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6后续补充•额外篇(下)

2021-07-02 17:05 作者:星辰诞生之时  | 我要投稿

承接上篇,我们说到………

19.Gringolet【格林加•莱特】

在亚瑟王的传说中,由亚瑟王手下的十二位圆桌骑士之一的高文爵士【Gawain】所骑乘的爱马之名字。该词源于威尔士语,意为帅气、勇敢以及坚强


在亚瑟王传说中,格林加•莱特是高文爵士的爱马。它是一匹健壮的战马,他的战斗能力远近闻名。他以不同的语言出现在很多浪漫故事中,著名的翻译家和亚瑟王学者欧文认为Gringolet的法语名字来源于威尔士语gwyn calet(白色hardy)或ceincaled(英俊hardy)


在中世纪英语诗歌《高文和绿骑士》中,高文在格林戈莱特的头顶上出发寻找绿色教堂。这首诗的第600-604行描述了格林加•莱特在准备出发时的华丽外表


例如:它的马笼头上镶着金光闪闪的浮雕;


前挽具的摆设和漂亮的裙子也是如此。


马鞍和鞍弓是一致的,


所有的衣服都用最贵重的金钉装饰着,


它像阳光一样闪闪发光。


这匹马最早出现在德特罗瓦写的的《艾瑞克和埃里克》,在那首诗中他被凯爵士借去和埃里克爵士比武。但即使是有了格林加•莱特也不能阻止凯爵士输给主角。在兰斯洛特的圣杯探索里,高文爵士从撒克逊那赢来了Gringolet(格林加•莱特)。但沃尔夫拉姆·冯·艾申巴赫的《帕西法尔》讲述了另一个不同的故事


20、刻法罗斯与普洛克里斯

猎人刻法罗斯(Cephalus)与雅典公主普洛克里斯(Procris)相爱并结了婚。婚后,刻法罗斯为了考验妻子是否忠贞,就谎称离家八年后再回来,期限未满他就乔装成外乡人归来并以许多赠品引诱普洛克里斯变心,然后指责她不贞节


可晨光女神欧洛拉也爱上了刻法罗斯,女神诱拐了猎人并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情,甚至并与其生下了三个儿子。可刻法罗斯却依旧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欧洛拉诅咒刻法罗斯将会为重新见到他的妻子而后悔,他们的婚姻注定不会长久


而普洛克里斯前往克里特岛,成为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随从,女神给了她一只每投必中的矛和一头奔跑神速且不会让任何猎物逃脱的狗。普洛克里斯在阿尔忒弥斯的帮助下乔装去引诱刻法罗斯。刻法罗斯没认出这女人就是自己的妻子。普洛克里斯许诺若刻法罗斯与她相好,她就把女神百发百中的矛送给他,但刻法罗斯没有动心,于是普洛克里斯拆穿骗局,夫妻俩和好如初。


七他在七座城门的忒拜帮助安菲特律翁猎捕极难捕捉的透墨索斯恶狐。据说这只巨型狐狸是海神—波塞冬派来惩罚忒拜人的灾祸,于是刻法罗斯向妻子借出了神犬—拉普耶斯(Λαίλαπος:飓风)来捕捉恶狐。永远不会被捕捉的狐狸与能抓住任何猎物的猎犬,面对这矛盾的命运冲突,神王宙斯只好将它们变成石头并将两者放到天上成了大犬座(猎犬)与小犬座(恶狐)。


刻法罗斯在狩猎中召唤清凉仙子用来休憩的事被多事的告密者告诉给了普洛克里斯,她以为丈夫移情别恋而去偷偷跟随。最终在一次狩猎中,刻法罗斯用百发百中的矛误杀了妻子。普洛克里斯临死前终于明白了是谁要杀死她,她对刻法罗斯说在她死后,千万不要和那该死的和风【和风仙子们】结婚。悲痛欲绝的刻法罗斯丧妻后参加了安菲特律翁对忒勒玻埃人的战争。因为他的勇猛善战,他最终得到对刻法勒尼亚岛的统治权,据说他的余生就一直在那里生活直到老死


*透墨索斯恶狐(ἀλώπηξ Τευμησσία)

提丰与埃凯德娜生下的众多后代之一,希腊神话中永远不会被捕捉的母狐狸怪物。据说是海神波塞冬或是酒神狄俄倪索斯派来惩罚底比斯人的灾祸。据说它时常栖息在东北部的透墨索斯,频繁地吞噬孩童(特别是男童)。据说它每月都要吃一个贡献给它的男童,当时的这个时代里几乎没有猎人能制服这只狐狸


21、Moss

来自古英语mos,意为沼泽、泥沼、湿气以及水气。词源同moist(潮湿的),现意为苔藓,地衣。因为英国部分岛屿潮湿多雾,例如被称为苔藓沼泽的斯凯岛(ISLE OF SKYE)


22、Moth

来自古英语mothe,意为蛾子、飞蛾,也意为北欧/凯尔特神话里的妖精/仙子。莎翁的《仲夏夜之梦》里就将麦布女王等妖精、仙子描绘为类似蛾子形状的妖精


23、复杂蜃景(Fata Morgana)

音译为法塔•摩根娜,是一种不太常见且形式复杂的海市蜃楼,一般属于上蜃景,它只出现在正好在地平线上的一小段窄带。这是个意大利语词汇,取自亚瑟王传说中登场的女巫—摩根勒菲,因为人们相信这些海市蜃楼是出自摩根勒菲的巫术。传说,她的巫术所创建在空气中的仙女城堡或虚幻的大地,被设计用来引诱水手。所以复杂蜃景便以她的名字来命名。其中,仙灵/妖精(fairy)这个词来自于古法语的fay(现代法语则是fee),而fay又起源于拉丁词—Fata,即命运女神


虽然复杂蜃景这个词经常被错误的应用在其它更常见的海市蜃楼景象,但真正的复杂蜃景既不同于一般的上蜃景,也不同于下蜃景。复杂蜃景的影像是扭曲或破坏物体的显著特征,经常使这些物体难以被变认。复杂蜃景可出现在海陆也可在极区或在沙漠。这种蜃景几乎可以涉及远处所有类型的物体,包括船、岛屿、和海岸线。蜃景包括一些倒影(上下颠倒)和抬升(笔直地上升)的影像,并且时常会与另一个影像堆叠在一起,与此同时复杂蜃景还会交替的呈现压缩和伸展的区域


24、古希腊悲剧【Tragoidia】

西方最早的主流文化之一。忒拉戈伊狄亚意为山羊之歌或是公羊歌,由Tragos(山羊)和oide(歌)组成 。“悲剧”在古希腊戏剧的意义之上,意在“严肃性”,而非“悲剧性”本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探索了悲剧的艺术特征并奠定了悲剧的理论基础,他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最早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是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在古希腊神话体系中,宙斯有两个成就了伟业的儿子,其中一个是人尽皆知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而另一个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酒神曾经漫游整个世界,草木与动物之神—萨堤洛斯则是选择跟随他。萨堤洛斯神为羊人(长有羊耳和羊尾之人),因此合唱队身穿羊皮,头戴羊角,又歌又舞


