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元宇宙

2022-02-08 15:58 作者:北京小哥er  | 我要投稿


    

“元宇宙”,目前市场上说的最多的风口,其缘起本是出自一本名为《雪崩》的科幻小说。大概内容就是主人公在虚拟世界里的种种经历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全场景全虚拟世界的大震荡。

 而现在市场上提到的“元宇宙”概念导火索,是一家游戏公司,其《招股书》中明确写道了“元宇宙”概念,后又经“脸书”公司改名上了热搜,国内外一众大佬纷纷扛起“元宇宙”大旗招兵买马,揭竿而起。

 其实就“元宇宙”概念本身而言,对于现在的科技发展现况和各方面条件的对照,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其一。。其二,“元宇宙”本身核心理念的“去中心化”,这是直接与管理层,决策层,甚至政府方面占到了对立面。其三,“元宇宙”既然是虚拟世界,其内在世界的经济模式就是数字货币或者叫虚拟币的天堂,而目前全世界各国政府都明确表明了对虚拟币的态度,很默契的选择了打压抵制和不认同。

综合以上的三点,从科技,经济,政府态度三个直接判决一个新生事物能否发展的条件来看,“元宇宙”是不可能落地实现的。

那为什么现在国内外各大佬依旧垂涎欲滴,重金投资呢?  这就要去关联到资本的本质了——贪婪,欲望,欺骗。

资本本没有道德约束和是非对错,而唯一判断资本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条:是否有利可图。

且不说“元宇宙”未来是否能实现,就目前而言,“元宇宙”这三个字就是当下最大风口,资金最喜欢的方面,人们谈论最多的话提,对于资本而言,这就够了。这几个因素一旦出现,就足以让资本为之动容,就像狼闻到了血腥味,不自然的会直奔目标。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都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促成?

   虚拟世界,既然是“虚拟”的那就需要搭建一个平台,搭建平台就要有相应的软硬件设备。网络网速,硬件设备运行速度,本地活动空间,虚拟货币价值,虚拟物品交易平台(虚拟与现实兑换),数字认证技术,法律法规,等等方面都是需要先出台,然后才能搭建平台。

 “元宇宙”好的一面

“元宇宙”有它独特的可利用的一面,最突出的就是降低“试错成本”。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验材料相比,虚拟世界里的实验,是不需要很高成本的,甚至有些都不需要成本,只要硬件设备运行足够强大,算法可以在虚拟世界里解决一切问题。

 “元宇宙”等于是创造了第二个世界,这个“第二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要从0开始建设,这意味着“元宇宙”的市场规模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形容,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本这么兴奋的最大原因。每一砖每一瓦都需要数字认证才可以出现在虚拟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去添砖加瓦,植树造林,建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海。

“元宇宙”不好的一面

 当然,这是宣传“元宇宙”时的说法。现实是“元宇宙”是有钱人的天堂,是不可复制的真正的为有钱人量身打造的收割天堂。

 现实世界里,你公司的客户大多是你所在国家的客户,你收割的重心在你这一片土地上。

 而在“元宇宙”里,只要你有钱,有野心,有势力,整个虚拟世界都是你收割的菜园子,没有国界,没有障碍,没有阻拦,也没有约束。

 去中心化的思想,将是资本最大的目的,去的不是“中心化”,去的是“监管”“法律”“舆论压力”“道德约束”等等有碍于资本吸血,收割的那些条条框框。

    

“元宇宙”(二)

     收回思路,反观自身,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有没有机会也吃一波“元宇宙”的红利?  当然可以。

    首先,在新事物诞生时,有很多不看好,不参与,不感兴趣的声音伴随我们周围,一般情况下这些声音都出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身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多数人是吃不到新事物红利,赶不上风口,翻不了身的原因。

     虽然很多时候所谓的“机会”是资本拿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最后靠韭菜们买单收回成本赚取利润。。但还是有很多像你我这样的韭菜,选择了跟资本站在同一方。

     具体如何去做呢?

      第一:任何新事物出现,“了解”是第一步,深挖是第二步,“选择”是第三步。

      了解,是去认识新事物的利弊,找出新事物的短板,优势,可持续的那一个点,即便出现竞争,做为单个参与者的我们,依据可以有一碗汤喝。

      深挖,深挖也可以解读为远观,远景,未来,下一个阶段。有些新事物我们看不出如何赚钱,如何发展,那我们要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扩展思维。举个例子:如果大家都使用都参与到这个新事物里,那么会形成什么样的场景,这个场景这个阶段会形成哪些垄断,哪些规模化,哪些改变人们认知,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方面,这些方面我们能不能参与,怎么参与,有没有附着在这些方面的可能。

   选择,当我们了解了新事物,深挖了利弊和方向,剩下的就是选择。选择参与哪一块,哪个环节,参与到什么程度,或者参与到哪个阶段退出。。这就是选择的能力。 鲸鱼在大,也有附着在其身上的小鱼,只要鲸鱼活着,小鱼就一直依靠它来生存。这就是选择参与的用意。

      网上有很多资料,视频,文献可以参考,不用全盘接受,只收集情报后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也量身打造一份可行性方案,虽然我们是“个体”,但思维,行动力,财力投入程度,其实也等于是一个“团队”的协同作战。别太小看自己,任何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团队。只是我们躺平的太久了,已经很少去真正的认识自己了。

      有人在“元宇宙”里卖出了第一个头像,18万美元,林俊杰也花了18万人民币买了一个头像,这只是开始,资本已经投入大量真金白银,不可能就此打住,甚至不可能放缓“元宇宙”的落地速度,如果想参与,可以多与人交流想法,集思广益,资本虽然是团队作战,我们也不一定只能各自为战,任何一个新事物,在不同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出发点,就会有不同盈利模式,不同的重点和侧重方向。。

     开采金矿不一定要自己动手挖,卖锄头也可以挣到盆满钵满。。


关于元宇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