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经风雨,只为再次见到你”,天气之子,仅此而已的故事。

2020-07-21 18:20 作者:F_Bias天虹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不能算影评,只是倾向主观感受,以及从个人角度来聊聊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剧透警告)

初看新海诚导演的作品是在16年年初,被朋友推荐看了新海诚的作品,当然也有因为《君名》上映的缘故。

从《星之声》看到《秒五》,但之后跳过了《繁星》和《言叶之庭》,原因大概是因为《秒五》那份三分压抑、两分揪心、两分无奈、三分释然带来的后劲太强了,让我没继续深入。

看完《君名》时,感觉冲击并不如《秒五》那般深刻,原因大概是自己没谈过女朋友。而且这两部作品对比也挺不合理的,毕竟作品内涵不同也无法比较。《秒五》更适合细细品味。一个人,一块屏幕,戴上耳机,细细感受那一份孤独中的美好,再于美好中深思,最后重返现实,这便是我的秒五。

而《君名》更适合陪伴你的那个他一起感受彼此的羁绊,虽然彼此的经历如梦一般,但在最后终会在某处相遇,无论身处何方终会相见的那份美好。

回到正题

上映第一天后便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但我本人却对差评声感到了一丝不解。

走出电影院之后意犹未尽,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闪过,虽然叙事的节奏存在问题,但几个章节之间的故事却又如此紧凑。对我自己而言,比起君名,这部天气之子才是我心中的神作,他有秒五那样的循序渐进,有云之彼端那样的叙事风格,如果这是一篇文章,那这部作品就像是一篇散文。

个人感觉如果像秒五那般加入章节提示,整体结构就更明了了。毕竟每一首主题曲和几个黑屏转场之间都是一个章节转换提示,但极大部分观众可能并没有get√到那几个点吧,会打低分也在情理之中。

电影主人公的年龄其实是出现这种争议的原因之一。

叛逆又有些冲动的16岁,我自然的带入了我16岁的心境。因为初中有过被校园欺凌的经历,也多次有脑补过做掉对方(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出现有自暴自弃的情绪。想要逃离那片天空,逃避一切,(结合剧中主人公因家暴而出走)。

同年初中毕业后到新高中,为了改变那个弱小的自己,开始更加积极的看待生活,会为了喜欢的事不顾一切,也做了很多傻事和不成熟的事。回过神才发现,原来自己不过是瞎胡闹而已,不过是一愣头青、不成熟而已。

现在回想起那种感觉,真的是人生中最中二,最天真的时期,心中只有主观的善与恶,而剧中的男主也多少存在着这些问题。

男主的不成熟,使得整个剧情冲得有点过头了,直白点就是极端的理想化剧情。

不过这真的能算缺点吗?我内心出现了这个疑问。

我们为什么走进电影院,相信都是为了看一个别人的故事,感受某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娱乐,或是一种放松,亦或是来寻找某个答案。

影片中帆高非常激进,勇过了头,很多事情太不合理。可是,谁不曾年轻,谁心里不曾疯狂过呢。

这部电影有两个必定无法挣脱的框架,第一个是日本的社会,第二个,是新海诚的剪影。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部作品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更多是为了冲突大众内心中的那一层观念,对爱人的观念,对家人的观念,对社会的观念,对世界的观念。

如果用固话了的成年人去看这部电影,他确实有很多槽点,无论叙事的节奏,还是合理度,因为他无法用一个冲击社会观念性的作品去打动一个已经在这观念中固化了根基的人。

但只要你曾轻狂过,哪怕一次,一次稍微重合主人公的经历,那么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合理,都是那么的隐晦。

看电影时需要多次观念的转换,正如赫萝老师说的,那是新海诚抛出的命题,随时保持一个思考的模式,只要将抛出的命题一个一个解开,历经了所有一切后,最终的答案就如同拨云见日一般浮现于你的眼前。

起初我看到了一个略显沉重的故事,一个突出成长的故事,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唤起内心美好的故事;反复品味其精髓后,原来这是讲述长大之前梦想的故事,是关于守护的故事,直到最后,我终于发现,这只不过是少年与少女经历风雨的故事。

没错,天气之子,boy meet girl 仅此而已的童话。

这部电影有极致的新海诚式的意识流,加上大量细节解释剧情的做法。

其中各种小动作,各种章节式叙事,只要你投入进去,发现的亮点越多,你理解到的东西也就越多,那最后你能得到的就越接近最终答案。。。如果只是追究一点的观感奇怪,最后能得到的就只有全剧索然无味罢了。

新海诚讲故事的方式很有特点,他故事里更多的画面是来衬托感情。

什么意思呢,如果说细田守的作品是——为故事安排了足够多的情节,其用来传达这故事所表达的主旨。

新海诚就是——为某个感情安排足够多的细节来表达,然后用剧情串起所有细节中的理念。

前者是最大众的,观众能轻易被带入电影的剧情中,而后者,是特殊的,你可以看到我用了“串连”两个字,因为这是要由观众主动去思考的,要主动选择进入,而每你选择投入的情感、串连点的“入口位置”不一样时,最后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这也是新海诚的作品有种单元剧的感觉。

