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眼中的世界

2023-02-27 13:45 作者:量子微尘1  | 我要投稿

人是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养育什么样的人。这和地理是历史之母一致。

人的本性是什么?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不可信任。那么人性到底怎样,谁说的对呢?

在我看来,两者都说的片面了,只看到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在恰当的环境下,人性可以表现出善,而超出这一范围,人性又可以表现出恶。同样一个人,既有善又有恶,善恶同体。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和恶。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也没有丑恶到极点无一丝可取之处的人,再坏他也有善的一面,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说一个人的善恶,就在谈论他的道德。

每个人的道德都很有限。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显而易见,人能辨别好坏,知道取舍。所以,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谁能不喜欢并加以拒绝呢?所以,人性都喜欢不劳而获。也就是说,人性好吃懒做,贪吃懒做,贪得无厌。

可这世上除了父母,谁愿意给你提供这种不劳而获的条件和机会呢?

所以在面对其他人——社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理智,只有与大家妥协,接受自食其力、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现实。

这就有了道德共识的基础,道德也就有了某种模式或形式。

做某事怎样做才道德,怎样做不道德也慢慢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的事多了之后,一些重要的事也就上升到约定成法的地步,法是底线,在道德的范畴之内,包含于道德。

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身上都有环境的烙印。有社会环境的烙印,也有原生家庭的烙印。社会环境很难改变,很难抗拒,一般只有顺从,识时务者为俊杰。否则可能碰的头破血流,步履维艰。

能改变环境的人很少,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朱元璋和毛泽东,毛泽东最为杰出。

我们普通人能顺应时势、识时务就能顺风顺水成时代的弄潮儿。这里不谈。

我想说的是,人性很有限,人性不可靠。

如果没有极大的诱惑,极大的快乐,人怎能长期吃苦耐劳?比如学习,父母给孩子报很多班,逼迫孩子学这学那,孩子什么感受?愿意不愿意?抗拒不抗拒?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又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么苦,这么艰难的事,这世上有谁愿意?还乐在其中?

脑子有病的人吧?所以有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所以又有一个说法: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看到了吗,天才就这么一点:能够长期坚持不懈。你能做到你就是天才。

长期,是一个条件,是自我塑造的一个必要条件。

要逆天改命,就需要自我塑造,长期就是必要的过程。

环境很难改变,我就自我改变,顺应时势。

这是真正的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的鱼儿,才能变化为龙。

没有乐趣,没有自觉,很难长期。

所以人们又领悟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才能乐在其中,才能长期坚持不懈。

然而兴趣从何而来?怎样才能乐在其中?

古人是这样做的。

有人为了报仇雪恨,比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父兄报仇雪恨的伍子胥,精忠报国的岳飞。

有人为了出人头地发愤图强,比如苏秦悬梁刺股。

有人为求知,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写出道德经的老子。

有人为大义,比如墨子守城,诸葛武侯的六次北伐,石灰吟的于谦,杀身成仁的史可法。

还有人为了国家民族复兴,如中流击水的祖逖,闻鸡起舞的刘琨,为中华崛起读书的周恩来,以及振兴中华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毛泽东。

这些都是有大志向的英雄豪杰。

当然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更是多见,比如为了成功成名不惜杀妻的名将吴起,不做厕鼠想做仓鼠的李斯,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抛弃妻子的汉高祖刘邦。现在社会,和平年代,这样的人更是多如牛毛。

作为学生,怎样才能激起兴趣发奋读书?

我觉得要多读书,多了解世事。多听多学多模仿有利于立志。多了解世事,就是要了解我们的自身环境,小环境大环境。

人要了解自我。

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谁是我的伙伴朋友?谁是我的阻碍敌人?知道自身现在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最好做什么?

这就是务实。

人要活得明白,不能糊里糊涂。

难得糊涂,那是前提先要活明白了,再难得装糊涂。

从始至终糊涂的人那是真糊涂,愚昧大众。

人生只有一次,你愿意这么糊涂一生,起起伏伏随波逐流哀叹抱怨吗?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也这么糊涂一生,得过且过,身不由己吗?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你看大家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给孩子报那么多班,费钱费力,为孩子做牛做马,为了啥?

但事与愿违,我们想要的与想做的南辕北辙,种下龙种收获跳蚤。为啥?

因为我们塑造孩子的方式就是彻彻底底培养奴隶的方式啊!

不管奴隶愿意还是不愿意,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让他干多久他就得干多久。奴隶能不恨不怨吗?能不磨洋工吗?

孩子也是这样啊!有几个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有几个不磨洋工的?父母一面化身为奴隶主逼迫孩子,一面又替孩子做牛做马,做了很多应该让孩子做而父母包办的事,不好好反省一下吗?

