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三)第二章 不可不知 漫画的“基本四大构成”

第二章 不可不知 漫画的“基本四大构成”
这就是漫画的“基本四大构成”
在实际创作漫画时,要时刻把这些要点铭记在心,这就是被我称作漫画的“基本四大构成”的图表。
按重要顺序排列出来:
①角色
②故事
③世界观
④主题

这四大要素并未各自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之间彼此深刻影响。然后凭借“绘画”这个最
强的工具将各个要素增强并统筹归纳在一起,最后再用名为台词的“语言”进行补充。
也就是说,虽然读者看到的是画面,但其背后蕴藏着“角色”、“故事”、“世界观”、“主题”这些彼此相互联系的要素。这样的构造,就像一个世界正在运行,也可以被说是一个宇宙吧。
我认为,漫画是最强的“综合艺术”。为何我会这么说?因为漫画能够将“四大基本构成”外加“绘画”外加“语言”这些元素同时表现出来。比如不会画画的创作者就会去选择做作家或者脚本家,不会写故事的创作者就会尝试当个画家,而漫画家则必须要一个人搞定这一切。
在创作漫画的时候,不能只是漫不经心的去动笔,而是必须要时刻把“基本四大构造”
牢记于心才行。恐怕漫画编辑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在阅读漫画,“有没有刻画出好角色”“故事还 OK 吗”“世界观有没有好好营造”“世界观有没有贯彻始终,有没有崩坏”“画面过得去吗”,一边确认各个要素的平衡一边进行判断,进而可能就会发现“角色没有好好地去刻画,读者是不会赏光的”,作品的弱点和缺点也就像这样一一清晰地浮现出来。实际上,有很多作品之所以不被读者认可,都是因为角色刻画上出了问题,只要能找到自己的缺点,就可以思考接下来要怎样提高了。

不可缺少的是“角色”和“世界观”
在“基本四大构成”中,仅凭“角色”和“世界观”这两者之中的一项就可以使一部漫画成立。也有职业漫画家曾经说道“漫画不需要故事”,确实,说的极端一点,我认为创作没有故事的漫画是完全可能的。
举例来说,像《海螺小姐》和《乌龙派出所》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是以角色为中心创作的漫画的杰出代表。在这些作品中,并没有可以称之为故事的故事。仅仅描绘海螺小姐和其家人、阿两和小伙伴的日常生活,换言之感觉就像是速写或是日记,仅仅凭借角色的行动和性格就能让整部漫画活起来。
相反的,说到以世界观为主轴进行创作的漫画的代表作,就不得不提以近未来的东京市为舞台,讲述觉醒了超能力的少年们在荒废的世界中战斗的漫画作品《阿基拉》。这部作品连载于上世纪 80-90 年代,就算现在去读,也不禁会被其中的空间表现所震撼,仿佛自己正置身其中,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杰作。此外漫画作品《哥普拉:太空海盗》也与好莱坞电影异曲同工,其创作目的是为了表现壮阔的世界观。虽然在壮阔的世界观中也有个帅气的硬汉主角,但我觉得本作的重点并没有侧重在描绘故事和主人公的精神层面上。
还有最近的作品《虫师》,可以说是描写肉眼不可见生物的世界的漫画的典型吧。本作
的背景设定在介于江户和明治之间的某个架空的时代,主要讲述身为“虫师”的银古解决各种“虫”引发的事件和现象。这部漫画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充满压倒性魅力的角色和故事,而是那种潜藏于自然界深处的超自然存在的氛围和情绪,让读者爱不释手。真是一部不可思议的漫画,给人一种作者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世界观刻画”的印象,由三个“虫”字组成的“蟲”这个名词也极好的烘托了气氛。
在“基本四大构成”中取得平衡
正如前面叙述过的,漫画自然是可以围绕“基本四大构成”的其中一个进行创作。也有
不少作品虽然故事走向有问题,但却凭借着极富魅力的角色获得了爆发性人气;相反也有一个劲儿的只讲故事的作品,也有主要以表现世界观为目的的作品。想要围绕哪一个点去描写,全都取决于漫画家自己。而且,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表现手法,也更是因人而异。
不过也不能否认,只突出“基本四大构成”中的某一要素的作品,也多多少少的存在着
瓶颈。因此,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就必须要利用到其他几个要素。
那些被称为古典的作品,就算是历经亘古也依然是名作,同理,倘若想要画出超越时代
被人传阅的“王道漫画”,那掌握“基本四大构成”之间的平衡就至关重要。实际上,如果试着用“四大基本构成”的图表去对照那些名作的话,就会发现它们都拥有着恰到好处的平衡感。就算一个人画漫画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其中的一个元素,也要时刻注意在“基本四大构成”之间取得平衡。

养成分析热门作品的习惯
并不仅限于漫画,在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时,不要仅仅觉得“真有趣儿啊”,而是应该对
照着“基本四大构成”的图表去探求“为什么会有趣”。
以《孤独的美食家》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它的“基本四大构成”吧。《孤独的美食家》
这部漫画主要讲述了名叫井之头五郎的主人公如何就餐的故事,其中有“B 级美食”这个世界观设定,还有井之头五郎这位特色鲜明的角色。
虽然乍看上去可能没什么故事性,但其实充斥着就餐即“战争”的氛围,还包含着不知道下一道菜会是什么菜的悬疑成分。此外,以开胃小菜作为开始并以饭后甜点收尾的整个用餐过程,本身就形成了一个故事最基本的“起承转合”。
井之头五郎还贯彻着“一个人享受用餐”的个人哲学,这也正是《孤独的美食家》的主
题。只是稍稍让读者误以为“他要去谈恋爱了?”,但绝不会往那个方向发展,最后五郎还是要去吃饭。对五郎这个人来说,真的是爱情诚可贵、果腹价更高,其实,或许人类就是这样的存在。而且,人在饿着肚子的时候,精神上是孤独的。从这层含义出发,井之头五郎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人类的究极写照,《孤独的美食家》也当真是美食漫画中的杰作。
说到统筹归纳“基本四大构造”的绘画,虽然井之头五郎在形象上只是一个毫无个性的
上班族,但本作对食物的描绘却极致写实。这是只有像是谷口治郎老师这样漫画界数一数二的超写实派画手才能做到的事情,倘若是换成一个食物画的马马虎虎的漫画家,《孤独的美食家》这部作品或许就该站不住脚了。
当遇到自己觉得不怎么样但大众评价却很好的热门作品时,不妨参照“基本四大构成”
的图表来寻找一下原因。说不定就会发现“虽然角色塑造和故事十分不讨喜,但世界观的设计十分鹤立鸡群,因此获得了大众的好评”。我自己也经常会做这种思考,在养成了这种分析习惯之后,就能渐渐的明白怎样做才能画出被读者广泛接受的作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围绕“基本四大构成”中的各个项目进行详细的说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