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小技巧(4) 每套真题都有「原题」

问大家一个问题:公考会考原题吗?
很多小伙伴看到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潜意识觉得「不可能考原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说的「原题」不是100%的照搬,但考点相似度极高甚至完全相同,只要复习到就必然得分,称之为「原题」毫无问题。

举例:
【2020822联考】下列诗词没有描述生物应激性反应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
【2019国考】物候现象是生物随着气候一年四季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的相应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海拔的差异、经度的差异、纬度的差异和时间的差异。下列诗句反映的物候现象受到海拔差异影响的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18421联考】下列诗句中,描绘天气的一项是:
(A)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从上到下3个题正确选项分别为C、C、B。
可发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连续3年被考到。如果在备考时吃透原题,把包括这句诗在内的4个选项的出处以及相关知识点(生物、地理等)都记住,自然就能轻松拿下分数。

再看这两道题:
【2019国考】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下列国家机关的哪一做法不符合规定?
(A)某市监察委员会决定对涉嫌行贿的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实行留置
(B)某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C)某县人民法院执行民事事件时要求被执行人提供手机微信记录
(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制定有关上市公司的监管规章
【2017年国考】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
(B)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C)我国在普通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
(D)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两道题正确选项分别为C、B。
2017国考这道题B选项「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是错误的,对应考点为《宪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可以看出,「审判机关」无权检查公民通信。非常巧合的是,2019国考「选非题」的正确答案C「某县人民法院执行民事事件时要求被执行人提供手机微信记录」的「某县法院」就是「审判机关」。
也就是说,如果考生认真复习了2017国考这道题,2019国考时再看到「某县法院要求提供微信记录」时就能轻松得分。而现实中,2019国考这道题正确率仅有35%,说明绝大部分考生并没有认真对待,把一道「送分题」做成了错误率超过六成的难题……

除了这种「考点完全相同」的原题外,还有很多极为相似的题目,例如:
「数量关系」中涉及商业经营(利润、成本、售价)的题目;
「图形推理」中涉及「由直线曲线构成的图形」的题目;
「资料分析」中涉及「同比、环比增长率」的题目。
这几类题目每年也都会考到大量的「原题」(知识点极为相似),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做真题,还要将其吃透,这样才能在考到「原题」时稳稳吃下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