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 | 宋朝之重要历史事件(四)
宋朝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重要历史事件(四)
《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又称“乾道之盟”,是南宋与金在公元1164年所订立的和约。
公元1162年,宋孝宗继位。继位后,面对国内愈发高涨的北伐情绪,加上孝宗也想有一番作为,收复中原,便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然而最终失败,只能遣使谈和,金国的金世宗也无意继续南侵。于是公元1164年,两国达成和议,主要内容为: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予金。次年,正式生效。
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
宋元战争
宋元战争,又称蒙宋战争,是蒙古帝国与南宋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事的总称。
公元1234年正月,蒙宋联合灭金。金国灭亡之后,南宋发起“收复三京”之战,收复汴京、洛阳,蒙古随之发兵南下,击退中原宋军,蒙宋战争开始。
公元1235年,第一次战争爆发。窝阔台发起对南宋的全民进攻,激战六年,双方均伤亡惨重,暂且罢兵。
至公元1253年,蒙哥又发起第二次战争,然而最终由于战事不利,蒙哥身死钓鱼城下,蒙古帝国因汗位之争,陷入内乱。
公元1268年,忽必烈发起第三次战争。先是历时六年在襄阳之战于1274年击溃宋军,后又在丁家洲之战击溃南宋水军,攻陷临安,宋恭帝投降。最终在1279年的崖山海战中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势力,一统中国。
宋元战争是蒙古国在征服各个国家的过程中耗时最长的一次战争,被认为是蒙古帝国最后一次的重大军事成就。
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等,是公元1279年南宋与蒙古在广东崖山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为宋蒙之间的最后决战。
公元1276年,蒙古军队攻陷临安,宋恭帝投降。但陆秀夫等人另立新帝,文天祥、张世杰与陈宜中等大臣也持续在江西、福建与广东等地抗蒙,于是,蒙古军队继续进攻。至公元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广东崖山。崖山海战爆发,蒙军用布蒙船以伪装,连破南宋海军,以少胜多。最终,眼见无法逃脱,南宋军队10万余人投海殉难,宁死不降。
此战之后,南宋彻底灭亡,蒙元一统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