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瘟疫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根据其疾病

2023-01-03 10:32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瘟疫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根据其疾病性质寒热之不同,可分为温疫、寒疫和杂疫三类。 所谓温疫,是指具有温热性质,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外感热病,温疫包括湿热疫、暑热疫、温热疫等。 所谓寒疫,是指具风寒性质,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外感疾病,一年四季皆可罹患。 “杂疫”除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特点外,还具有临床表现千奇百怪(如出现特殊症状和体征的大头瘟、烂喉痧等)、病机多端(属寒、热、上寒下热、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者皆有),以及治疗“往往以平素治法治之不应”等特点。 瘟疫学家强调瘟疫是由特殊的致病因素引起。如吴又可认为系杂气所感,杨栗山宗之;松峰认为是感邪毒而起;余霖认为是运气之变,为旺气为病。瘟疫有相对稳定的病变部立,如吴又可所论者,邪踞于募原而传胃;杨栗山述者,邪气怫郁三焦;余霖则认为邪毒炽盛充斥表里。 瘟疫学家所面对的是由特殊致病因素引起、威胁健康人群、呈流行性发展的外感热病,为控制其蔓延,有效地治疗现有患者无疑是非常紧迫和关键的。基于这个因素,瘟疫学家在治疗方面,以温疫学派为例,有如下特点: 一是倾向于寻找针对病因治疗的特效药。如吴又可用大黄祛邪治本,认为“三承气功效具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余霖强调重用石膏,直清胃热,而诸经之火自平;杨栗山重视芩、连、栀、柏、大黄等,亦是针对体内怫郁之邪气而用的。 二是注意选择直达病所的药物。正如刘松峰所说:“瘟疫用药,按其脉症,真知其邪在某处.....单刀直入,批隙导窾。”如吴又可以达原饮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其中槟榔、草果、厚朴是主药,以除伏邪之盘踞;余霖之所以选择石膏,是为了直入于胃,“先捣其窝巢之害”。 三是强调攻击性祛邪治疗。瘟疫学家认为无邪不病,邪气为本,发热为标,故“但能治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刘松峰还直接提出了“舍病治因论”,吴又可认为“大凡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治邪”方法主要包括: 攻下逐邪。温疫初起,邪在募原,吴又可用达原饮使伏邪内溃,速离募原。疫邪或从表解,或内陷入胃。其入胃者,早用攻下,逐邪外出,以承气逐邪,主张攻邪勿拘结粪。

瘟疫是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根据其疾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