早期的古希腊悲剧起源于人们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酒神仪式,古希腊农民于收获葡萄时节会装扮成牧羊人,举行歌舞来祭祀与崇拜宙斯与人类之子—酒神•狄俄尼索斯,这种歌也叫做【酒神颂】。公元前六世纪末叶,累斯博斯人—阿里翁表演酒神颂时,会临时编几句诗来回答歌队长提出的问题,讲述酒神在人世的漫游和宣教的故事。泰斯庇斯首先采用第一个演员来表演悲剧。埃斯库罗斯首先增加第二个演员。有了两个演员,才能有正式的对话,才能表现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因此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的创始者。第三个演员是索福克勒斯增加的,而当合唱队增加演员后,描述的故事范围从洒神扩大到酒神以外的神话,合唱队中的有问有答,就开始逐渐形成了悲剧


*狄俄尼索斯(Dionysus)

名字里的“Dio”前缀意为神,他的罗马名为巴克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狄俄尼索斯是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欢乐之神、生殖神和植物神


传说,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社会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掌管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宙斯与忒拜公主—塞墨勒秘密相爱。天后赫拉得知后变成公主的亲戚,怂恿公主向宙斯提出要求要看他真身。宙斯禁不住公主的请求结果变成雷火烧死了塞墨勒,随后抢救出婴儿狄俄尼索斯,将他缝进大腿中直到足月才将他取出。愤怒的赫拉随后将狄俄尼索斯流放,最后狄俄尼索斯从远方归来,登上了奥林匹斯的神位


25、玛丽·安宁(Mary Anning)—2.7相关

AD1799年5月21日-1846年3月9日的一位英国早期的化石收集者与古生物学家。她曾有过三次重大的发现:1811年发现了史上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化石;在1821年,玛丽·安宁发现了史上第一具蛇颈龙亚目的化石


AD1828年,玛丽·安宁发现了双型齿翼龙化石,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翼龙化石,也是她发现生物会灭绝的关键证据。玛丽·安宁当时发现的奇异化石对于主流学说的【未知生物开发论】论调是沉重的打击,也让人类真正理解地质时代早期的真实情况


*玛丽•安宁故事也被人们认为是“她卖掉海岸上的贝壳”(She sells sea shells by the sea shore)这句话的由来


后来,玛丽·安宁在1830年代再度面临了经济困难,地质学家Henry De la Beche协助她出版彩版画《Duria Antiquior》,它根据玛丽所发现的化石来描述史前时代的多塞特郡海岸,玛丽则以版画收入来度过经济困难



六•北欧—芬兰神话相关

1、狂猎(Wild Hunt)

是一个欧洲民间神话,关于一群幽灵般或超自然的猎人在野外追逐猎物。狂猎可能是狂暴的自然现象(暴风雪、暴风雨)、精灵、仙女或亡灵


狂猎的首领通常是与奥丁有关的一个名字(或是妖精王的别称),但也有可能是一类历史或传奇神话传说人物,比如狄特里希•冯•贝安(日耳曼神话里的英雄,与齐格弗里德齐名)或是圣经中人物比如希律王、该隐、加布里埃尔,当然更多的是死后的亡灵


通常狂猎的出现预示着一些灾难,比如战争或瘟疫,或者说是目击者的死亡。遭遇狂猎的倒霉蛋也可能被绑架到所谓的地下世界(冥府)或者仙境。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相信人的灵魂会在睡眠中加入到狂猎队伍中


这概念是根据德国神话学家雅各布•格林在《德国神话学》中发展起来的,是日耳曼异教文化的民间传说。但在整个北欧、西欧和中欧都能找到类似的民间神话


2、甘道夫(Gandálfr)

北欧神话中的一名侏儒,它最早出现在《诗体埃达》的《女占卜者的预言》以及《散文埃达》中所谓的“侏儒统治”篇章里。这个名字也用于《挪威王列传》中的一位北欧国王。其名字来源于古诺尔斯语的棒子(gandr)和精灵(álfr),延伸意为“魔法精灵”(Magic Elf ),被认为是一个挥舞着魔杖的保护神


3、盾女(skjaldmær)

别称盾牌仙女,是一种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半岛民间传说和神话中出现的女战士。盾女常在萨迦文学中登场,例如《丹麦人的事迹》和《赫尔薇尔与霍里克一族的萨迦》


她们的故事亦散见于其他日耳曼民族的记载,包括哥特人、辛布里人、马科曼尼人等。北欧神话中的女武神形象可能起源于盾女的传说。就比如男性战士死后会被选为英灵战士一样,英勇的女战士(盾女)在她们的生前或死后会被提拔为女武神


北欧萨迦中曾提及名字的女姓战士众多,例如女武神布伦希尔德(沃尔松格萨迦)、女海贼赫尔薇尔与她的同名孙女小赫尔薇尔(赫尔薇尔与霍里克一族的萨迦),自立为王的瑞典公主松比约恩(霍尔夫·高特克森纳尔的萨迦)和丹麦公主赫蒂、盾女薇丝娜和薇伯格(丹麦人事迹)等


4、辛菲特利【Sinfjötli】

北欧神话中的英雄之一,辛菲特利的故事主要出现在《埃达》和《沃尔松格萨迦》中。他也是沃尔松格家族中的一员,是齐格蒙(Sigmund)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妹妹齐格妮(Signy)近亲生下的儿子。辛菲特利同父异母的兄弟有海尔吉•匈丁斯巴纳(Helgi Hundingsbane)以及伟大的屠龙者—齐格鲁德(Sigurd)


沃尔松格之女齐格妮的丈夫西格尔因觊觎格拉墨宝剑的关系,和岳家结仇,他阴谋杀害了沃尔松格和他八个儿子,只有西格蒙德逃过一劫。齐格妮本想让两个儿子去报自己的灭门之仇,但流有西格尔血统的儿子都懦弱无能


齐格妮将自己伪装打扮后,在西格蒙德不知情的情况下,和亲哥哥西格蒙德生下有着纯正沃尔松格家族血统的孩子—辛菲特利。辛菲特利从小就英勇过人,当他长到少年时,齐格蒙和他两人联手杀掉了西格尔报了深仇大恨,而齐格妮则在报仇完成后自杀身亡


齐格蒙后来娶波儿席特(Borghild)为妻。辛菲特利则参加过兄弟海尔吉•匈丁斯巴纳发起的战役,之后又独自远征,在许多地方建立战功,最后才回到父亲齐格蒙所在的芬国。波儿席特她非常不喜欢辛菲特利,一个说法是因为波儿席特的弟弟曾经被辛菲特利在决斗场上杀死,另外也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儿子的地位


