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要盲目崇拜,中美会有不同的AI故事

2023-08-01 14:19 作者:实在RPA_IPA  | 我要投稿

美国时间7月18日,在Microsoft Inspire活动中,这家老牌巨头宣布,此前发布的Microsoft 365 Copilot,将以每月额外30美元/用户的定价,为商业订阅用户提供AI能力,而这些AI能力将体现在公司的经典产品Word、Excel上。同时,浏览器上的人工智能助手Bing Chat,在普通消费者用户中打开市场后,现在将推出面向商业用户版本的Bing Chat Enterprise,聚焦在给予商业用户更好的数据保护。


萨提亚·纳德拉在Microsoft Inspire大会上宣布与Meta在新一代大模型上的合作。同一天,Meta公布了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的Llama 2,微软成为Meta首选的合作伙伴。一手OpenAI,一手Meta,在商业软件层面又能迅速进行商业变现,微软可能才是AI浪潮中的第一个赢家?


不要盲目崇拜,中美会有不同的AI故事。


大模型这件事,可能很多人觉得要学习、追赶OpenAI,追赶商业变现的微软。但当你真干了这件事,才会真的找到距离和路径。


记得2016年AlphaGo之后,有业内人士提出,如果AI能够预测下一帧视频,那就是AGI的到来。但是当时并没有能力去做,动力、能力、条件都没有。后来说如果机器掌握语言,那么强人工智能也会到来。现在其实已经开始验证。只是原来各种时机、条件不成熟。这里面你真正的乐趣不是实现和复刻了别人,而是在这个无人区里探索出一些大家还没有抓到的东西。中美本来就不是一种制度,一种体系、文化,所以最后长出来的,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应用问题,都会不一样。


从3月百度率先发布文心一言以来,阿里、科大讯飞、360、腾讯纷纷跟上,虽迟但到。大模型越来越多,像实在智能这样的新锐科技公司又卷起来了,国内真正迎来了“百模大战”。目前,据媒体报道,中国和美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已经占全球总数的80%以上,中国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已公开发布的大模型超过80个,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AI大模型故事要由中国本土企业讲述。杭州作为数字经济之城,孕育出许多AI企业,其中坐落在人工智能小镇的AI准独角兽实在智能凭借长期深耕AI领域和众多AI+RPA产品矩阵,近期获得中国信通院颁发的RPA系统和工具产品能力全能力域证书,该证书认证了实在智能在开发测试模块、工作执行模块、人工智能模块以及管理监控模块的最高级别卓越能力。

后续,实在智能将以TARS垂直大模型(也就是实在智能近期上线开测的垂直领域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打造“AGI+RPA办公流程自动化、AGI+IDP智能文档处理、AGI+ChatBot人机交互”的超自动化数字员工,以及以AI云脑为载体提供“AI即服务”(AAAS)的大模型服务平台。中国大模型故事,由中国本土科技企业书写。


自Chat-GPT爆火后百模大战以来,圈内出现许多负面声音:比不过,追不上,做不出...但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环境不同,人亦有差异;同样,国家背景不同,大模型发展也有所不同。专注我们的科技技术创新、产品更新迭代,凭借自身优势找到落地的无人区才是我们本土科技公司所做的事。


不要盲目崇拜,中美会有不同的AI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