我自己倒是看了两遍天气之子,带着不同的心情,不一样的“入口位置”(切入点)看的,两遍的差异是——

第一遍我在奔跑处感动的流泪,在最后的坠落处震撼。

而神奇的是,第二遍我在坠落处激动的流泪,在最后片尾曲出来的一瞬间完全震撼,直接泪目。

总结就是。

你关注了什么,你就得到了什么,这就是新海诚的魅力,就像有的人在烟花大会泪目,我只会在那里感叹好美,以及发出了“这一段真tm烧钱”的感慨。。。有的人在告白处泪目,而我只会在告白处叹息“男主你太天真,孩子回家去吧”一样。

所以如果你关注的是枪的突兀,那最后得到的大概率是突兀的冲突与奇怪的剧情,因为根本就没没有解读剧情,何来得到感情这一说。

同时就手枪一说,那是一个16岁的少年,冲动、天真。他能为了自己的正义而疯狂,第一次举枪时是自救,亦是反抗,而最重要的是他想要力量,能够让自己看起来、表现起来能强大的力量。

一把枪,一个女孩,一个无知的少年,他们渴求对自己的定义,同时也渴求一切美好。

那时候的男孩,前路迷途的男孩心中照进了一道光,同时他渴求能有守候这一份光芒的力量。

从影片开始,男主就已经被“离家出走少年”这一词定性,而这个“定语”贯彻了全篇电影,他就是一个叛逆期的少年,离家出走,全片前期一直在自言自语的“东京真是可怕”也是体现的非常全面。

把一个什么都没经历过的小孩,直接放到社会的洪流中,在心智不成熟期间做出这些能表现自己强大的举动。

所以,至少我觉得,手枪不仅不是全剧最突兀的地方,而是最能代表“力量”与“压迫”的存在,更是因为两次举枪起到的剧情的转折,更加立体了男主的角色,算不上神来之笔,但这两个地方在结合全片时是必不可缺的。

天气之子的表现可以说超出我的预期,可能出影院的那一瞬间并没有君名结尾的留白所带来的安心感,但这个比起那个,天气之子结尾所带来的意犹未尽的感觉才是最恐怖的。

后劲是真的太足了,如果要用什么话来表达当时的感情的话,大概就是“没关系的!”这几个字就能概括,很意识流吧。。。但是,这就是新海诚,曾经熟悉的,秒五的新海诚,那个一部动画让我自闭半年的新海诚。。。当然,现在相信爱情的他,做出的这部天气之子,依旧能让我回味许久。

————————致我眼中的:《天气之子》

所有人都能为自己做选择,相对的,人能做出选择的对象只有人类自己,妄自定义世界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不过是这天地之间的过客罢了。

——————————

-“风的声音”是那么的无奈。

“东京真是可怕啊”少年叹息着。初入东京的离家出走少年,多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在找工作吧,少年”“都市传说也行,你们这个年纪的人很喜欢这些东西吧”。

在东京像无头苍蝇一般走投无路,最后居然能毫不犹豫的相信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人。

一份不太正经的工作,只有200元的工资,但比起家里,男孩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实感。

-“风的声音”是那么的激动人心。

单纯的少年与固执的少女相遇

少年为她“解难”而不计后果的冲上前。

天真的正义,最后只会被现实无情的击倒。

“小子,这是啥?专门来报复我的?”

男子很是轻挑。这属于霸凌吗,不,这只是现实。

没有力量的人,没有能力的人,终究只能受别人摆布,由不得反抗。

但是,他抓住了反抗的力量

枪,他的“护身符”,那是唯一能实现反抗的工具。

“嘭!”在挣扎中扣动扳机,子弹对着天空射出,这一幕是受压迫者的反抗,但也是及其矛盾的另一种压迫,更是这个16岁少年不应有的力量。

少女责备少年,但代表偏执的两人却还是“互相依偎”

“呐,现在开始要放晴了哦。”少女向天空祈祷,那是份奇迹的事象,那是晴天女孩的奇迹。

-还真是不可思议啊,好的天气能让人抛开烦恼,给人愉悦的生活。

出现在“我”面前的你简直就如救世主一般

那是帆高来到东京后的第一次放晴。

“贩卖天气吧!”少年提议。

奇迹让众人皆欢,来自晴天女孩的奇迹,一人的奇迹。

但帆高却未曾考虑其神力的因果关系,滥用着那份力量。

“治疗天气的巫女可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哦,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域,都有他们的身影,但其经历都注定悲惨”

“这次就最后一次吧,阳菜很累了”少年不知道,这是真正的最后一次。

。。。。。。

有着即使被追捕也不会回家的固执,漂泊在街头。

“我已经和那片天空连在了一起”

八月,东京夜,飞雪

宾馆黄昏的灯光下,两人相互告白

“神啊,如果你真的存在的话 拜托你了,请别再给予什么给我们了,也不要再夺走我们什么了,就让我们这样一直走下去吧。”

“只想让这份安心感永远停留在此处”他这么想着。

“帆高你,也认为晴天更好吗”女孩默默的发问

“。。。嗯,嗯”