因此她准备了三杯有毒的酒,端到辛菲特利面前敦促他喝下去,前面两杯被齐格蒙抢过倒掉,但辛菲特利依然在明知酒中有毒的情况下,将第三杯饮尽,就此死去。悲伤的齐格蒙抱着儿子的尸体来到一条河边,这时奥丁变成一个渡船的老翁于河边寻问齐格蒙是否要过河。齐格蒙于是将辛菲特利放到小船上,奥丁就这样载着辛菲特利的尸体消失于河面,前往了英灵殿(Valhalla)


5、海尔吉•匈丁斯巴纳

挪威神话里的英雄,他是西格蒙德和博尔希尔德的儿子,年仅十五岁的他为父亲报仇杀死了撒克逊人的国王Hunding。这让他成为了Hunding的祸根。他继续他的战争壮举,有一天当他站在他的长船遇到了一个叫做Sigrún(希格露恩)的女武神,他的壮举让女武神爱上了他,而他也爱上了女武神


然而希格露恩的父亲Östergötland的国王Högne已答应把她嫁给Södermanland的国王Granmar之子霍斯布罗德。海尔吉随即与国王Högne以及霍斯布罗德战斗。最后除Högne最小的儿子达格,所有的人都战死了。希格露恩告别了霍斯布罗德王子,而达格宣誓效忠于海尔吉。希格露恩后来和海尔吉结婚。然而达格打算为父亲报仇,达格向奥丁献祭以换取复仇。奥丁借给他一支矛,然后他用矛刺死了海尔吉


6、Doppelganger

即二重身或是生魂。德语意为“两人同行”,主要指长相酷似活人的幽灵、(没有生物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但却与自身面貌极相似的人


指的是隐藏在每个人心灵中的另一个看不见的自我。二重身(分身)的出现通常带有着强烈的恶意,传说它们会吸走原身的生命能量,甚至杀死原身用来将其替代


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看见自己。心理学家将二重身解释为一种心理幻觉,即自窥现象。据说,二重身只有身为本体的人临死前才能看见,预见过后无一例外的将会迎来死亡


7、Sif(希芙)

阿萨神族的女神,雷神索尔(Thor)的妻子,她和索尔的孩子是摩迪(Modi)和斯露德(Thrud)。她与索尔另有一个养子,是冬神忧勒(Ullr)。她是丰收的人格化,是土地和收获的女神。她是北欧女神中继弗蕾亚(Freyja)后最美的女神,也有说法认为她是一名女巨人。希芙最美的地方是一头金发,神话中形容她的金发耀眼夺目,象征金黄的麦穗或是地里的黄金


8、法夫纳【Fafnir/Fáfnir/Frænir】

又名法夫尼尔、法芙尼尔。他本是北欧神话中的侏儒,之后化身为龙,后被齐格弗里德【西格鲁德】杀死【北欧神话里的龙是异形生物,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西方龙造型】


他在《诗体埃达》、《散文埃达》、《沃尔松格氏传奇》以及《尼伯龙根之歌》中作为齐格鲁德的命中宿敌而出现。但在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却是巨人


他是赫瑞德玛的长子,同时也是欧特和雷金的兄弟。赫瑞德玛因为儿子欧特被火神洛基杀害,而要求巨额的赔偿,洛基便强夺了另一名侏儒—安德瓦利的宝藏来偿还


安德瓦利因此诅咒不论是谁持有宝藏中的戒指—安德华拉诺特【吸金指环:北欧神话里给英雄们带来了一系列灾难的宝具,是莱茵黄金以及至尊魔戒的原型】,都会招来无限的灾祸


受到庞大财富诱惑的法夫纳,不仅杀害父亲赫瑞德玛,还因此被诅咒成了一条巨龙去守护这些财宝。化龙的法夫纳逼迫弟弟雷金离开住所,雷金只好到人类的世界去


雷金后唆使齐格鲁德杀掉法夫纳,还帮他将格拉墨的断片重新打造成一只完整的宝剑,齐格鲁德就用格拉墨杀死了法夫纳。法夫纳在临死前警告齐格鲁德这些财宝是被诅咒过的,但齐格鲁德没有听从而招来了灾难


变成龙的法夫纳,全身都会散发恶臭,所到之处草木不生。但他的心脏还拥有神奇的力量,若能吃到他的心脏就可以得到无比的智慧,可通晓世间所有事情。贪婪的雷金因此央求齐格鲁德帮他烤心脏,但齐格鲁德因为想测试是否烤熟,反而先尝到法夫纳的心脏【芬恩觉得很赞】


9、戴因斯雷夫【DAINSLEIF】

又名赫格尼之剑,【莱茵的黄金】的残余,北欧神话里有名的魔剑之一。又被称为诅咒之剑。传说此剑带有【一旦被拔出就不夺人命不归鞘】的巨大诅咒。它可以给持有者带去无穷的厄运和灾难,直到死亡。作为杀死齐格鲁德的的宝剑,被这把魔剑砍到的人会折寿,本身象征着荣誉和毁灭


DAINSLEF为赫格尼所有,他勇敢强悍但也有狡猾的一面。齐格弗里德死后,匈奴族的国王阿提拉趁机向他妻子【昆那尔的妹妹】—古德伦求婚,但目的是乔基家拥有的【莱茵黄金】


古德伦不赞成,但她的母亲却想和强大的阿特拉结盟,所以全力促成婚事。因此,昆那尔与赫格尼与阿提拉的对立日益加深。终于有一天,阿特拉假意和解请他们到城中商议,赫格尼知道这是圈套但他仍持剑赴约。阿提拉以大军围困两人,戴因斯雷夫纵使强力却也寡不敌众。诅咒发动,赫格尼被挖去心脏,狂笑而死


10、维纳莫宁(Väinämöinen)

又译作万奈摩宁,是芬兰民间传说的中心人物和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的主角。维纳莫宁被描述为一名年老而充满智慧的人,并拥有强大且有魔力的声音。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他被认为和奥丁神同源,二者均为诗歌以及魔法之神


最初只水和斯凯(Sky)。斯凯之女伊尔玛塔为寻找休息地进入水中。直到她注意到有一只鸟也在寻找休息之地,她便朝向那只鸟弓起膝盖,那只鸟便停在她的膝盖上。那只鸟产下了六只黄金蛋与一只铁蛋。当那只鸟在孵蛋时,伊尔玛塔的膝盖变得越来越热直到她不得不抽动她的腿,这举动使那些蛋跌落并摔碎至水中。一片蛋壳的较低之处形成了陆地,较高之处形成了天空,蛋白变成了月亮与群星,而蛋黄则成为了太阳


伊尔玛塔又花几百年的时间漂浮在水上,直到她无法抵御内心对继续创造万物的强烈欲望,她的脚印成为鱼生存的水塘,她仅用手指便构建了大地。海洋使得伊尔玛塔怀孕,她怀了730年后生下了已经是老人模样的维纳莫宁,他被认为是第一个人


