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统考怎么学?| 24教育学考研

2023-10-23 10:41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诸位非统考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一直惦记着大家,也知道今年非统考的学校变少了,想必你们的学习比较孤独。

今天我想用这篇音频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非统考考生要怎么复习。

非统考考生有两类,一类是学硕的非统考,一类是专硕的非统考。

我用表格来呈现一下当前非统考的院校汇总,也许凯程总结得还不够完善,如果有漏掉的,同学们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接下来我想先说说考试情况。其实考到今年,大家会觉得有些越来越搞不清楚非统考怎么考了。

非统考怎么考?

01

学硕非统考同学

首先我们来看学硕非统考,其实不论院校给定了怎样的参考书目,大体的出题范围都在311学硕统考大纲里,所以学硕非统考的同学按照往年的情况跟着311统考来学习所有的内容就好。

但你们在听真题课的时候,需要专门听凯程的非统考真题课中名词解释、简答和分析题这三个题型该如何答题,其中分析题里也包含了材料分析题。

通过真题课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如果非统考学硕同学的目标院校往年就是自命题,它往年的题型是什么,我们今年就跟着学什么。

比如目标院校如果往年就是名词、简答和分析题,我们今年关注这三个题型就行。

如果目标院校往年就是仿照311卷出了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题(包括材料题),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一定要跟统考真题课,因为在统考真题课里你们才能听到选择、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如何作答。

02

专硕非统考同学

我们再来看专硕,有很多学校自定参考书,但不论它的参考书是什么,一旦它没有说根据任何大纲,其实在考试的时候多半都是名词、简答、分析题这样的题型。

有的学校如华东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明确说明要按旧大纲考试,它们几乎90%的概率都是考名词、简答和分析题(包含材料题)。

还有的学校会较为模糊,比如曲阜师大,它明确规定要按照统考新大纲进行考试,但是却没有说明题型,大家的猜测就会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会认为它可能还是名词、简答、分析题,有的同学会认为它可能会根据新统考大纲的要求来出选择题以及材料分析题,我个人认为后者的概率比较高。

在这方面我缺乏一些内部信息,所以这部分同学第一是还需要再打听,第二是如果我们什么都打听不到,应该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分析论述题为主,同时兼顾名词和简答题。

名词和简答题我觉得我在课堂上说的比较清楚,大家花心思去背一背就好。

还有一类像齐齐哈尔大学这样的院校明确规定要考选择题、分析题以及材料题,但是它却给定了一个内部的大纲。这时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真的要使用它的内部大纲,把它里面规定的知识点学好就行了。

而我觉得绝大多数知识点在咱们的课堂上都已经有所涉及,所以大家要是听真题课就应该听选择题和分析题,这些题型对大家来讲才最为关键。

没办法,因为对于专硕同学来讲,要顺应考试的变革,一旦目标院校是非统考学校,就必须得敢于多学习去适应考试。

非统考怎么学?

下面我想来说说,如果要考名词、简答和分析题,大家应该怎么进行学习,毕竟大多数非统考自命题学校都是这三个题型了。

大家可能会看到凯程一直以来是照顾非统考同学的,我们今年真题课分成了311真题课、333统考真题课以及非统考学硕与专硕真题课。

我们这样划分的原因是如果目标院校往年就考名词、简答和分析题,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中就应该更具有针对性,跟着非统考的真题课,用非统考的《答题真经》学习。

非统考《答题真经》

我希望大家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分析题,尤其关注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分析题。教育学原理的分析题往往不会多么难,而是我们的答题要体现出维度多、结构好、有逻辑、适当阐述的特点。

我特别强调适当阐述,因为我并不觉得大家全盘背《应试解析》《应试宝典》就能兼顾阐述。还是那句话,阐述部分应该留给自己灵活作答,而大家一定要对标题词标题句格外的清晰。

那么,非统考同学怎么才可以拿高分呢?听真题课的同学应该是比较有感觉的。我给大家现在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题,叫做“试论教师的专业素养”。

例:试论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答思路:

我知道大家背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什么,但当大家碰到这道题的时候,如果仅谈我们背的专业素养,也就够答一个简答题的体量,是不可能答够一道分析题的。 非统考分析题要求答1-1.5页a4纸的量,这时大家就需要用六脉神剑的第六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作答。

我们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下方做了很多维度的阐述,大家可以在真题课上再去详细学细节。这道题我只有用这三个方向才能体现维度多、结构好。

比如第一个维度叫做教师的素养包括哪些,在讲“是什么”。第二个维度叫做为什么我们要注重提高教师素养,因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非常重要,为什么很重要? 这时我就找了中国近几年来下发的教师教育研究文件中很亮眼的一些话跟大家来谈。

我们说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性,教师是基础点的基础点,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创新点、经济增长点、保障点,老师就是创新点、增长点和保障点的保障点。 我们还说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生长点、育苗点、养成点,老师就是生长点的生长点,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点,老师就是根本点的根本点。 大家看完这些话后可能会觉得自己也会说了:这不就是先谈了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这4个类型的教育,又说了立德树人,还说了老师是什么点。 我相信这个句式大家看完一遍就会有印象。我们用以上这些句式就可以说明,教师真是对国家的发展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太重要了,所以必须提升教师各方面的素养,老师才能够成为教育的根本点、生长点、保障点、制高点和基本点。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为什么”就说完了。

而我们如果想再说一些新的维度还有很多,比如如何才能够加强教师素养的建设。关于加强教师素养的建设,我们可以连线教师专业发展,叫做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这样我们就又有很多话可说了。

所以我在试论教师专业素养这道题上,为同学们搬上去了很多模块,有是什么,有为什么,有怎么做。

如果有同学还嫌不够,我还可以继续加模块,按照六脉神剑中的“是什么”,所有的现状和问题都属于是什么,在这道题中,我们可以加一模块——而当今中国的教师素养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样呢?

