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到底上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好?请以孩子的实际为准

2021-04-15 20:19 作者:中考数学训练营吴老师  | 我要投稿

最近火爆全网由蒋欣主演的电视剧《小舍得》中讲述了家长与学校和孩子间的冲突变化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片段也在不断的发生,家长总是在名校和名师之间不断徘徊、不断愁 措。孩子到底是在重点班还是普通班不断的攀比。

剧中主要的矛盾也在此,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不断攀比,导致孩子在学习上压力不断增大。“我是为你好”这是多少家长口中的口头禅,但大多数时候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句话,毁了孩子,也毁了完美的家。

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口号,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攀比心理、打骂、高人一等这些心理,在孩子心理出现了多大的阴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好多家长都不知道。殊不知这样的习惯却害了孩子。

一句“妈妈,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我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戳中家长的心理,反正我是感觉深刻。我们有没有去反思过自己,我们认为的好是真的好吗?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在家长的眼中,是不是只有提高成绩、考上重点中学、拿到那些所谓的各种竞赛冠军,才是教育的唯一标杆?当父母在试图用同一把尺丈量所有孩子的时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偏激、固执,甚至本身就是一种虚荣心,而在此之下的所谓“纠偏”,谁又能说不是一种误导呢?

然而,孩子到底是在重点班还是普通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是还是不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标准,而不是选择去盲目地跟风,用家长自认为的方式去帮孩子做决定。好的教育的确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更加优秀,但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

然而,通过已有的教育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哪一个成绩好的孩子不是用牺牲孩子周末的时间去补习补回来的?当然,这也是我们应试教育出现的弊端,“唯分论”、“唯升学率”造成的。所以,我们国家现在为什么要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打开由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

孩子的成绩一方面需要天赋,而另一方面也是需要靠勤奋的。而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和正确的理念,建立自信,乐观面对生活和学习。一个好的心态,才能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勇敢面对,勇往直前敢作敢为,在面对是非时才不会逃避。

在普通班还是重点班,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准,没有必要去强求,而且也强求不来。如果孩子的成绩一般,哪怕是中上,那么真要把他放到重点班里面,反而还有可能会害了孩子。重点班孩子压力大,学习任务重,虽然学习氛围比普通班要好的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如果孩子在里面学习跟不上,那么孩子还可能产生焦虑,变得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反而会产生厌学情绪,让孩子自暴自弃,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这样的教育不但不会让孩子成长,反而会毁了孩子。

而普通班也有普通班的好处,普通班的老师也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只是生源的质量问题,普通班的老师反而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去改变和制定合适孩子教学设计。而也是因为生源的问题,所以大多数的家长自认为普通班的老师不如重点班的老师。其实都相差不大,如果让普通班的教师去重点班教学,还是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的。只是普通班的学习氛围比起重点班的确是差了点,很多学生都是得过且过,所以,才会出现普通班不如重点班的情况,这也是“唯升学率”造成的分层教学弊端。

当下,孩子如何去学习,如何给孩子查缺补漏,都是意见不一,给不给孩子报补习班,家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很多家长都把学习当成了一种投资。对于乡镇学校的孩子,孩子不想学习,本身也没有这个条件去补习,成绩是一届不如一届,每年考上一本的学生屈指可数,能考上二本的就算是烧高香了,大部分的孩子只能混个大专读,这些孩子毕业后穿街走巷忙碌的身影,成为家长心头永远的痛!(这也是因为我们现在教育资源不协调,乡镇学校缺乏专业师资,国家正在努力改变的现状)

《小舍得》中,南俪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孩子不是流水作业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孩子才是我们教育的基本。而不是资本或家长主义的牺牲品。所以,如何让孩子成为健康的、有个性特征的人,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度过学生时代,这才是每个家长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逼着孩子去补课。

至于能不能去重点班,请以孩子的实际为准,不应该事事都是一言堂。如果孩子真的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们应该支持,也必须支持。而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作为家长的必修课。

"读书不觉春意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愿自己不负韶华,不负今生和当下。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帮到您,我是吴老师,专注于你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我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成长。



孩子到底上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好?请以孩子的实际为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