维纳莫宁到处漂游直到他发现了土地,但是这块土地是如此贫瘠,他便向天空中的大熊座寻求帮助。随即一个男孩带着种子送给了维纳莫宁,并在大地播种了植物。随后,维纳莫宁在寻求妻子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北方邻国波赫约拉。尽管波赫约拉一开始对维纳莫宁是友好的,但是这个黑暗且具有威胁性的国家逐渐呈现敌意。这次冲突以伊尔玛利宁制造的魔法宝物三宝磨的诞生与被窃告终,在接下来重夺三宝磨的一系列任务中,最终的一场战斗导致三宝磨裂开,碎片散落在世界各地


作为被基督教化的地区,《卡勒瓦拉》最后一首诗讲述了处女玛丽雅达的故事。她在吃下浆果后怀孕并生下了一名男孩。这个孩子被送往维纳莫宁做检查和判决。维纳莫宁的裁定是如此奇怪出生的婴儿应该被处死。这个婴儿(耶稣基督)竟突然责骂维纳莫宁的罪恶,比如他任由尤卡海宁的妹妹处女爱诺投水自尽。最后,这个婴儿受洗并被命名为卡勒瓦拉之王。在被婴儿打败后,维纳莫宁走到了海边并用歌唱招来一艘铜船,并起航离开凡界,他承诺当人们需要他的手艺和力量时,他将在那时归来


*三宝磨(Sampo)

芬兰神话中一种神奇的磨,可以给持有者带来麦子、盐和金钱


*伊尔玛利宁(Ilmarinen)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中的一位英雄和工匠神。他永生不死且善于制作任何东西,据称他懂得用当时已知的金属如黄铜、纯铜、铁、金和银来制作东西。伊尔玛利宁最富成就的作品就是制作了天穹和三宝磨


11、爱诺(Aino)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中的一个人物,她是维纳莫宁的死对手—尤卡海宁的妹妹。Aino(爱诺)意为唯一,这是《卡勒瓦拉》的编撰者—艾里阿斯•隆洛特创造出来的。在原始的传唱诗中被提及为“唯一的女儿”或“仅有的妹妹”


《卡勒瓦拉》中,尤卡海宁和维纳莫宁的马车相撞了,尤卡海宁和维纳莫宁决定吟唱诗篇来进行决斗。但尤卡海宁却在这一场唱魔法歌的决斗中输于维纳莫宁,而且自身还被困身于泥沼中


为了拯救自己他许诺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老单身汉的维纳莫宁。爱诺的母亲对于自己的女儿要嫁给著名且出身好的人感到高兴,可是爱诺自己却不想嫁给一个老头。不愿服从命运的爱诺直接投水自尽后变成了水精,然后她嘲讽了正在为此节哀节哀的维纳莫宁


尤卡海宁被所有发生的一切激怒了,愤怒至极的他甚至不听从自己母亲的忠告,他试图在暗处向维纳莫宁射箭。但尤卡海宁最终却没有击中维纳莫宁,却杀死了维纳莫宁骑的马,维纳莫宁因此跌入波赫约拉冰冷的海水里



12、米斯特汀(Mystletainn)

又被称为寄生树之剑、常青剑,这是一把将北欧神话引向灭亡的不祥之剑,它由生长在神国边缘地区的一种小槲寄生树的树枝变化而成


*槲寄生被古欧洲人普遍认为有着特殊的魔力或神力。这是因为槲寄生在冬季依然常青,不接触地面也能成长,所以被认为是树木灵魂所在。巴德尔同时也具有橡树之神力的象征,巴德尔的灵魂被束缚在寄生外的槲寄生上面,因此只有槲寄生才能杀死具有【不死性】的巴德尔。传说,黑暗之神—霍德尔在洛基审的阴谋下用此剑杀死了同样身为奥丁之子的光明之神—巴德尔,揭开了“诸神黄昏”的序幕


巴德尔做梦感受到死亡的阴影时,他的母亲弗丽嘉感到非常担心,因此跑遍世界各地,请求万物发下誓言不可伤害巴德尔。于是世上所有的事物皆发下了毒誓,从此巴德尔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不死”。但可惜,唯独一棵长在英灵殿东边的槲寄生除外,因为众神认为它太过弱小,应该无法伤人


北欧诸神为巴德尔感到高兴,他们将各种武器往巴德尔扔去,果然无法伤害这位光明之神。但洛基对光明的巴德尔感到无比的嫉妒,所以他变成老妪探问弗丽嘉,套知唯有小槲寄生没有发誓的事。洛基取得槲寄生树枝并将其做成剑交给目盲的霍德尔,让他拿着丢向巴德尔,巴德尔因此死亡


光明之神死亡后,世界瞬间陷入黑暗,众神非常悲伤,巴德尔之妻—南娜业因为心碎过度而死。他们将巴德尔和南娜的尸体放在灵舡上,奥丁将他的魔法指环德罗普尼尔当作送葬礼物,和其他送葬品都一起放入船中。但是大船太重了,诸神们推不动,旁边观礼的巨人建议他们找女巨人希尔罗金(Hyrrokin:火烟)帮忙,船终于下水。索尔举锤点火,完成葬礼


但弗丽嘉不愿放弃希望,她请托赫尔莫德骑着奥丁的八足神马斯莱布尼尔前往死亡之国。死亡之国的女王赫拉对阿萨神族的信差开出条件:如果可以让所有的生命及无生命都为巴德尔之死而哭泣的话,就可让巴德尔复活。于是万物都哭泣了,相传这眼泪就是早晨时的露水。但洛基化身的女巨人索克(Thokk:煤)不肯为巴德尔哭泣,所以巴德尔的亡魂只能继续留在死亡之国


13、霍德尔(Hodur)

北欧神话中的黑暗之神。他的父亲是阿萨神族的神王奥丁,母亲是神后弗丽嘉,他和光明之神巴德尔是孪生兄弟。他曾被火神—洛基引诱用榭寄生之剑(也有说杖、箭矢)杀死了孪生兄弟—光明之神巴德尔,自此揭开了【诸神黄昏】的序幕


霍德尔的名字接近古诺斯语的höð(战争),因此学者将他名字解释为“战士”。霍德尔也出现在北欧流传的skald诗中,在这篇诗中他作为战士的代称出现


古丹麦历史学家Saxo Grammaticus在他的《丹麦人的事迹》记录了神话的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中,以一种历史的形式讲述了凡人英雄Høtherus(霍德尔)和半神Balderus(巴德尔)为争夺南娜而互相开战的故事,这个故事被认为是该神话版本的原型


霍德尔是丹麦和瑞典王室的凡人英雄,他擅长游泳、射箭、格斗和音乐,King Gevarus的女儿南娜爱上了他。但奥丁之子巴德尔也爱上了她。他决心杀死霍德尔


外出狩猎时,霍德尔因大雾而迷路,遇到了能控制战争命运的林中仙女,她们警告巴德尔企图得到南娜但警告他不应该在战斗中攻击他,因为巴德尔是半神。国王Gevarus告诉霍德尔,不死身的巴德尔是不会被普通武器伤害的的,但他知道有一支由智慧巨人Mimingus(密米尔)所持的米斯特汀之剑(Mistilteinn)可以伤害到他