不得不说我们的教师素养是两极分化的,重点学校以及大城市里教师的素养比较高,但是当我们去了二三线的城市、县、乡村,我们会发现教师的素养并不高,甚至还很缺乏教师和人员。 因为有很多人更愿意去大城市任教,而乡村教师即便是岗位需要,也有人不愿意选择。不光是教师队伍人员缺乏,教师的素养更是岌岌可危,还有教师结构的失衡,性别力量的失衡,教师队伍还在不断的流失等等,问题都很多。 所以在现状与问题上,我们就可以开发出一个新模块进行写作。 我讲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在一道真题上怎样才能让自己答得好。是因为我们新加了各种各样的模块才能够答得更好,不是因为把整个教师素养分为哪几个方面的细节点全部背完,就认为这道题答得最好。我们多加一些模块和维度,就意味着我们对教师素养的看法更为全面。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当同学们听非统考分析题的时候,我就是需要让大家感受到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维度多、结构好、有逻辑、适当的阐述。

非统考怎么背?

接下来,我想说说怎么背,显然非统考同学的背书压力是要大于统考生的。

因为统考试卷的一个材料题一般分为三问,每一问就是一个小型简答题,而且还要结合材料来论述。所以对于统考生来说,背书就是把核心的词汇、核心的标题句记好就可以。而细枝末节的地方就考选择题,重在理解和阅读。

咱们再来看非统考,它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背各个名词、简答、分析题,这样背书的量会变大。

01 名词解释

对于名词我们不能记一个含义就完了,而是需要对这个名词进行拓展,至少用三个维度进行作答。

比如考教育制度,只知道教育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就一句话是不够我们写的,得说教育制度的分类和地位,或者说它的核心内容,还得说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等。

只有拓展到不同的维度上,我们对教育制度这个词的解释才是更为丰富的。所以任何名词都不能仅仅只背含义。

大家在听真题课名词作答方法的时候,我们还会教更细节的地方,就是如果这个名词是在一个细枝末节的地方出题,觉得之前都没有怎么关注过,我们怎样通过斗转星移的方法让自己答多答好。

关于名词解释,希望大家好好背书,好在课堂上我们把哪个地方会出名词解释都已经为大家讲过了。

02 简答题/分析题

简答题和分析题这两个题型就真的需要背书。我再次提醒大家需要背的是标题词和标题句,必须让自己学会阐述,或者说要放心自己的阐述。

可能有同学会问:你看我的卷子这么考背诵,我就背了标题词和标题句,我怕我考场写不出来,或者怕我自己写的没有书上写得好。

抓主干:记好关键词、关键句

诸位同学,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学到现在,还感觉《应试解析》《应试宝典》上的每句话都背得非常慢的时候,慢到觉得考前可能背不完这一轮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先抓本质或者先抓主干?

主干是什么?就是先把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关键句都记住。如果所有关键词、关键句都记好了,我们再想能不能围绕着关键词、关键句去记细节。就是同学们学习是要分层次的,而且是要分主次的,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如果同学们先把标题词、标记句记好了,以后有时间再去看怎么扩充,没有时间就自己围绕标题词、标题句做一些通语言通顺的解释就行,因为它不会让我缺失要点。

毕竟在一个分析题里,标题句有没有,有没有缺失要点最为关键,而不是阐述最为关键。有时同学们洋洋洒洒写阐述,或许老师还看不见。

死抓细节背不完

我们还要想一个问题,如果非要每一个知识点都去背细节能背完吗?如果我们背不完而且背过的又忘记了,为什么不能先抓主干?

我希望同学们听完我的这些反思,调动一下自己的元认知,告诉自己要先抓什么再抓什么。

我向来都会跟同学们说,如果对老师上课点到的可能会出名词、分析题的地方,你已经记好了标题词和标题句,接下来想挖细节。我之前说过一句话,你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拦着。

可是如果我们的标题词和标题句,在茫茫知识的大海中没有办法首先被兼顾,为了那些细枝末节的知识让我们错失对主干的学习,而且时间一天天的流失,学习速度还这么慢,我们是不是就需要调整了。希望我的这些问题,能引起大家的反思。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只背标题词和标题句,背诵量就会减少,记忆干扰就会变少,就会减少我的认知负荷,我学起来也就会更轻松。

先把标题词和标题句记好,我们还能在接下来的备考时间中背两遍、甚至到三遍。如果标题词和标题句清晰了再去下沉学习,去记细枝末节东西都可以。

希望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音频能让非统考的同学知道我们该如何学习,也希望大家知道你们并不寂寞,不光真题课我们有非统考的真题课,即便是热点课,我们也会有非统考的热点课,完全为你们做一套侧重非统考的课程。

虽然非统考的人数少,但凯程从来没有忘记你们,希望愿意用凯程课程的同学就跟着这一套非统考的课程往下学,不愿意用凯程课程的同学就用我介绍的思路往下学,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们减少学习的迷惑。

非统考怎么学?| 24教育学考研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