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2023-03-07 20:50 作者:印第安纳穷b  | 我要投稿

1

    重新完整地看了一遍北大宿舍与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对谈。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被人诟病最多的第一个问题:“您不结婚是因为曾经被男人伤害过吗?”这个问题被很多up当做一个错误的提问,说提问者是假女性主义。

    但是在第二次观看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来自于上野千鹤子自己的畅销书《始于极限》。提出这个问题的up显然是提前已经做了功课的,才有了这次的采访。

    在书里上野千鹤子提到了自己年轻时遭到过来自男性的轻蔑、攻击,因此提问者才会问是否因为曾经被男性伤害过。我觉得这是很符合逻辑的。

    接下来我要阐述我看完了这个视频之后的一些看法。

2

    首先,上野千鹤子被国人熟知是因为她提倡的“女性主义”思想。B站up主马督工说过在探讨任何一个话题之前,如果不给要探讨的事物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那就是瞄着空气打靶,是纯粹的空对空的发泄情绪。

    所以我觉得需要先给“女性主义”下个定义。从上野千鹤子女士的解释来看,所谓“女性主义”是探讨女性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可以享受的权利,以及女性自己如何自由地按照自身的意愿行事。在这个定义上讨论才有意义。

    我们需要搞清楚“女性”这个词的含义,才能明白“女性主义”的含义。生物学上的“女性”和社会学中的“女性”的含义是不同的。生物学上把符合特征的雌性人类称为女性,而社会学中把具备某一种气质的人称作女性。

    这里所说的“女性”自然是社会学范畴里的,而非生物学。在父权制社会下,“女性”其实是背负了很多负面意义的。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批评一个生物学上是男性的人“很娘”,又会说一个生物学上的女性是“女汉子”。这些对女性的恶意的污名化,不仅仅是男性在用,还有很多的女性以这些词语攻击其他的女性。

    所以,我想问“女性主义”一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女性才能够讨论的嘛?

    如果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很多明明是女性,却一直维系着父权制统治的人,她们会去思考女性主义的意义吗?或者明明是男性,却一直在为女性地位的提高而发声的人,他们就没有资格为女性争取权益了吗?

3

    早在法国思想家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中,便梳理了从古至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成长过程的变化,可以说这本书是女性主义的第一本著作。

    回归到这次的采访,所有的话题其实都与《始于极限》这本书有关,都是从书中上野千鹤子自身的经历展开的。但是网友却看到一些关键词就开始输出情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刷多了短视频,没有耐心去看20分钟以上的中视频,难以去理解比较复杂的逻辑体系。

    所以只能截取其中某一句话,作为重点的批判对象。而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既无法理解复杂的逻辑,但是也要对自己的见解发表一下看法,所以形成了全网声讨的态势。

    “女性主义”本身的含义是要让社会更加的包容,能够容纳多元化的立场。但是在这场“全网猎巫”的狂欢里,反而让互联网上的讨论声音变得更小更弱,情绪输出的力量几乎占据了屏幕,不知道上野千鹤子女士对于这样的中文互联网会有什么感想呢?



要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