于是,霍德尔用一个妙计捕获了密米尔,强迫他交出宝剑和手镯。与此同时,巴德尔用语言诱骗南娜,但被拒绝了。南娜告诉他,他们不适合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更因为他是半神。霍德尔决心对抗巴德尔,而巴德尔则有北欧众神的帮助,其中托尔持雷神之锤锤战,人类在他的重击下被打的粉碎,胜利似乎要偏向北欧诸神了。但霍德尔突然猛冲入众神的军阵中用剑削断了索尔神的锤柄,众神被迫撤退


战斗结束后,霍德尔终于娶下了南娜。但巴德尔并没有被彻底击败,不久之后,他凭借着不死身回到战场上并打败了霍德尔。但是巴德尔仍然没有得到南娜,这影响到了他的心智。霍德尔和巴德尔开始了第三次战斗。这一次,霍德尔用剑将不死身的巴德尔刺死去。许多年后奥丁之子瓦利为了给他的哥哥复仇而杀死了霍德尔



*14、千子村正特化过的【弑神】应该是源于三个不同的特性—弑神的传说+弑神的神兵+神兵的来由

1.弑神的传说

由黑暗神—霍德尔和目前疑似是持有天丛云剑的须佐之男的神性特有。但这两神的共性不仅在于有【弑神】的传说,而是此二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光明(太阳)神。此二神的神性更明确地指向了日蚀神话(黑色四足兽—高扬斯卡娅)


霍德尔在洛基神的引诱下用榭寄生剑(长青剑)杀死了巴德尔,太阳消失引发了芬布尔之冬,进而为诸神黄昏埋下伏笔。而须佐之男则是因为在高天原胡作非为,导致天照大神赌气进入天岩户闭门不出,从而导致世界陷入了黑暗


在神话学里,日蚀与月食神话(世界失去了光明与温暖)通常被认为是灾难到来或是末日降临的前兆。在各类世界的神话体系包括圣经里会通过这个意向直接指向旧世界(古老神话体系)的灭亡—诸神黄昏


2.弑神的神兵

在北欧与希腊等欧洲神话神话体系里,弑神的武器必须是来头不小的。作为破除不死神性与混沌魔性的利器,神兵的诞生即是为此而生。在神话学里,这类武器通常是造成世界秩序崩塌或是开创新时代的存在


须佐之男通过杀死江河的灾难化神格(洪灾)—八岐大蛇获得了天丛云剑(都牟刈太刀)。村正花费一生去锻造自己的都牟刈太刀并最终在153这章的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锻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天丛云剑)也就是所谓的神兵,开辟出了道路(祛除洪灾,开辟水路)。这点在弗栗多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作为旱灾的神格化。它与因陀罗的争斗最终以雪山(凝固的水)被因陀罗的雷枪劈开作为结果,而这意味着阻碍(灾难)被开辟


3.神兵的来由

在北欧神话里,火神洛基与阿萨神族的众多武器相关。在更老的北欧神话,我们还能在《斯维普达格之歌》里见到火神洛基与巨人夏基(斯卡蒂之父)为了毁灭北欧神话世界而锻造的魔剑莱瓦汀。其中的Lægjarn(莱瓦汀)意为【凶兆的爱人】,这是火神洛基的昵称之一


而在希腊神话里,火神赫菲斯托斯为了希腊诸神以及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等英雄打造了神兵利器。而在亚瑟王传说里,由亚瑟王本人所使用的神剑【Marmyadose】就是火神赫菲斯托斯锻造后献给赫拉克勒斯的武器,这把武器曾被赫拉克勒斯用来砍死阿尔比恩巨人,巨人的尸体被认为创造了不列颠岛(英国传说?)


也就是结合了弑神传说与弑神兵器之外,弑神的完整性还需要锻造神兵的来由。这个来由可以是由某个神话体系的锻造神(火神或是具有类似火神那样技艺的能工巧匠)来完成,这也符合了术呆三破时拥有的海格力斯之剑(不仅有能工巧匠在的同时,在亚瑟王的传承里本人也使用过这把由赫拉克勒斯生前所拥有的神剑)


*七、目前对于2.6或整体的思考

1、异闻带的运营模式与数据库

准确来说,我认为2.6就是对星球里侧的内测实验与模拟运行的场所。通过将整个世界缩小并局限于【不列颠岛】,然后导出泛人类史里的关于欧洲妖精们的数据、不列颠圆桌的数据等进行着实体化的运营,进行着所谓的【盖亚侧/神秘延续下去的属于妖精们的世界】


那么,现在可以确定异闻带都是曾经存在的某个【没有理由被延续】的世界被宇宙给剪定后观测到然后截取下来模拟运行的,而这个培养中的异闻延续史却还是基于泛人类史的关于其观测与保存下的(英灵或物种)数据库。因此,无论异闻带偏离到何种程度总是有迹可循,因为延续(模拟运营)异闻带的核心依旧是泛人类史里那些属于被记录过的、曾经被淘汰的、还需要进一步去验证的数据


他们可以说构建了一个算是从头开始就是盖亚侧一方的世界(或是说盖亚侧后来占据了世界主体的世界),而这个异闻带世界离谱就离谱在不需要【人理的必须性】。一旦这个世界里的故事【妖精们的历史】最后成功进行并完美演绎,凭借着这世界的主体虽然与泛人类史的进程完全不同但却具有同样的泛人类史数据库(相似的欧洲妖精与圆桌的数据)这一点,或许就可以让星球的里侧把外侧的一切事物给全部剥离进而完成它的覆盖与融合


但是运气不好的话,星球表里侧反转过程的剧烈现象就会让星球的稳定性失衡(因此就需要类似圣枪或是相应的稳定类似世界规则的某样东西),致使这颗星球本身的重力失控,最终引发所谓的大崩塌反应,那么我们可以遇见的【最坏结果】就是星球与人类的毁灭


而到了现在,我们基本上也可以确定2.7的地下冥界或是黄金国也是位于星球里侧的类似于【理想净土】或是【死后世界】的概念化世界,这点在1.5.2的地下空想(传承)世界—雅戈泰也暗示过,其中也包括了山鲁佐德所提到过的【空想覆盖现实】这层具有预言性质的说辞


因此在此基础之上,2.7也可以拿几个1.5断章点和1.0系列的那个要素点罢


1.5.1—教授(暗示恩奇都的狂阶面)、行星破坏(天启宗教里的天火/陨石撞击—羽蛇神的神性最早追溯至的白垩纪)


1.5.2—黄金国(南美圣地)、哥伦布(美洲入侵者代表,外来物种入侵?)、1001(空想覆盖现实)


1.5.3—卡巴拉(神秘学)、但丁《神曲》


1.5.4—降临者(51区接触外星文明)、天启宗教•克苏鲁化、传承科(所罗门王一脉)


1.7—豹人(烟雾镜化身)


