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流产的末日计划——纳粹德国Stg.45(M)突击步枪

2021-04-10 15:47 作者:JameExcel  | 我要投稿

正文开始之前,先讲几句废话。

有老哥让我做做Stg45的文章,我答应了。

但其实,我内心是很忐忑的,我从来都没打算去碰Stg45这个玩意,因为作为一款主导了战后德国众多步枪设计思路的开山鼻祖,这篇文章写的不好是真的要被喷的很惨。

其实上一篇已经翻车了,在这里再次向各位道个歉。

但想了很久,我最终还是决定去做这一篇文章,尝试去突破一下自我,我会尽力做到严谨,还望各位读者姥爷轻喷。

扯犊子扯到这里,接下来开始正篇。

谈到Stg45,不可避免的就要讲讲它的前身:Stg44突击步枪。实际上,Stg45的产生就是因为Stg44让德军高层尝到了甜头,前线一致反应Stg44是一种相当优秀的武器,希望能够扩大这种步枪的生产,加大供应量。

Sturmgewehr 44型突击步枪,sturm意思是“风暴”,而gewehr的意思是步枪,这是希特勒亲自取的名字

既然要扩大产量,就只有两个路子好走,一是扩大Stg44的生产线规模,二是对其进行简化,使其便于生产,而显然,1944年的德国已是日暮西山,因为前线什么都缺,根本不可能通过占用别的武器的生产线来扩大这种步枪的生产规模,德国人只能采用第二种方法,即简化其结构。

我们知道,Stg44步枪是一种导气式、偏移闭锁结构的步枪,其枪管上部有一根导气管,当子弹发射后,气体回流推动开闭锁斜面,而开闭锁斜面上有一个钩子,它的作用是钩起枪机尾部,让它抬升避开楔面,完成开锁动作,当弹壳抛出后,它又在复进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向前运动,压下枪机完成闭锁。

(图一,见动态)

这种结构听起来是挺不错的,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子弹发射后会产生巨大的膛压,而整个开闭锁的支承面是抵在机匣上的,但要等到枪机被钩起后退,膛压才会被释放,这就导致,在中间这段时间中,机匣要独自承担巨大的膛压力,因此机匣的强度要够硬,否则就会发生事故。

机匣要够硬,这对生产工艺提出了一定要求,后来大部分使用的偏移闭锁结构的枪械都采用了切削机匣,以保证机匣寿命,然而德国人的Stg44却用的是冲压件,结果就是机匣的寿命很低,故障率高。

这显然是个问题,为了简化结构,同时解决这个问题,德国人想到了自家MG42上的枪机:滚柱闭锁。

(图2见动态)

这是个啥玩意呢?各位可以看看上面这幅图,在枪机的两侧安装有两个活动的滚柱,当子弹发射后,后坐力推动枪管向后运动,而机匣上的凸起则在枪管运动一定距离后使其嵌入枪机内,完成开锁。

这种结构比上面那种玩意要简单的多,从图中就可以看见,加工难度大的只有两个滚柱,其他的都是标准的几何体。

说干就干,毛瑟公司的工程师路德维希·福尔格里姆勒(Ludwig Vorgrimler)把滚柱闭锁枪机搬上了Stg44,给它换了个名字,叫Gerät 06试验步枪。

Gerät 06H/Stg.45(M)(上)和Gerät 06试验枪三号(下)
Gerät 06试验步枪设计图,图中中间靠下的就是滚柱枪机的示意图

然而,根据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枪管的上方还是有着导气管的设计,只是由原来枪管的作用被一个气体活塞代替了,活塞推动枪机框,再由机匣内的凸起使滚柱内收。

问题在于造价还是太贵,根据毛瑟工程师的测算,这种步枪的生产成本在60到65帝国马克左右,相比于Stg44的70帝国马克,只减少了10%,这实在是不能接受。

好在德国工程师们又找到了解决之道,他们表示这种带导气管的刚性闭锁结构实在是太拉了!我把导气管撤掉,直接用子弹发射产生的膛压让枪机向后运动,不行吗?

当然行,福尔格里姆勒表示,我把两个滚柱凹槽开的浅一点,子弹发射后的膛压不就能直接让滚柱滑出收缩了吗?

这设计真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在滚柱收缩的同时施加一定阻力防止过早开锁,又可以简化结构,省略导气管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妙啊!

(图3见动态)

这设计还有个好处是什么:看上去枪机是延迟了一会再开锁,好像会减弱射速,实际并没有很大影响(影响还是有的),因为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枪机头开始后移后,滚柱向内收缩的同时对那个绿色的像哔哔一样的东西施加压力,促使枪机加速向后移动,弥补了之前的损失。

看上去很简单是吧,但实际上,要设计出这么一个玩意,德国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刚开始的试验时,研究员发现在枪机后移时,会发生弹跳的现象,这令他们大为不解,直到数学家卡尔·迈尔(Karl Maier)发现,滚柱收缩的角度是需要遵循一定规律的,经过大量的计算,他提出了一项方程,并把滚柱相对于纵轴移动的角度从45°改为27°,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科研人员还发现了发射时弹壳的抽离问题,通过在其弹膛内切割18个纵向排气槽,平衡弹壳内外压力,减小抽壳阻力,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但是膛内开纵槽对枪管强度是不利的,只能说是权宜之计。

图为G3步枪的弹膛,由于整体结构类似,同样需要排气槽
Sturmgewehr 45(M)/Gerät 06H突击步枪,M的意思是毛瑟(Mauser),而H指半闭锁(Halbverriegelt)。

那么经过这么改改弄弄,Stg45的价格为多少呢?

45帝国马克。

没错,45帝国马克,比98k步枪还便宜......

还有一个小细节非常有趣:相比于Stg44,我们可以发现Stg45的枪托好像略微平了一点。

这是因为Stg45是首批采用直线式后坐力配置的直列式枪支之一,这种布局将重心和肩托的位置与枪口的纵轴几乎对齐,这种设计能够大大减少枪口上抬。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Stg45的瞄准基线很高(其实44也很高),这是因为它有助于射手在瞄准时扩大余光的范围,你可以想象,在瞄准远距离目标时,高瞄准基线将有助于你抬高枪口的同时也能用余光瞄到目标。

最终,在1945年3月,Stg.45步枪才正式定型,然而这会……毛瑟厂的大半部分都在盟军手里,直到战争结束才生产了30把。

由上至下:Gerät 06二号试验枪、Gerät 06H/Stg.45(M)突击步枪、Stg.44突击步枪、Gerät 06一号试验枪、Gerät 06三号试验枪,其安装的均为Gew 43的短10发弹匣。

那么让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这把枪的性能吧。

毛瑟Sturmgewehr 45/Gerät 06H

射速:450发/分

子弹:7.92x33mm中间威力弹

发射模式:半自动或全自动

枪口初速:685米/秒(2247尺/秒)

有效射程:800米

供弹方式:10发Gew43弹匣(试验用)或30发弹匣

瞄具:金属可调式V型缺口后照门

(可调至800米)、环型前准星、

可加装瞄准镜

枪重:3.7千克(无子弹),4.0千克(满弹30发)

长度:893mm(枪管长400mm)

总而言之,Stg45可以说是一种优秀的步枪,其枪机设计影响了后续大部分德系枪械,包括G3、MP5、HK21等等。

流产的末日计划——纳粹德国Stg.45(M)突击步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