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NBA球星都懂的道理,某些港星从来都不懂

近日,NBA球星哈登在个人Instagram账号晒出了自己中国内地之行的10张照片,其中包括和球迷大合影、拥抱签名、参加篮球活动、主办方精心准备的蛋糕等内容,并且配文感谢称:“纵使过了这么年,你们的爱仍然如此真挚,想念你们,在上海的第一天就意味着一切。”

小编看了这些照片的第一感受是,哈登对内地球迷是尊重的,他尽量做到了一视同仁,呈现了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样子。但作为一个港乐爱好者,我也不由得感叹:连NBA球星都懂的道理,某些港星从来都不懂。

没错, 我说的就是某些港星的微博特别供应问题,或者说,是内媒社交特别供应的问题。很多内地网友不知道的是,有一批港星对微博和IG运营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IG亲力亲为较多,更新频繁,生活气息浓郁,与粉丝互动热络,微博助手等则团队管理较多,鲜少更新,单纯北上工作宣发,对留言粉丝鲜少搭理。当然,很多人可能会指出,微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都越来越不爱用,人家爱用IG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必须指出一个细节:人家的IG互动一般不考虑JT字,除非证明来自新马。
另一方面,内地歌迷、内地活动的照片视频,以及和内娱明星合影,几乎不可能上载至他们的IG;其他地方歌迷(主要是指家乡)、其他地方活动的照片视频,以及和港圈明星的合影,几乎不可能上载至他们的微博。前者走公式化流程,后者则生动活泼许多。简而言之,他们想告诉内地粉丝的东西,不太想外地粉丝知道,他们想告诉外地粉丝的东西,不太想内地粉丝知道。
举个例子,内娱顶流蔡徐坤不久前去香港开演唱会,邀请了某资深港星担任嘉宾,后来,这位港星把和蔡徐坤的合影放到了微博账号,说了一大堆赞美后辈的话语,收获一大波IKUN的赞美和支持,结果在IG提都未提。PS:这几个月来内地参加了不少节目和活动,但在IG也从来不说

而与此同时,他和港圈顶流的合作、合影、赞美,基本只放在IG,也不会放到微博。

另一个例子则是泳儿,她和她的团队长期被指区别对待,其中一个重要槽点就是微博和IG方面,两地粉丝地位大不同的现象,以至于支持10几年的内地粉丝团都宣告解散,心寒脱粉。要知道,她的主要粉丝还是来自同说广东话的大湾区。

又如某天后级歌手演唱会延期、退票的问题,她在IG说,在Facebook说,就是在微博不说,退票流程也对内地粉丝极其不友好。一句话:人仔我要,态度免谈。

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对人仔市场的态度,不光差哈登等NBA球星远了,还远不及日韩艺人组合,尽管他们从中获得的利益要多得多。对于这种现象,小编不禁想问:到底在高贵些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