2.4—死乃食物,生乃供奉之物(阿兹特克冥界—米克特兰、阿兹特克人祭仪式、细菌分解)


2、不列颠异闻带可能历史进程

本人暂时认为异闻带摩根只是历练(长久流浪)后通过妖精史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她不仅痛恨妖精,也痛恨人类甚至可能还会知道一些泛人类史的情况,说明她这波在止境之奥克尼上的历练可以基本上等同于空间(跨世界线)与时间(跨维度)上的“折磨”了


BC12000年前(即人类这个知性生命最早可被追溯的历史),可能因为没有作为人类的圣剑使出现,人类的文明和世界各地的神明被巨神大王一路暴打至濒临灭绝。仅有作为盖亚意识一侧的智慧生物—妖精(类似人类的知性生命体)得以幸存并壮大至一个类似人类的知性文明,妖精历史开始从BC12000这个分歧点开始延续


直到BC2到公元元年左右(即泛人类史的弥赛亚—耶稣的诞生时间点)终于出现一个基本统一六大妖精部族纷争的“救世主”—摩根勒菲,她从止境归来,允许同时限制妖精的制度延续,当然也限制人类的过度繁衍(过度繁衍就会招来人类文明间的比较、斗争以及繁荣)。限制人类的过度繁衍与发展就是不让【以人为主体】的世界再度降临,断绝了这个世界的人理和人类恶可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可能性


但我们不能说异闻带摩根是诞生于这个女王历元年(BC2—1AD)时间点的人物,她被明确地说是经过了历练。那么她诞生的实际时间点估计就是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妖精历XX年)不断流浪并历练到现在的她,或是我们脑洞开放点说她是在遥远的未来【不列颠异闻带的AD500?】经过历练(既然是止境的奥克尼,恐怕时间的流速其实对于外界而言是停止的,甚至可以说作为阿瓦隆女王的摩根可能还在阿瓦隆经历了盖亚意识的考验)回到了关键的过去时间点并改变了妖精历史的人物


那么作为统治着妖精部族的她为何也要对身为同族的妖精进行限制。我们可以从妖精历和女王历进行着手,泛人类史以耶稣诞生的公元元年为分界线分隔了神秘时代和人类时代。那么摩根特地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统一了妖精部族恐怕也有此深意,既然人理会有【人类必须要打倒的恶】,那妖精也会有对应的【妖精必须跨过的灾厄】


那么回到之前的AD500?来看,也就是说没有异闻带摩根的干涉的话,异闻妖精史会在AD500?(泛人类史的大陆神秘在作为肚脐眼的不列颠消退)左右结束,至于妖精们消失后的人类是否会在这之后发展壮大还是这个异闻带世界当场被剪定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女王历本质上可说是改变不列颠异闻带历史的举动,本来可能发展成【妖精史消退后,人类重新复兴】的世界线被改成了【虽然以妖精为主,但妖精和人类其实是被摩根所延续并统治】的世界


我们接下来说下这个AD500?,推测AD500左右无论是什么世界线必会诞生一个终结某个世界规则的救世主—亚瑟王。没有女王历的妖精史即使再这么强盛,都会被世界的抑制力所修正,这个修正的时间点被定在了亚瑟王出生之日,也就是人理基石终会降临。只有几个办法可以阻止,那就是阻止救世主的诞生或是引导并让这个救世主也站在与摩根勒菲相同的妖精史的立场上。换言之,即使摩根勒菲本人真的无力继续领导妖精(或是她被妖精们的预言之子击倒),那身为预言之子的救世主也会发自真心为妖精而战,统治并延续着妖精史


3、第六异闻带的时间表与后续思考

假设迦勒底现在时间点是AD2019,那么女王历2017=迦勒底时间线AD2019。摩根勒菲基本统一六大妖精部族(其神话原型:凯尔特神话将六大先后到来的种族围绕不列颠岛权力的斗争称为大入侵,后被基督教爱尔兰圣人—圣帕特里克彻底驱逐)后延续了2017年到现在


目前二者的时间间隔差仅为2年,因此女王历元年应该是公元前2年左右,而这时间段(BC6—1AD)正好是历史上关于耶稣出生的时间段,换个角度而言意味着异闻带的摩根勒菲正好赶在泛人类史的耶稣诞生之时(或是之前)就动了手


*【虽然现在认为耶稣的出生时间点就是公元元年,但耶稣实际上的出生时间是在公元前6年—公元前2年】


*【但是2.6的妖精史可以说是另外开了一个世界线,所以说对应泛人类史大事件的时间点反倒不是特别重要】


*摩根历法除去和泛人类史的【公认的耶稣诞生的公元元年】有所差别的那两年外,就可近似为现在的公元纪年。而妖精历就相当于我们泛人类史之前的公元前的纪年法


那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样的话时间点不是有差别了吗?但实际上这个差别只会导致其他的大事件时间点多少往附近挪一小点,其实影响不大。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类历史节点其实本质上都是在凑整数,因此会用AD/BCXX年左右来概括


换回来说,女王历元年换算到泛人类史时间点可能是BC2年,六大妖精部族的斗争在公元前2年左右被摩根勒菲制止了。而摩根勒菲的统治将于泛人类史的AD2019(女王历2017年)结束。而妖精历从最初的预言到现在来看,直到妖精预言里的救世主降临,妖精有所记载的历史似乎是12000+年(毕竟妖精可没有被灭绝啊,可以的话老黄历也能用)。那往前反推没被女王历代替的12000年的话,妖精历最早记载的起始年份可能就是BC12002(近似下就是BC12000左右)


还有就是,妖精历有意把它们的起始时间拉到妖精历12000年。按照妖精历可近似公元前的看法,即公元前12000左右(14000年前),白色巨神降临并入侵地球,期间暴打了地球上的众神。之后就是某个拯救世界的圣剑使把白色巨神打成重伤后让它濒死的传说。这圣剑就是星球内部所锻造的专门对星外之敌的神器—断钢圣剑(湖中剑),牵扯到星之内海与星外之敌。如果硬要算上剑呆毛和旧剑的那把刻有【撒克逊卢恩】文字的星之圣剑,可能还要牵扯到更多东西—例如原罪、灾厄之象、人类恶、圆桌誓约等


*但是,14000年前代表的并不是BC14000

因为西方人大多是以他们那里的人类文明进程作为标志着旧、中、新石器时代的基石

1.欧洲旧石器时代:BC30万年前—BC10000


2.欧洲中石器时代:BC10000—BC7000


3.欧洲新石器时代:BC6000—BC3000


而蘑菇记述的[巨人的壁画]即[巨神大王的征途]被当时的原始人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描绘


第一阶段:即14000前的旧石器时代,也就是描绘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动物群。即巨神大王刚被游星扔下后同化了地球的原生生物并开始侵略地球文明的进程。


第二阶段: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描绘了巨神大王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塔希里高原的壁画。也就是巨神大王当初被原初的圣剑使击成重伤后的陨命之处。