我们一面拔苗助长,一面取代孩子替孩子做事,这不是在全面毁孩子吗?

要知道,孩子不仅需要读书,还需要通过做事,需要学会独立自理自主,但我们家长却为了替孩子省时间,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和机会,造成孩子只知读书,不会做事。最后既不懂事,也无知无能废物一个。谁之过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是叫你真的走一万里,而是让你脚踏实地,实地走访,了解风土民情,多方了解,多方考察。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很那接触到外边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方言很多,差异很大,不同语言不通风俗习惯的族群众多。行万里路,表示你吃过的盐很多,经验丰富,不是白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要结合实践。鞋合不合脚试试即知就是这个意思。

读书需要消化,时事也需要消化,不理解不推敲怎能明白内里逻辑和关键所在?读书需要明事理。

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将往何去,都是明事理。

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从何而来,将往何去,也是明事理。

读书做事,就是让我们学习事是什么事,如何做事,怎样学好做好。

在学习和做事过程中,我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找到自己的位置——定位——兴趣所在,然后安身立命。

很多父母想为孩子多留财产,想让孩子含着金汤勺出生,一生一世衣食无忧永保富贵。这点和秦始皇相似,他也想后代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很可惜,俗语云:富不过三代。

为什么会这样?有根据吗?

人性使然耳。

前面说过,人性好吃懒做,你不通过做事长期塑造,任性就这样,怎么惯着怎么来,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各种荒谬绝伦的事,可以刷新你的认知。这点可参考历朝历代的荒淫帝王,重点参考五胡乱华时代的二代三代们,虎父犬子,多如牛毛。为何如此?

人性使然耳。

我大舅一个普通人,他儿子我表哥很要强但也一普通人还早死,三十多岁打麻将脑出血死了,几年后大舅六十出头也死了,两代人都很坎坷。表哥留下一幼子,后来听说很有出息,考上大学,在西南某省做飞机工程师,过得还不错。别人只看到现象,我听后感叹说,这是触底反弹啊!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三代。

有依有靠的时候,人们就像婴儿一样习惯了这么舒适的日子,当然也就少了自我奋斗的动机目标,现实中的富二代一般如此。这样的家业,就如《活着》的富贵一样,他不毒赌嫖他干什么,不败完就奇怪了。所以一般富不过三代,因为环境太好,没有奋斗的动机动力。穷也是如此,穷到底,也就触底反弹,越来越好。比如朱元璋,汉高祖刘邦,还有我大舅的孙子。

这样的社会,还是充满生机的社会,人生还有跨阶层逆天改命的机会。

像秦末的陈胜吴广刘邦,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硬是能够拼出一条血路,找到出口。每个朝代末期都是如此。朱元璋、毛泽东也是。电视剧《狂飙》中高启强也是。很多富一代都是。

这个世界充满了张力,每个地域,每个空间,每个缝隙。你看缝隙中的小草,也在拼命挣扎求存。动物世界也是如此,每个物种都能找到生存之道。有食草的,逐水草迁徙;有食肉的,也水草迁徙,不是为了吃草,而是为了吃肉,为了生存。但食肉动物也有地域限制,因为每个底盘都有主,每个地主都会保护地盘保护家园,想入侵就要付出代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公地义。

人也是这样,人的社会也是如此。

每个班级,每个年级,每个学校,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个区域,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地域,每个大陆,每个行业,都是如此。

竞争无处不在。

战争,边界,纠纷,都是如此,背后体现出人性的触角和张力。

狮子也好,狮王也好,食物链的第一阶层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事事得意,哪个不是辛苦挣扎出来的?哪个没有努力过奋斗过?哪个没经过生存还是死亡的考验?

非洲二哥鬣狗,既然生而为鬣狗,不是狮子,那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为生存而每日斗争。老二的地位,也不是白来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生存的智慧。

所以,每个地域,每个空间,都不是纯粹谁的,既有狮子,也有鬣狗、豹子、野狗群以及其他各类食草动物,非洲野牛、斑马、角马、大象、长颈鹿、麋鹿、野猪、野兔、老鹰、鸽子、毒蛇、各类甲虫昆虫。你是什么,你有什么条件,你就去争取什么生活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做什么人,能做什么人,你也去争取去竞争,努力实现。这就是现实的世界。

你看清了吗?明白了吗?

希望每个父母,每个家长都能早日看清这个世界,了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生长、生存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鲤鱼跳龙门,成为有用之才,国家栋梁。

 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 东西方也有不同,以后再谈。


我眼中的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