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斯里兰卡游记

2021-07-19 14:49 作者:O2氧气动漫社  | 我要投稿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

         

    初至斯里兰卡,最先接触到的,是她童话一般的水土人风,她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而剔透无暇。极黑的星野,薽蓝的远天,逸白的流云,鎏金的忍冬、琉璃的眼眸。这应是一个温柔的国度,否则这梦幻般的一切怎能以如此和谐的状态共处、交融。海天间际,如滴蓝琼幕庇护着此方尘土。来到斯里兰卡,便是一只脚踏进了尘世的幻想乡。

      温柔的水土一定会孕育善良的文化,这就是佛教在斯里兰卡生生不息的缘由吧,佛教文化    带给斯里兰卡人民的,是对因果、轮回的信仰,是对“善”的坚守,是对生命的敬畏。


     因此在斯里兰卡的动物,一点都不怕人,带着一种自然的灵性。成群的乌鸦海鸟在我们身边嬉戏,或飞或停,甚至有孔雀飞到我们的车前,拦在路中央,伸长脖子向车窗内张望,恍惚间,我甚至觉得这些动物才是观赏者,我们于它们,它们于我们,有着相近的立场。这种对等的基础,源于这里充满善意的人文环境。善意就像是一粒种子,是可以传递的,并在传递中不断增长扩大。一种奇妙的、在其他地域不可想象的和谐就在此处,就在我们与斯里兰卡的小生灵们面前,生根发芽。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走在斯里兰卡街头,在海天的照耀下,在摇晃的斯里兰卡小火车上,无意间与一个本地青年四目相对时,他竟然直接对我露出了笑容。我一时间愣住了,透过那略带腼腆面庞,他笑着,明媚地笑,笑得像个孩提一般。你盯着他看,有种东西唐突的冲进了心扉,那种感觉是无法精确定义的。仿佛心中有什么突然融化开来,在胸膛内涌动。后来再遇上本地人,均是如此,他们的纯洁的琉璃般的眼眸,和煦的面容,嘴角的温柔,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那笑容绝不是客套亦或热情,而是善意,纯粹的善意,毫无保留的善意。


 



           他们的人民,他们的政府,他们的社会无不如此。在这次采访过程中与大使的交谈,对教育部长的采访,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地的教育制度,是长达十六年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而事实上,在二十三年的战争之后,新政府的财政亏空严重,债台高筑,入不敷出,2015年斯里兰卡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为73.5%,政府债务高位运行,国际收支逆差压力不断增大,而当地政府,就算临时调整税收体系,甚至在别国发行国债放弃控股部分国企,也依旧继续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当地的ITN国家电视台,减少广告收益也不去赚当地人民的钱。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而这背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久不衰、风化不去的文化烙印。

           他们的文化传递着善念、自然、和谐。。。更加隐晦,更像是一种信仰,精神图腾。因而难以磨灭。这样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很难灭亡的,因为只要还有后人在,文化就在,他们最核心的那一部分也就在,是无关乎国土、名号的。

          这个奇迹的名字叫善意。

          有一种可以对抗命运的力量,叫做善意。也许善良是一种天性,但是善意是一种选择,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阳面。

          这世界上的大部分奇迹,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将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


          斯里兰卡的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当地的人民群众就像是蝴蝶。蝴蝶是美性的象征。她在景在暴力面前是脆弱的,因为她唯一的力量就是她的心,善良的心从不含刀子,宁肯被毁灭也不会被打败。所以数百万年后,蝴蝶也没有长出爪牙,而蝴蝶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并延续至今。我想斯里兰卡和她的子民给我们阐释了另一条道路。一条美好到不真实,却的确存在的路,在这个纷争不断的世界,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有种可以对抗命运的力量叫做善意,善意是一种选择,它在每个人射手的星辉只是刹那,但正是因为有了那一刹那,有些人、有些事才变得永恒或伟大,引导这个世界通往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P.S.  非正稿——————————————


         写到这实在是憋不住,不得不想起网上曾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有一种信仰,叫六十年代的中国。


         虽然抱持的信念不同,但当时的国人,不也是如此吗?我们都相信着,期盼着,向往着同一个远方。当时崇拜的是烈士,相信的是党,钦慕的是诗人,一切为了祖国变得更好。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方向。

借用卢老师的一席话,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这就是现实啊,无论国家承不承认,无论政府承不承认,无论你我承不承认。


         但是我年轻的朋友们,不论在风雨如晦中农呛声大喊有多么难,不论在苦伤的日子里放声高歌有多么难,不论在纷繁的世界里维系清醒有多么难


         闪念之间你会发现,总有些东西不曾变淡。


        “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斯里兰卡游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