因此,这里的14000年前正好符合希腊异闻带的分歧点[巨神大王率领被同化的地球生物一同入侵地球文明的时间]即BC12000,其时间差大致为2000年左右。而巨神大王所陨命的8000年前是欧洲那里的新石器时代,那我们一起结合欧洲新石期时代那里的时期,正好就是BC6000,二者的时间差也正好是2000年左右。


4、神圣巡礼【Pilgrimage】

宗教术语,又称拜山、朝圣(拜)、朝觐或是谒陵。指的是在宗教活动、祭祀或神秘仪式中寻觅人生真谛以及信仰活动的过程,通常一个人/集体通过苦行、出征以及礼仪出行的方式去圣地或者是对信仰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犹太教规定有行动能力的信徒必须每年到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纪念上帝在杀死古埃及里的一切头胎生物,并在杀死埃及人的长子时,越过以色列人长子而去)、五旬节(源自犹太三大节里的七七节。犹太教按犹太历守节期,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五十天后传给摩西以十诫的日子)和住棚节(犹太教三大节之一,纪念耶和华在出埃及时保护以色列人。基督降生在住棚,乃是纪念耶稣出生的正确日子)时去犹太教圣殿祭献。但在犹太教圣殿二次被新迦勒底帝国及罗马帝国摧毁后,这古老习俗也难以实行


基督教原则上并不要求信徒朝圣,但是天主教和东正教认为信徒朝圣(巡礼)后可以得到特别祝福。但新教则不认为朝圣能取得祝福,但朝圣可令信徒反思圣经故事。早期基督教朝圣地一般环绕耶稣的一生,圣母与圣人的显现与殉道之地以及罗马城附近



八•额外思考与衍生

1、2.7实装日

仲夏夜(夏至、施洗约翰日)是夏天这季节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这天过去后夜晚会增长


太阳日(冬至、西方圣诞节)是冬天这季节里夜晚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这天过去后白昼会增长


因此本人有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在西方文化里仲夏夜(夏至)和圣诞夜(冬至)是非常特殊且具有神秘/宗教意义的时间点。不出意外,2.7估计也是这时候开了。而巧合的是,南美异闻带正好在南半球,因此6.21/22这个时候(我们所处的北半球的夏至)正好是南美印加人冬至—太阳祭(太阳离他们那里最远的日子)


2、神秘侧与科学侧所触犯的“禁忌”

戴比特(疑似)在迦勒底某处拿着枪对着老所长(是否开枪将其射死不明)—迦勒底学派侧(神秘)


神秘外星人在神秘的51区拿着枪对着大卫•布鲁布克(蓝皮书先生是否被打死不明)—现代人类文明侧(科学)


我怀疑这两个特殊的时间点以及所处的地区都是有一定相似性的东西。毕竟可能真的不受目前的白纸化影响以及可能具备多维度时间(例如LR)并存的扭曲点就是迦勒底或是51区那块(时间与空间在那里都有意义,但却又都没有意义)。


戴比特先生的传承科(布里西桑)还是所罗门一脉有联系,所属的异闻带也是人类历史中少数和外星文明(或是现代人类文明/迦勒底文明与外星文明的接触)有过接触的类似神话的文明。目前怀疑泛人类史的人类是否在神秘以及科学这二者的纬度上同时接触了星外的禁忌之物,以此招来或得到、接触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而换来的代价则是迎来了大灾难/大变革回复


*犹太教历史中,所罗门第一圣殿被迦勒底文明毁灭(指的是第一部迦勒底攻略了冠位时间神殿),同时迦勒底人还放出了所罗门王生前通过魔法戒指所禁锢的七十二恶魔(这里可能指的1.5以及2.0的事情)


大希律王(拿走了施洗者约翰的头颅—病娇公主莎乐美之养父)第二圣殿最终被罗马帝国毁灭,而罗马帝国从原先的反基督教(尼禄等皇帝)后转化为了推广基督教(征服与稳定扩大的疆域,便于统一与统治)


老所长的家族作为所罗门王的后裔是很有可能的,不过他们可能这个作为所罗门王的后裔成分(纯度)不是很纯。而在这其中,迦勒底人也经常被人为是智者、学者以及魔法使的代名词,据说他们发明甚至还发扬了所谓的占星术,和中美洲文明的玛雅人一样对天文学有着处于不同的传说(偏向神秘学的占星之术以及偏向科学侧的天文观测)。



3、【不可知】的魔术起源

本人认为七十二魔神就是被所罗门王所降格的高次元生命体,神(耶和华)赐予所罗门王的十枚神之戒指就是把它们具现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所罗门王的【原初使魔】,即【所罗门王的英灵】。


若说人类把【终生不可知】、【知道会失去理性】的东西定义为【外神/邪神】、【堕落天使/堕神】或是【恶魔/恶灵】。那么七十二魔神以及盖提亚本身就是被人为地进行了降纬打击,其目标是企图知晓并操使目前作为【这颗星球上的知性生命】所抵达不了的知识、技术与现象(境界)


因此,个人理解被外神附身的英灵(外阶英灵)为了保存自己仅存的理智,把外神和他们所信仰的/本土文化里面的关于地球的那些神明、精灵、祖先、天使、佛陀/菩萨、仙人或圣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混同,从而避免一定程度上的对•理性侵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把原本的那些处于高次元纬度、人不可知的(恶魔)、可以影响原本的人格维持的东西降次元化(具现化)为可以被人所理解的、可以被认识的、不会影响自身的人格以及其世界观的存在


例如,盖提亚的本体似乎便是高维度的全知生命体,但它最终被所罗门王的十个指环所进行概念捕捉。原本,这些高次元的生命存在是会让人发狂的、颠覆世界(观)的某种东西,但是只要人为(宗教信仰混同/相似概念替换/部分概念取出并进行实体化)地降低其所处的次元,将其变成了在人类的认知范围之中可以被人们(普遍)接受,就可以被人类所利用、可以被人驱使的存在(降纬打击)


因此,不可探知其源头的本身换算到克苏鲁神话里面就是【未知】、【人不可知】的不可名状之物。即所罗门王操使魔术的起源可能源于人不可知的处于更高次元的知识或是尖端技术这类被提前“被人为所取巧”的方法,人们若是企图探寻并知晓就会打破它的【权威性】与【神秘性】,至少会引发三类不可避免的情况


1.人们以此形成这股探寻【不可知】的狂热潮流,从而触发禁忌


2.失去了神秘面纱的魔术之基石失去了【威信】,残余的辉煌不再


3.作为人类的群体知晓【真相】之后容易形成悲观、发狂的群体效应


4、天狗道

佛教六道轮回体系之外的第七道,因此也被称为魔道。天狗原指流星、暴风雨等天灾,在中国古代是灾祸与不详之物的象征。传入日本后又加入了鬼神信仰的成分,成为了长翼的怪首人身。镰仓时代后期,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日本的神道教与修验道以此为衍生,诞生了本土的天狗道。天狗道特指那些修行者(包括了僧人、道士、阴阳师和修验术士)虽然在佛与道方面的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因为他们放不下执念(包括了世俗的欲望与期望),即他们即没法堕入三恶道(畜牲道、地狱道以及饿鬼道),也没法进入三善道(人道、阿修罗道以及天道),最后只好转化为了不入六道轮回的特殊存在—天狗



