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马哲观点分析《做哲学》中逻辑谬误(1)

2023-01-01 05:06 作者:天堂鸡汤该昵称已存在  | 我要投稿

前情提要:入门哲学两年半,各个流派都接触了一些。因此我准备开个专栏整理一下《做哲学》这本书中存在的逻辑漏洞。今年因为考研,我对马哲的了解相对更多。因此讨论的前提是基于马哲基本原理的认同,如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等。本专栏需配合《做哲学》一起使用,欢迎同好指出我的问题。本人知识浅薄,非常擅长知错就改,但前提是态度友好、实事求是。

P8 心身问题

书:如果心灵是物质的,那么制造出同人类同样智能的机器人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马原: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意识不是脑的分泌物,不是物质。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意识。

P8 自由意志问题:

书:因果和自由意志二者只存在其一

马原:因果(客观规律)和自由意志(主观能动性)同时存在。

我:今天坐火车回家,途中遇到很多隧道。所谓隧道就是凿山而过。我想,无论是火车还是隧道,这对古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或者说无法变现的。科技的发展不可能没有自由意志的参与,同时也不可能不依赖客观规律。对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无限追问是形而上的。

P8 人格同一性问题:

书:因犯人悔过而被同意假释是因为假释后的犯人不再是之前的人。

我:逻辑问题。不是人变了,承担的责任会变。这种情况是因为悔过的人危害小了,被改造成功的概率大了。不是人格同一性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刑罚的目的。人格同一性问题我同样认为是形而上的问题,发展是事物运动的规律,人格同样也是不断发展的,遵守量变质变规律。强调人格同一性有何现实意义?我暂时不理解。


书:将记忆存储在计算机里,会不会存在两个“我”?

我:同样是形而上的问题。记忆也是人脑不断加工的,同样不是物质,暂且不谈储存在计算机的技术问题。即使存在计算机里也只是一顿信息的集合,是物质的。


(只看了几页,后面随时更新)

用马哲观点分析《做哲学》中逻辑谬误(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