果然,还是晴天能给人幸福。

但晴天的代价

“什么都。。。”

“笨蛋,你看哪里啊”

“我哪儿都。。。我在看你啊,阳菜”少年含泪答复

“大概我消失的话,天气会正常吧”

这便是巫女的代价

“我会努力工作!阳菜也不做晴天女孩了!然后阳菜好起来!我们一起生活,哪儿都不去!...”抱着阳菜,说着这些天真的话语,但那确实是他最认真的话语,这番话的重量,超越了“我爱你”三个字。

。。。。。。

“原来,我才是最年长的那一个”少年撕心力竭,真相仿佛压的他喘不过气,但这仅此一人知道的真相,该向谁倾诉才好呢。

没有人,所以他决定独自战斗。

从一段段的接力,到最终长跑,仿佛一切感情都到达了宣泄时分,也将一切情感压抑至最大。

“别胡闹了,为了所有人着想,也为了自己的未来。”

但反转之后的反转,最后挡在身前的人,竟是如同家人般的存在。

于是

枪,指向了所有的压迫,但所有的枪,都对准了帆高。

持枪威胁他人的男主,没人相信他的说辞,也没理由相信,因为男主现在只是“枪”而已。

他只是想去救自己喜欢的人而已啊。他们没有给他任何机会。

那还有爱能做到的事吗

“呐,你有没有觉得他们俩很像”

偏执,却有率直。

他放弃了坚持,妥协自己是生活,因为“已经回不到当年。”

他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因为我只是想再见她一面啊!”

将枪械抛出,这一次他主动抛弃了自己的“力量”,他终于从“枪”再一次回到了“人”。

这一次,强大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心,拯救阳菜的勇气。

但在他们眼里,那是危险物的最佳逮捕时期。

“你们这些人渣,要对十几岁的孩子做什么!”

他开始不再妥协,因为他知道这唯一的真相。

“还在愣着干嘛!快去啊帆高!”

最后当男主呐喊出心声时动容了,撞开了警察,这是个不明智的选择,但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自己都不再相信他,那世间便无人会相信他,所以偏执的他再无妥协,完成了守护。

“姐姐是因为帆高才消失的对吧!所以,把姐姐还给我啊!”弟弟也撞开拦截的警官。

接下来,便是最后。

“天气什么的无所谓了,没有晴天无所谓,一直下雨也无所谓,比起这些,我只想再一次见到你!”后的高潮,男主冲向顶楼穿过鸟居的身影,这一刻他不再为任何人,只为了他与她的愿望,因为还有爱与勇气能做到的事

最后的一站。

那里是天空,在这庞然大物面前,人类是那么渺小,但是即便如此,男孩依然抓住了女孩的手。

他那手铐的手上戴着戒指,他们是罪人,但他们此刻却比任何人都闪耀,那是灵魂的璀璨。

“为了你,我不断向前,为了你,我冲破了所有困境”。

“为了那个梦想,我们扬帆起航,为了理应到来的那天跨越无尽黑暗”。

“尽管会害怕,但我们也不会在此驻足”。

一把枪,一个女孩,梦想自己变得大,拥有足够的力量保护她,最终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勇气与力量,是的,这是一个关于长大之前梦想的故事。

动容了,是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琐事了,但是我们的内心里还是向往着美好的事物,剧中男主为了女主不顾一切,种疯狂 不就是年轻时候才有的那股冲劲吗。

尾声,三年后,我们打破了格局。

“我们在那天打破了世界的格局”

但是,世界的格局是否真的被打破。

“东京原本就是一座海湾哦”

“别自恋了,精神一点,青年”

无论是泷的奶奶还好,还是生活越来越好的大叔也好,每个人其实都是常态一般生活在这里。

毕竟,人类的强大之处,在于无论是多么恶劣环境,都能创造奇迹。

“这不是我们的错,这一切就当没有发生过,不用在意。”男孩这么想着。

但是在最后那一刻,她站在他的面前,那一切又是多么的实感。

所有人都能为自己做选择。我选择了拯救你,将你带回到我身边

“不对,一切都不对,这一切确实发生过,因为她就在我的面前,那时我选择了阳菜,所以她才会出现在我眼前,我们获得了拯救。”

相对的,人能做出选择的对象只有人类自己。东京三年大雨,那只不过是天空的既定事象。

“世界都压在她那小小的肩膀上,目睹一切的我几乎要哭出来,“没事吧”你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没事哦”我慌张的答应”

妄自定义世界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过是这天地之间的过客而已。

而这个世界本已经足够疯狂。

“满怀期待心难而上,因为我们并肩前行”

所以,活下去,为自己祈祷吧。

“我们一定没事的!”

——————————最后

天气之子后,新海诚宇宙的感觉也出来了,当然前提是新海诚要做这个系列宇宙。

如果真的要做的话,说实在的,我很期待。在这个神秘与现代共存的世界,究竟还会有哪些怪异事件发生出现,又会有哪些人由此结缘。

“历经风雨,只为再次见到你”,天气之子,仅此而已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