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苏考启示及联考申论备考建议——上篇:成绩总结复盘
准备分三次给大家解读《2022国考苏考启示及联考申论备考建议》,具体分为学生成绩、成绩分析、自我复盘、国考省考新考情、326省考题型分析、重点题型解读、备考建议等7个小章节。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在前两题公开课讲解过了
一、学生成绩


二、成绩分析
以上大部分为内部班同学反馈成绩,苏考、国考的成绩还算正常,在可接受范围内。特别是平时学习认真、练习充分、日常作答较好的同学,大部分都取得了对得起付出的分数。这点是最给人打气的了。整体成绩分布也能给我们一些规律性的启示:
1、执法卷难:江苏和国考的执法卷参考学生多,得分不太高。主要原因是执法卷出现了好多新题难题(具体题目下文再说),这些题目考察学生对法治思维的理解,比如很多同学不理解法治理念有哪些,不敢去负面评价地方法规等。这些都是因为未知带来的难度,做一下相关题目就可以克服。
2、新题型难:同学反映各类试卷出现了一些没见过的题目和要求,导致考场审题出现不适。
3、申论不玄学:同学们认为申论玄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作文打分的主观因素较多,很难猜透阅卷人评分。今年江苏C卷、国考执法卷最后一题考察公文,这类题目评分标准相对客观;江苏B类大作文为执法队伍建设,主题固定、范围固定,很好客观评分;江苏A类大作文为对策性文章,评分标准非常好设置成客观化的标准。因此除了国考地市、副省类的大作文外,其他卷的最后大题评分都能相对客观,最终分数也让考生比较信服。
三、自我复盘
这次我参加了江苏A卷的考试,实战成绩并不理想,69分。也已参考多个高分答案及背景素材进行深刻复盘,第一题出现重大失误(可以看我考场回忆版、最终整理版、高分学员版答案对比,附文后)。已三年多时间没有进行全真实战,这次临场应试让我深感实战重要性,并对我自己和考生们的心态有了新的体会:
1、敏感审题:针对试卷中的新题型、新要求,很多初学者可能没有敏感度,但对于长期做题的同学经常会过度敏感地审题。比如江苏A第一题题干中对“社会发展积极作用”这一描述,我就太想拔高,对材料1-3又太想成块归纳成3点,审题的过度敏感导致忽视关键词踩点。因此,我认为敏感审题是申论学习者必须经历、学会、重视的关键思维,但也要小心过度敏感、过度自信带来的反噬和盲目。
2、顺势而为:顺材料之势、顺阅卷规律之势。可以在心中给自己一个规则暗示:80%以上的客观题中的80%以上的得分点都是材料信息直接体现的(完全主观、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目前还不打算接受反驳)。如果你自以为很对、很自信的思路,但没有很好的串联、接纳材料中的大部分信息量和关键词的话,那就是在逆势。除非题目特殊,如一些特殊的分析题和对策题,其答题的正常思路就是无法较多的使用材料原词外,大部分你打算“逆势”作答的题目,都要重新考虑思路,或者直接选择顺势而为。
3、保持冷静:多参加实战对自己心态的锻炼太重要了。不经常实战的同学,在考场环境中会经常出现“过度沉浸”,很难保持理性冷静思考,导致平时练习时候的方法技巧、思维习惯、注意事项被抛之脑后,这也是考后重新复盘时很多同学才发现自己“审题”出现偏差、遗漏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多参加一些全真模拟或实战,在考场中多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冷静,要在“敏感审题”和“顺势而为”中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