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发脾气,可我们真懂孩子吗?如何接纳孩子的坏“脾气”?
实际上,愤怒的孩子可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抒发自己的压力。控制孩子发脾气本身是错误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的脾气太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或者是为他们提供工具,以便让他们改善自己的行为呢?。
与孩子谈论脾,例如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发火?生气时会发生什么?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做?告诉孩子,你知道一种帮助他们控制脾气的好办法。比如说充满热情或者停下来思考。
更小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说画一只脾气暴躁的怪兽,描述他的样子,例如很多的尖刺、长长的腿与火焰。使用一些更加能代表生气的颜色,比如说红色、黑色、深紫色。
也可以让孩子在不生气的时候和我们讲,他生气的那些事情。比如说当他想购买零食的时候,比如说他想再吃一个冰激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跟他探讨生气时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发热、心跳加快、声音变大,我们要向孩子解释这些感觉是不舒服的。
给大家讲一个小技巧,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罐子把它放在架子上,每个罐子上都写上孩子的名字,当孩子生气之后,我们就让孩子画一个脾气怪物的图像,然后把这些脾气怪放在罐子里。
我们也可以象征性给罐子上一把锁,所以当孩子开始感觉到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到罐子里去检查他们的脾气怪物,是不是从罐子里逃脱了?当然,这只是角色扮演的一种,我们把脾气拟人化,以便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生脾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大家一定要记住,生脾气的孩子不是坏孩子,生脾气是每一个人正常的心里反应。我们只是通过这些方法,让儿童更加了解情绪、情感。
通过对情绪和情感进行描述讲解,拟人化或角色扮演,可以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从每一次的情绪“抒发”中得到正能量的反馈,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不是不让孩子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