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新84讲)邓中甲〈附经典版|中医思维〉

方剂学(05) P5 - 01:56
例子: 患者女,25岁不到,精神分裂症3年,肥胖,肤色发亮,牙关紧闭(看不到舌头),脉沉细,偏阳虚。
根据脉象开《真武汤》温阳利水。考虑阳虚痰湿停聚,痰气上逆,痰迷心窍导致精神症状。开2副,吃1副后第3天,患者母亲述:服药后1-2小时后呕吐,呕吐物很多泡沫。
既往史:患者16岁时上山下乡,经常插秧,脚常接触雪水,加之月经来潮时间不长,后来经常痛经;到城镇工作后,身体变胖,习惯性便秘,每周五大便。当时医生开《牛黄解毒丸》有清热泻下作用。每周五吃《牛黄解毒丸》(患者周五吃药通便,其他时间吃药未见明显效果),1-2年后谈朋友当中有很多刺激,过年时父母发现患者经常自言自语,又哭又笑,确诊精神分裂症,用了镇静剂。
分析:患者本身受寒邪伤阳气,血寒则凝,津液凝聚不布,产生痰湿。寒性收引,肠道不通,大便秘结。患者每次用《牛黄解毒丸》的大黄通便,每通一次,伤一次阳气,导致胃肠阳虚。痰湿重的情况下,肝气升发太过(吵架等等),痰随气升,蒙蔽心窍,情志异常。应用泻下病理产物治疗。
开《温脾汤》治疗,温阳:附子、干姜等和大黄泻下通用,全方保持温性。患者服用之后,大便未见明显好转。后来大黄用到18g,还是没明显效果。后来去大黄用甘遂4g(苦寒、有毒、泻下逐水)分3次装胶囊(不知道是一副药4g甘遂,还是4g甘遂分3副用?),1副服用没感觉,第2副服下后,泻下明显,量多,随后四肢无力,精神倦怠,神志清醒,表情淡漠,说话比较有条理。之后改回《温脾汤》(甘遂换回大黄)+《四君子汤》调理身体,后每周五定期检查,再后来走路能自理。半年后恢复正常。
3年后有小发作,后治好回去。10年后相遇,再未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