5、六神通【s!ad! abhijn~a^h!】

指的是佛教里所称的六种超脱人世且自由无碍的力量,需要依靠修行自身/觉悟真理方可抵达之境。


1•天眼通

能观见极远方的事物。即,能照见到三界六道众生的生死苦乐之相,及照见世间一切之形色,无有障碍。


2•天耳通

能听见极远方的声音。即,能听闻到三界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听闻世间一切之音声,无有障碍。


3•他心通

能知众生心之念。即,能知三界六道内的世间之众生的心中所思所想之事。


4•神足通

能随心游历于各处甚至能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于各处之能力。


5•宿命通

能知晓众生的过去,现时或是未来受到业报的缘由。即,能知自身及三界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6•漏尽通

又被称为【漏尽智证通】。“漏”即烦恼。因为困扰人的烦恼会不断增多,人的智慧从而便有了漏洞,因此智慧就会不断地减少。"漏尽",指的就是困扰人的烦恼不断减少,直到没有了烦恼。从而人就有了大智慧,智慧就会不断增加而不会减少。


"漏尽通",意为只有达到圣人的境界才能破除执著烦恼,脱离轮回,意指修行证阿罗汉果【佛果】。即断尽烦恼惑业【贪、嗔、痴、慢、疑】等五毒心、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戒定之慧】、永离生死轮回之神通。



6、五毒心

佛教的术语或概念之一,是佛教里面的三毒论的衍生。佛教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没法修成正果


1.贪

即强欲,强烈欲望本身。对喜爱的人事物,自然而然地想要执为己有。它意味着人的里面缺少点什么,所以必须向外追求,以满足此渴望。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到占有,然后占有欲又继续增长、扩大,执念越滚越深。按贪欲的定义又被分为两类:感观享受的渴求&生命延续的渴求


2.嗔

即憎恨,即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了排斥甚至厌恶的心理。佛教认为当人的贪欲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嗔恨。佛经中所讲的忿、恨、覆、恼、嫉、害就是对嗔恨形态的概括。嗔恨,即通过行为与言语伤害或毁灭对方,无论本身的意图是否达成,任何嗔恨生起之刹那,其人之心中直觉的会感到极端的痛苦或不快。且因为嗔的本质是纯粹的恶意,恶意在对别人之时,则其无形的反作用也会自然伤害自己。


3.痴

即愚痴,佛教称之为无明,也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即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无明也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知道,二是错误的知。最初的佛法中认为,痴就是我执。但四邪见后加以说明:一是把无常的事物认为有常;二是把痛苦的事情认作为快乐;三是把无我的认作为有我;四是把可恶的认作为可爱的。


4.慢

慢就是傲慢、我慢。指的是在自己的内心高举自己的旗帜,看不起别人,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财产等行为与心理模式,都称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他的地位、才华洋溢都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也是慢。或自身的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这也是慢。因此,佛教认为修行人中也有“慢”,即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就开始瞧不起别人等都是慢。


5.疑

指的是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周围的一切都为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与见地有怀疑或迷惑也称之为疑。


身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或打坐入静时非常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或反应的行为


边见: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著“常”。认为人死后万事皆空,这就是执著“断”


邪见:各种不正确的导至恶业生起的思想念头


见取见:执著于只有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见解是对的


戒禁取见:执著信持不正确的戒律,不能正确地看待戒律


7、快乐主义【hedonism】—芦屋道满

是一种用来解释人类的道德行为与人生目标的一种伦理学说。又被称为享乐主义、肉欲主义或是感官主义。该理论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道德哲学,伊壁鸠鲁将其发展为理论体系,英国功利主义者J.边沁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学说。


该学说倾向于用纯粹生物学的或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的行为与需要,认为人们以求得快乐为生活目的,快乐包括肉体与心灵的快乐。他们认为趋乐避苦、追求快乐是道德的基础和内容。认为这是是善,也是人类相关的一切行为的动因,也是人生的终极目的(结果)。


快乐主义与禁欲主义对立,它反对宗教道德和仁爱的道德说教、试图从肯定物质利益和现实生活享乐方面解释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但该理论过于从人的抽象感官需要出发,忽视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的重要性。并且带有强烈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性质。它在理论上往往导致伦理无用主义、伦理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


*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心理学/精神分析的相关术语之一, 别称为惟乐原则。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动机制论—支配本我的本能冲动&欲望的基本原则。


这些本能来自人类诞生之初就具备并逐渐成长起来的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者没有得到平息的激动。但只要能够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未满足感(不快)的愿望,就能够消解紧张,从而得到了心理与精神上的快乐。由此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他那【寻求快乐、避免痛苦】的本能愿望所指引【趋乐避苦】。本我作为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周围全是充斥着各种本能的冲动。


这些来自本能的冲动不懂得什么是逻辑、道德和禁忌,自然也不会顾及现实与可能,只是盲目地追求本能里最为直接的满足。弗洛伊德进而认为,寻求快乐、避免痛苦既可以是有意识的活动,又可以是无意识的过程。但随着正常人的自我、超我的逐渐发展并成型,他们的行为便不再只受快乐原则支配。


但受到黑暗三联征(Dark Triad:西方文明的反社会人格特质。构成黑暗人格的人格特质分别是: 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影响的三类人群没法通过正常手段来抑制自身的本能冲动/本身的本能冲动就违反社会伦理、法律以及道德/忽视他人的心理与精神状态、以他人的痛苦来获得快乐与满足。因此,快乐原则也被视为判断反社会型罪犯的基本依据与理论。


八、《法之书》—FSN(AD2004)的上一个世纪

英国神秘学作家、登山家、诗人及瑜珈修行者亚雷斯塔·克劳利(Aleister Crowley)于AD1904年在埃及开罗写作完成,被称为“将改变几千年宗教命运”的作品而被西方许多国家视为“禁书”。《法之书》要人遵行的是简单的“秘界谕旨”(Law of the Thelema):“作你要作的乃是律法的总纲”。Crowley解释为“只作你必须去作的,其他则保持原状”。有学者认为这是道家“无为”的思想


他在《法之书》中宣称他就是启示录所言之兽,记号就是666,而那身穿朱红色衣服的淫妇(启十七:5)亦已显现地上,那就是出现在亚雷斯塔身边的女人,其中希萨(Leah Hirsig)特别信以为真。Crowley甚至为她建立了“作你要作的”神秘修院,好与她共修性秘术以及服食“古怪的药物”。希萨受这些剌激后常说能与埃华斯接头,Crowley则把她得的异象记在他的《巫术日志》内




2.6后续补充•额外篇(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