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适时调整井下煤矿工人艰苦岗位津贴

我们应该都知道井下的煤矿工人是最艰苦而且又比较危险的职业,他们日常去井下工作是要坐着罐笼下到地面以下600米左右的深度,到井下后还要坐着井下的小火车到工作面的附近,然后再到井下工作的地方。这个路程大概都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再远一点的耗时都要两个小时。而且井下的工作环境也很恶劣,噪音大、粉尘又多、高温又潮湿的环境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用机械采煤的话还好,不用机械那真是要消耗好大的体力。

前段时间内蒙古阿拉善露天煤矿发生的坍塌事故,53名工人失联和死亡,也真是很让人难过。人大代表王祥喜表示,要把重大事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建立责任清单和数据库,限期整改,闭环管理,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严格监督,对高危行业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消除隐患,解决安全问题。大力推进高科技,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和装备,用机械化来减少人力,自动化和智能化来换人。

全国人大代表张世丽表示:煤矿从业人员工作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又比较大,特别是采掘一线的人员不仅工作艰苦而且又是危险的工作环境,长期的处于比较紧张的工作状态,导致作业疲劳,这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对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影响。张世丽提议,要适时的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的津贴。在目前煤矿一线职工享受全国统一带薪休假的政策下,建议增加煤矿一线职工带薪休假的天数和外出疗养的机会。建议煤矿井下一线职工工作年限满25年或者50周岁可以申请转岗或者弹性退休。真的是好棒的建议,好棒的代表,说出了广大矿工人员的心声,希望多来点儿这样接地气的人大代表。
想要了解更多更新鲜的行业新闻资讯,请继续锁定矿机之家!也可以点击关注小编,每天给大家更新热点和资讯。大家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