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生物见闻录》相关说明5:希灵使徒(2)

(接上篇)
技术与能量体系
希灵使徒的技术与能量体系总括分为两个大类:科技侧和神秘侧。
希灵使徒也因为使用的不同的技术与能量体系而大体划分为:科技侧使徒和神秘侧使徒。另外结合科技侧和神秘侧的技术诞生,使用两个体系力量的使徒被称为:混合型希灵使徒。 旧帝国第103天区皇帝哈兰、旧帝国首席技师奥卡姆、希灵主机泡泡、新帝国首席技师塔维尔、新帝国将军潘多拉等使用幽能和科技设备的使徒,都是典型的科技侧使徒。
旧帝国皇帝渡鸦之王贝拉维拉、旧十五天区皇帝陈倩(真名未知)、新帝国将军希灵天使阿赖耶-科瑞塔等使用奥术、伪法则、拟神族圣光(利用幽能表现神族圣光能量的特点)之类能量和技术,都是典型的神秘侧使徒。
新帝国皇帝珊多拉、风暴指挥官西维斯等,即使用科技侧的幽能和设备又使用神秘侧的类法则或者伪法则,都是典型的混合型使徒。
原体时期,由于希灵人已经开始使用幽能并开始初步解析法则,所以最初诞生的希灵使徒原体是使用幽能并且具备类法则或者伪法则特性,类似于后来的混合型使徒。
长期进化时期,希灵使徒在与深渊和虚空中各种不同的文明的战斗中慢慢吸收其他种族的技术和种族特点进化自身,渐渐形成了科技侧和神秘侧两个主要种族进化,技术和能量使用的走向。
帝国全盛时期,希灵使徒控住范围极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技术和能量的使用也随着种族分支和控制区域的增加而极大丰富。不同的天区开始以神秘侧和科技侧其中的一个为主组建自己的力量。例如旧帝国珊多拉、哈兰、伊凡塞恩等皇帝的天区是以科技侧为主,贝拉维拉的天区和旧15天区等则是以神秘侧为主。另外与神族的交流也为希灵使徒带来新的发展,希灵天使就是希灵模仿星域天使制造出来的使用拟神族圣光的新的支族。
新帝国时期,由于虚空生的介入,希灵使徒开始神化,专属神族的法则力量和信息扰动能力开始被少数使徒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冰蒂斯的加入,直接带来了星域的圣光和暗影力量......
神化时期,希灵使徒举族神化,专属神族的法则力量和信息扰动能力开始在每一个希灵使徒的身上体现。郝仁的上司渡鸦12345本来是使用幽能为基础的奥术的,神化之后就有了“自有天雷劈渎神”的法则力量和“签名即神言,果盘即神器”的信息扰动能力。
使徒权限体系
希灵使徒的国家虽然叫帝国,其实运行的是权限制度,即天区最高权限个体称“皇帝”,当然也可以换成别的任何称呼,并不影响个体权限。
希灵使徒的权限体系以精神网络为中心,最初脱胎于希灵人在逃亡中建立的帝国所使用的权限体系。希灵人在制造希灵使徒的过程中参考了他们自己已有的权限体系(希灵人在逃亡中为了战胜各种困难活下去,建立了从皇帝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十分机械的权限体系)。
希灵使徒权限的划分和变更最初是由希灵人初始设定的,之后是由使徒的精神网络和高阶使徒共同判定并由精神网络执行。
希灵使徒的大的权限划分是按照:高阶使徒、中阶使徒和低阶使徒来划分的。因为希灵帝国是“伪装成国家的军队”,所以希灵使徒也可以用军阶来作大体的划分:将级及以上军官基本对应高阶使徒,校级和尉级中层军官对应中阶使徒,士兵和士官对应低阶使徒,更低的战斗傀儡兵是智能装备不是使徒。
希灵使徒的权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战功和个体实力的进步而提升的。珊多拉皇帝最初只是批量生产的低级使徒,一个普通的心灵突击兵。随着战功的积累和个体实力的提升,珊多拉先成为心灵突击部队的基层指挥官,而后一步步走到将军,最后成为天区皇帝。
有晋升,相应的就有降职,如某个高阶使徒在指挥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损失,则会被降低军职使用。他虽然仍就是高阶使徒,但他调用计算力、资源等的权限会随军职降低。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错误的将奥卡尼克文明灭绝的某个天区皇帝和他手下数名高阶指挥官一起被降低权限到普通列兵等级,他们就只能顶着皇帝级使徒的个体实力跟一群大头兵一起冲锋。
另外需要补充两点:希灵使徒绝大部分都是以低阶使徒的身份诞生的,有个别的种族一诞生就是中级使徒(三大英雄战斗兵、希灵天使、空间双子等),高阶使徒只有极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以诞生而不是晋级的形式出现(不灭者计划诞生的维斯卡,星域移民过来的冰蒂斯)。
注:因为小说作者远瞳的设定有些地方不合理或者前后矛盾,故总结时个人作了一点点儿的:理顺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