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跟投,昔日你蜜糖如今之砒霜,如何避免踩坑!
近来发现不少人选因为跟投问题,到新公司不久之后因跟公司无法达成一致而离开,或者像想要离开,让我又想起地产跟投,这个曾经让不少人短时间内实现财务自由,同时又让不少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地产跟投制度,可能只有身在其中的地产人,才能体会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产跟投。
地产跟投制度,发端于万科,光大于碧桂园,中梁则发展到极致,其他各家纷纷效仿。之前看到一些碧桂园的项目总或执行总裁的简历,有的堪称真的让人大跌眼镜,比如之前在一家公司年薪50万,到了碧桂园就一下子年薪超过500万了,甚至有夸张的超过1000万的,基本上有些人一两年就财务自由了。
碧桂园其实固定的月薪也不高,其收入来源绝大部分就是跟投收益,当然这样的是极端案例。不过在好光景的年份比如2016到2018年,碧桂园的很多人跟投收益是要超过基本工资的,事实也很容易实现,那个时候基本上项目都是赚大钱的,而且公司会借钱给跟投,当然皆大欢喜,公司多了资金来源,个人也稳定的赚钱,多好的日子啊,可惜一去不复返啦!
时间到了2019-2020年,地产的日子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也不是每个项目都能赚钱了,于是发现市场上很多的中梁的人想离开,主要原因就是受不了中梁的强制跟投,可能中梁的老板喜欢研究阿米巴,觉得这样应该是好事啊,让职业经理人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投钱是应该的,但当市场不好,职业经理人就受不了了,看到一些中梁的区域高管,不少人一年拿的工资还不如跟投项目亏的钱多呢!由此可见,跟投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任何市场情况下都灵的,本来嘛打工人就是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来换取工资的,你又让我拿钱来,而且可能会亏,这很多人就不干了。
但市场的传统既然已经存在,而且很多公司仍在实行,因此就发生了纵然在现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仍旧有公司强制跟投。说白了,就是因为现在很多公司都缺钱,工资可不是白给的,说来也巧,我还真发现不少公司强制跟投的资金就跟给员工的基本工资差不多。
不过还好,不是每家公司都是这样,问题在于有些强制跟投的公司在你进去之前不跟你说,当然可能你也没有问,或者问了公司也没给你明确的答复,往往是等你进去之后甚至过了一段时间,面临转正的时候跟你说,要跟投啊,跟公司利益共享云云,你不投,很可能就要让你走人!因为公司制度不能例外!
要知道在行情好时,跟投往往当做一个福利,面试的时候肯定会作为一个福利吸引你,会给你举例谁谁跟投赚了多少,但市场不好,通常不会跟你说的,要不提到支支吾吾。所以为了避免踩坑,就是需要在面试的时候问清楚关于跟投,不要以为现在跟投不流行了,很多公司就不实行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的跟投往往是限于项目总、城市总等职位,但现在不少职能部门如工程总有些公司也要强制跟投了。
所以,要多问清楚,你不问,企业可能不会跟你主动讲,因为现在的行情,跟投很可能就会亏掉了。问清楚了,判断下自己能不能接受,再综合判断下要不要接受这个机会!
猎头胡兆军,职场助你赢!关注我随时获取职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