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历诗歌的人”

2021-02-08 00:23 作者:敗犬不需要安可  | 我要投稿

“生活真正的解密者,是诗人”——保罗 莫朗

这句话被印在一本书的最后一页,而这本书的书名正是本文的标题

该书由法国的一位诗人,评论家安德烈 威尔泰所写,书中介绍了数十位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其中不乏有波德莱尔,桑拉德尔这样有名的诗人。

同时,本人最近忙里偷闲,读到了老舍所写的《诗人》,却是深度剖析诗人是由什么所组成的一篇散文。

于是,现在的我好似站在词与字的浪涛的风口浪尖上,意识到如果不写点什么,可能就会失去些重要的感悟与理解。

让我们首先把“诗歌”拆成“诗”与“歌”来看,奇怪的是,写诗的人可以被称为“诗人”但是写歌的人却鲜有人将其称之为“歌人”,这或许是避免误会唱歌的人与写歌的人的一种方法,于是人们将写歌的人称为“作曲家”,可是我却更喜欢将两者都称为“诗人”,这代表着,在理想的情况下,“诗人”不仅是只停留于表层的含义,更是创作出精炼,简洁,却又诗情画意,无比艺术的作品的创作者,而且也巧妙的揭示出了“诗”与“歌”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和谐的辩证统一。

“中魔”之人

先来谈谈诗和诗人,正如老舍在他的《诗人》中写到:“好像记得古人说过,诗人是中了魔的人。“老舍指出诗人的活动异于常人,故被他人常常称为“怪人”,“狂人”,可是就是这些人,却能创作出文学中的“艺术”,艺术中的“文学”,为国家名族的珍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中了魔的人”,如李白劝酒劝出一个《将进酒》,又如海子自杀前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送给世界的最后一件温暖的礼物,更甚者如张若虚,夜里看风景竟然能看出一个《春江花月夜》来。常人眼中的稀松平常,在诗人眼中却是标新立异,而常人眼中的普天同庆的好事,在诗人眼中却是晴天霹雳,飞来横祸,常人眼中的理所应当,到了诗人的眼中,却变为了莫名其妙。就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诗人是疯子,是经历沉浮起落,埋下头,一味追寻真理的人,他们大多“囚首垢面,破鞋敝衣”。他们与艺术家是近亲,同样都是用着笔去解密生活,勾勒生活,只是一个写出来的是诗,而另一个画出来的是画罢了。但是,正如老舍所写道的:“要掉了头,牺牲了命,而必求真理至善之阐明,与美丽幸福之揭示,才是诗人啊!”“不疯魔,不成活”,普通人形式的去学诗人的外表与体态是永远无法成为诗人的。

泥潭中的仰望者

再来谈谈另外一种“诗人”,他们所写的是歌,幸运的是,这样的表现形式易于被芸芸众生所接受,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不可避免的陷入“泥潭”,比起那些遗世独立,远离喧闹的真正的诗人,我更喜欢将这样一个诗人的“孪生兄弟”称为“泥潭中的仰望者”。他们半只身子探出泥潭,想要极力挣扎,却不得不面对“遵从大众”还是“遵从内心”的难题。

好在我有幸能够了解到几位“诗人”,不然也就没有这篇文章了。

“はらはら、はらはら、はらり

纷纷、扬扬、飘落

晴るる原 君が詠む歌や 一輪草

晴空万里的原野、你咏唱的歌谣与一轮草

他には何にもいらないから

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波立つ夏原、涙尽きぬまま泣くや日暮は夕、夕、夕

夏日原野 阵阵涟漪 泫然泪下 日暮西垂

夏が終わって往くんだね

夏日即将就要终结了呢

そうなんだね

没错呢”

(《夜行》夜鹿Yorushika)

这个由n-buna(作词,作曲),suis(演唱)两个人所组成的摇滚乐队或许是最符合我心中对于“诗人”的期望的,歌词中呈现的是诗意且浪漫的世界,乃至其一草一木,风之吹动,鸟之鸣叫,都有其浓重的色彩,同时也有着独特的印记,这样的世界是艺术的世界,是极美的,当然也是朦胧的,用文字与歌声描绘,却能起到些许“祛魅”的效用。

由于本人才学疏浅,实在是没法彻底理解每个歌的各中含义,于是便以上文这一首私以为具有代表性的歌词作为例子。

穿过诗歌的人

正如许多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一些东西一样,“诗人”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有读者,或者听众。既然安德烈 威尔泰将诗人称为“经历诗歌的人”,我认为认真品味,深入细致的理解这些“艺术品”的观众同样也可以被称为“经历诗歌的人”,或者说,更准确一点,“穿过诗歌的人”,这些观众穿梭于文学殿堂中独此一家的艺术画廊,只是偶尔的惊鸿一瞥,都能得到莫大的启示与感悟,可悲的是,他们终究不属于这里,与艺术的离别是必然的,可是,既然这样,难道观众就只能入匆匆过客,只是“穿过”却永远无法留下痕迹吗?

不必这样悲观,或许是点点滴滴,或许是文思泉涌,或许是懵懂初识,或许是感悟深切,至少我们可以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没错,文字。去把心中的想法记下来,无论是几行还是几页,无论是含蓄委婉还是直抒胸臆,无论这文字是“俗”还是“雅”,是你自己的,就一定是你自己的。这是尘世中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一定就是“穿过”后,我们独特的痕迹。

总而言之,诗人们惜字如金,我本应该简洁了事,却头脑一热,写了一堆胡话。

罢了,也无妨。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经历诗歌的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