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乙肝患者,日渐消瘦,原因竟是发生癌变
孙先生今年52岁,慢性乙肝患者,表示自己的身体一直都挺好的,只是半年前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后来以为是人老了胃口变差了,所以没有当回事。到了后来,又开始变瘦,但是想着老来瘦,老来瘦,瘦一点总是好的,于是又没有当回事。

直到前段时间开始肚子疼痛,疼到无法缓解孙先生在老伴的劝说下才来到医院检查,发现肝右叶直径约2cm病灶,AFP3300ng/l,确诊为肝癌。
根据孙先生的病情,费主任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有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许多患者都减轻了痛苦,实现了带瘤生存。

治疗了三个月,孙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AFP也已下降到正常值,半年后复查显示,尚未发现病灶,情况良好。
肝癌之所以发现难度要比其他癌症类型高,是因为肝脏涉及的功能较为广泛,且肝细胞代偿十分强大,即便是仅剩下不到30%的健康细胞,肝脏都能完成基本工作。所以,在早期阶段,患者很难出现典型症状,再加上肝脏没有末梢神经,大脑也难以感知其病变症状。

不过,肝癌也并非是毫无踪迹可寻,若以下三个症状找上自己,当心肝癌已经开始发展了:
1、面色不佳
健康者的面色应该是红润、有光泽的状态,但肝癌患者则不相同。肝脏在人体内不仅承担了消化、解毒代谢功能,同时其还有平衡内分泌的作用。当肝功能下降之后,患者肾上腺、卵巢等器官分泌的雌激素,无法在肝脏内正常灭活,酪氨酸酶开始大量将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而堆积的雌激素又会促使黑色素在皮肤薄弱的面部堆积,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晦暗、黑眼圈、鼻尖毛细血管扩张等多个症状,也就是临床所说的“肝病面容”;
2、消化异常
数据调查显示,有将近40%的肝癌患者在病发早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疾病症状,这包括了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嗳气、腹胀腹泻等。由于和慢性胃病十分相似,所以患者也并没有重视起来。殊不知,肝脏也是人体消化的一环,它负责生成胆汁、合成与储存营养。当肝功能下降、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时,患者就可出现消化障碍;
3、肝区莫名疼痛
上文中提到的了,肝脏本身没有末梢神经,但是这并不代表肝癌不会疼痛。因为在肝脏的表面有肝包膜包裹,肿大的肝脏、增长的癌细胞都可造成肝包膜牵拉、过度伸展,所以患者在病情发展期也会有疼痛感,多以轻微钝痛、刺痛等为主。这种疼痛可能会随着体位变化、劳累、昼夜等加重或减轻,特别是呈左侧卧位时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