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百夫长坦克(6)——遇伏11号小路
本文为英军视角下的朝鲜战争
临津江战役进行到4月25日英军29旅奉命沿11号路线撤退(见上期CV21808895),在下午2点左右,志愿军一个营在一处S型弯道设下路障,这是极其优良的伏击位置。弯道处树木丛生环绕,路肩的排水沟低于路面,为志愿军伏击提供掩体隐蔽。道路两侧陡峭的坡面阻止英军开出路面直线行驶,车辆不得不减速通过弯道。志愿军张机设阱,等着英军车队触机落阱。
英军的一辆M3半履带车首先成为第一只落阱的羔羊,这辆车转弯躲避伏击,打滑掉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车上的医官和伤员马上被志愿军包围做了俘虏。志愿军战士用燃烧瓶,黏性炸弹和杆子雷在S弯的入口瘫痪了一台百夫长坦克。跟在后面的布轮车赶紧转向躲开百夫长,但被紧跟它、来不及刹车的另外一辆坦克追尾撞坏了,布轮车滑下路面掉进水沟。志愿军朝撤退的车辆搂火,车队剩下的车辆朝着两旁边跑边投手榴弹的志愿军开火射击试图突出重围。


阿尔斯特来复枪团B连完成撤退后,第8轻骑兵团的分队长彼得·奥姆罗德指挥的数辆百夫长也沿着11号路线迅速南撤,不久后发现了S型弯道的埋伏。他不愿冒险直接冲进伏击区,所以他命令坦克开下公路绕过伏击圈里的志愿军反坦克小组,百夫长坦克在稻田上散开,绕着伏击区的侧翼机动,攻击冲上来的敌军。可倒霉的是奥姆罗德的坦克开进了一条水渠,驾驶员挂进倒挡想把坦克倒出来,但志愿军已经到附近了。志愿军冲向不能动弹的坦克,奥姆罗德上尉打开指挥塔的舱盖用手枪击中了一名尝试爬上坦克的战士。后车车长电台呼叫奥姆罗德让他赶紧关上舱盖,自己好用贝莎机枪扫射奥姆罗德的坦克,机枪子弹打中坦克虽然对坦克没什么损伤,但打中人就要命了,没被打中的人也四散隐蔽了。奥姆罗德车组终于设法把坦克倒了出来,继续朝南穿过稻田。此时志愿军已经占领了山谷底部并从西面攀上山坡向山顶攻击。





(未完)
讨个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