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易生阳虚,血虚易生阴虚,补药到底怎么用?老中医告诉你答案

气虚易生阳虚,血虚易生阴虚,市面上那么多补药,补阴、补阳、补气、补血补什么的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那普通人想进补,到底应该怎么参考?今天贾医生一次给你讲清楚。

为什么说气虚易生阳虚呢?因为气为阳,气和阳指的都是机体的活动能力,如果气虚的比较严重,便会导致阳虚,而阳虚的人,必然也会气虚,所以如果出现了气虚的症状呢,就需要适当的去搭配一些补阳药来辅佐,而阳虚的话,就一定要搭配补气的药。

举个例子,如果你出现了气虚的症状,比如说平时少气懒言,没有精神,容易感到疲惫,乏力,并且很容易出汗,并且多在白天,舌头的颜色也比较淡,这属于气虚,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四君子汤来补气,那如果出现了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症状呢,说明阳气也有所损耗,所以可以再搭配生姜,制附子等阳药来温补阳气,中成药可以参考一个附子理中丸。那如果阳气亏虚的比较厉害,小便清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等等,那可以参考一个金匮肾气丸来温补肾阳,它里面的助阳药除了能补阳之外呢,还能补气,这就是我说的阳虚一定要补气。

然后再来说血虚易生阴虚,气为阳,那么相对的血就属阴,而我们说的阴虚,这里的阴指的就是津液,正所谓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血虚就容易导致阴虚,阴虚也会导致血虚。

举个简单的例子,汗液也属于津液的一种,那我们说血汗同源,出汗过多便会耗损血液,导致血虚,而如果有外伤,导致机体出血过多,那它必然也会伴有阴虚的情况,所以你看那些做完手术的人一般嘴巴都很容易干燥,这就是津液受损了。那如果说你出现了血虚的症状,比如口唇淡白,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等,可以参考一个四物汤,它是一个补血的组方,现在我们常见的很多补血的方子呢,其实都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如果出现了阴虚的症状,比如说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无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等,那就可以参考一个六味地黄丸。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了,不过涉及到用药的部分,建议大家还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参考使用,不要随意乱用。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