运动员在进行这项运动时所具备和表现出的这样那样的精神,都在这里展示了出来。
在这部动画中,人物塑造也是它非常非常亮眼的一点。这样的人物塑造一部分是对于人物成长的描绘。在最开始的时候,千早的眼中只有着花牌,但是在经过两年的时光之后,她终于和自己的社员一起,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队伍。从一开始不顾队员状态一个劲练习,到后来能以一个人的精神牵动整个队伍的风向,而且这个成长的过程非常自然,渗入了整部动画的各个角落。同样的,千早的牌技也从最开始初进A级,通过一步一步和须藤、女王、前女王、准女王、前前女王还有最后的大BOSS新的战斗,缓慢而又稳定地向前迈进着。这样的过程有迹可循,因此就不会像龙工一样觉得主角在开挂或者像天麻一样有着龙傲天的风采。又比如大江奏,从最开始的不愿玩歌牌,到后来开始为了胜利而拼搏,再后来的漫画里在千早太一离队的情景下支撑起了歌牌部,这样的成长过程绘出了一条非常美妙的曲线。人物塑造的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对于人物特色的展现,而且这样的特色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色属性”不同,并不是那种肤浅的“提供辨识度”的特色,而是能让人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描绘。这样的风格说实话更像是《龙王的工作》,只不过龙王没摊上一个敢于亏本的制作方罢了。——而且某种意义上,这部动画的角色也确实很像《龙工》。同样是站在顶峰的神一般的名人,同样是涌现在年青一代中开拓般的希望,同样是已经逐渐老去、开始和时间赛跑的师长的哀乐,同样是不断战斗、却不断败北的前辈的身影,甚至连已经无力战斗、只能留下最后火种的老人们也是一样。须藤和绫濑的一战是他第一次出场,但是在费尽一切力量,也无法阻止开了挂的绫濑,最终战败时,那份不甘与悔恨是深深地映照了出来的。——另外我认为这一段,作品的表现简直是完美,一反常态没有给出绫濑的心理描绘,反而是用败者的那份绝望,让观众处在担惊受怕和希冀的夹缝中,还同时展现了须藤的人格魅力,让整部动画并非只是某个人的龙傲天故事,而是整个在场上战斗着的所有人、甚至是所有人身边的所有人共同奏鸣的一曲合唱。再比如带着孩子参赛的前前女王猪熊遥,这样一个带着镣铐的战士让人感到敬畏。同弟子一同奋战在赛场上,和名人打满五局的原田老师也是如此。看起来无敌又高冷的女王诗畅,就像龙工里的师姐一样一方面是无敌背后的孤单,另一方面也是打不过新更打不过名人却还想要成为那个开创记录的职业选手。在我看来,这些或是向着梦想前行、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身影,才是这部动画里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与冈妈式的“贵圈真乱”不同,这部动画的感情线并不复杂,实际上也就三个人外加一副牌而已。然而即使是这样,作者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少年少女们之间“欲掩不从心”的感情与“为了打牌”的梦想之间的挣扎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太一对千早的感情正如那首“急流岩上碎,无奈两分离”一般石沉大海,而千早这个放到后宫番里可以毫无违和感充当男主的性格进一步加深了太一身上的悲剧色彩。mamo必须给好评,叫千早时的声音里含着的宠溺几乎都能从屏幕里溢出来。而重拾斗志的新对千早若有若无的情感和他对诗畅的态度结合起来,让人不禁想说一句给别人留一个。至于千早emmm……果然我们还是把歌牌当做男主来得舒服一点。反倒是桌子君和奏的恋爱润物细无声一般成长发芽,令人回忆起“情缘”这个名字。
最后再说一下。其实这部作品的制作真的不错。这里的制作并不是指它有多少经费,细节做得多么精致,而是说,这部作品很好地展示出了动画这一艺术载体的魅力,它在动画这一方面发挥出了十足的表现张力,这一点一方面来源于原作者在场景上的处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制作方的功底。在花牌中“声音”这一无比重要的要素一般来说,似乎是很难将其用现实的手段表达出来,然而在这部动画里,却用了一种可以说非常写意的方式,让声音能够被看到。千早撩起头发听到声音是从外向内的一个镜头拉伸,又或者是在全身心心无旁骛投入对战的时候星空一般透明的身形,都用通感的手法将观众所感受不到的场上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激情或者伤感的BGM,在演出效果上漂亮地为剧情增添了色彩。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幸运,它的制作并不精致,却十分精美。这样精美的制作、深邃的情感,与扣人心弦的战斗、活灵活现的人物塑造一同,构筑起了这样一部动画,这是《花牌》这部动画的幸运,也是观众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