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滁州来安县事业单位面试培训班】-面试模拟题:绿化高质量发展
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高质量的国土绿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规模、高质量地绿化祖国,驰而不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神州大地将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绿色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底色。
为什么要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呢?
一是个别地方曾在不该种树的地方种了树,应该种灌木的地方种了乔木,没有科学造林,导致“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某些外来树种看似洋气,却未必适合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绿化造林,只凭热情,没有必要的资质和技能,也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更缺少专业的理论和可行性论证,盲目栽种。
二是个别地方重造林,轻管护,林木质量不高。农村劳力的大量迁移,导致林农更加弱化,同时绝大部分的树种难以改变其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林农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期内不成正比,加上思想松懈,粗放经营,管护措施难以到位,造成林地保存率低、成林率低。绝大部分基地在造林后期管护欠科学管理,有的间种农作物不科学,有的采用化学药剂除草,对苗木造成了损伤。国土绿化行动更多的还是要注重质量。具体来说:
一是提升管护水平。可以尝试推行包保责任制,层层下任务,级级落责任,定期搞检查,处处保成活。并把职责、任务、成活率落到纸面上,层层签订造林责任状,与各造林地块责任人签订管护责任合同。栽植后马上进行扩穴、培土、浇水,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推行责任问责制度,提升管理整体水平。
二是细化落实各项绿化措施标准。造林种草质量方面,须科学选择林草植被种类和恢复方式,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飞播则飞播,确保造林种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方面,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逐步解决林分过疏、过密等结构不合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