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集全】《汉字宫》全套

序二 日月生辉
【日】【月】
【明】日和月两个最亮的天体合在一起,日与月两个象形字合起来表示明亮的意思,所以叫称形意字。

【敲黑板】把两个以上的象形字字形合并起来表示另一个字的意思
【萌】草芽艹顶出地面见到了日月,初读作míng,为了与明亮的明区别开,变音为méng。艹表示与草有关,明表示读音
【艹】草字头,表示与草类植物有关
【意音字】一部分表示字的含义,另一部分表示读音的字
【皿】象形字,古人把坛子、瓶子、碗、碟、盆子通称为器皿
【血】xié/xuè,上面的一撇表示血滴,下面是器皿。以象形来表示字意,形意字。
【盟】méng,日月代表天,合一起表示明,有盟誓者表明心意的意思。与萌同是意音字,上面的明表示读音,下边的皿是血的省略表意
序一 汉字之门
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既适用又美丽的文字,是几千年来许许多多追求文明的有识之士用劳动和智慧不断地补充、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而形成的。
汉字并不难,字理是关键。
先认象形字,再学串和联。
象形字似针,形意字像线。
形意加读音,字字记心间。
【日】象形字,太阳的形象
【月】象形字,月亮的形象
第一部 汉字之本——象形字
第1集 日月星辰
第2集 气象万千
第3集 高山深谷
第26集 体腔胸背
字:心忄脊背北吕
【心】左右两点数示心脏的动脉静脉,中间的一点教示冠状动脉 ,下面的弯钩是也脏形款的轮廓。不仅表示心脏,还表示人的思想、感情和情绪。象形字大部分要作为偏旁和其它字结合组成另外一个字,把下面的弯钩拉直成【忄】竖心旁,与心有关。
【脊】中间的是脊柱,两边是许多肋条,以脊柱为中心集中起来。
【背】人们建房居住喜欢坐北朝南,背与北同音,为区别在下面加个肉ròu月,读音变四声。
【吕】脊椎骨是由一个又一个小方块组成的,否则就不能随弯曲。大概其成条成缕的样子读lǚ
第27集 手法多变1
字:厶私手扌
【厶】sī弯曲的胳膊和手,“胳膊肘向里拐”意有点自私,既表示胳膊又表示自己
【手】一只张开的手的形象,中间的一竖一钓是手掌和手腕, 上面的一撇一橫表示五个手指。
【扌】提手旁,只能用在字的左边
第28集 手法多变2
字:寸左右又共
【左】先写一橫后中间竖变长撇表示手,左手拿工具。
【右】用口发布命令。
【廾】gǒng弄字底,两只手并排,只能写下面
第29集 足脚止步
字:止趾足癶夂
【止】脚印踩在地上是静止不动的,原为静止停止、脚的趾头,为区别在左边加个足字旁成趾
【步】前后脚印合在一起
【舛】chuǎn双腿双脚的形象,单独使用错误、违背意思
【癶】登字头,一条腿和另一条腿合在一起,人的两腿向两面分开的形象,不单独使用,用来组字
【夂】折文儿/冬字头,从上向下的脚
第30集 布衣丝巾
字:丝纟匹衣巾带冒帽
【纟】绞丝旁,组词表示与丝/其他纤维相关
【匹】织好的布卷叠起来称一匹,古代50尺一匹,后200尺一匹
【衣】古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巾】长布条,裹头上是头巾,搭肩上是围巾
【带】围在腰里叫腰带,开始用麻布、棉布,后来用丝绸皮革+金银玉翠装饰图案
【冒】 帽子+下面的挽边+眼,一表帽子,二冒失
【帽】后专门在左边加巾表示帽子
第31集 饮食器皿1
字:鼎鬲酉
【鼎】鼎有两种:一种是三足、两耳、圆形;另一种是四足、两耳、方形
【鬲】lì鼎的腿是实心的,鬲的腿是空心的
【酉】yǒu与洒相似,地支的第十位,表示时间
第32集 饮食器皿2
字:豆壶升斗匕勺
【豆】古代上供时盛放祭品的 ,形状像豆子,叫做豆
【壶】形状像葫芦,叫做壶
【升】古代用来盛洒,宴会上人们向对方敬酒时,高高举起表示高升,称做升。之后太笨重退出,用来量米量麦,成度量衡量。
【斗】最初是洒具,后来改造成量具。多音字
【匕】bǐ 小调羹、小羹匙、小勺儿
【勺】大一点
第32集 房屋居住1
字:宀穴㓁向囱窗
【宀】宝盖头/宝字头/宝盖儿
【穴】洞口像在石壁上扒了个口子一样,用扒的谐音。
【㓁】穴字头,常表示房顶和房屋
【向】四周的墙壁是用夯土/土坏垒成的,古人把烟囱和窗户视为同一个物体、同一种用途,用于采光
【囱】夕代表天上的星星,住在房里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
【窗】窗户建在房顶下面,上面有表示房顶的穴字
第33集 房屋居住2
字:高瓦户门
【高】城楼的形象
【瓦】既防雨又保温、美观又耐用
【户】单扇门叫户
【门】双扇门称门
第34集 车船风行
字:行彳车舟凡风
【行】象形字,从十字路口演变过来的,笔画中间的空隙刚好是个十字。xíng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行人不断,表现人的行走。háng十字路口是商业繁华地区,商店和小摊贩排列成行
【彳】双立人/双人旁,组字有行走和行动的意思。
【车】繁体为車,
【舟】一只小船的形象,上面的一撇是系绳子的木橛、下面是船身、两点是船舱、中间一横
是船桨。船在水中像一块小洲/陆地,与陆洲同音。大船小舟。
【凡】一面船帆的形象。
【风】船上的帆最能体现风的作用,风向不定在中间写个十字交叉表示来自四面八方。
第36集 古代兵器
字:刀戈矛盾斤弓矢
【戈】古老的兵器,始自商周,终至秦汉,魏晋之后就不再使用了。不仅表示兵器名称,也表示战争,如大动干戈
【矛】用来攻击对方
【盾】防御性兵器,盾牌形象各异,长方外形像斧子、圆形像目
【斤】锛子/锛斧,现更多用于度量
【弓】表示弓/弯弯曲曲
【矢】一支箭的形象,无的放矢意没有目的地乱放箭
第37集 生活用具1
字:几帚其箕午杵
【几】桌面比较小的称几
【帚】笤帚、扫帚都是帚
【其】一只簸箕的形象,下面两点表示用两手端着。不表示簸箕,更多地表示人和物的本身“这个”
【箕】簸箕多用竹子做成,也有用柳条
【午】一支舂米的杵形象。读音wǔ是舂米时必须把木杵拿正直上直下捣,故有正、直的意思
木杵也能当做兵器使用,用铁打成兵器叫铁杵
【臼】盛谷子的石器,用石头凿成的,也叫石
第39集 生活用具2
字: 火灬主丁钉
【冫】两点水(冰字旁),两点水代表冰
【 氵】三点水,三点水代表水
【灬】四点水(四点底),灬是火的变形表示与火有关
【主】一座老式灯台的形象,下边一横是灯座,中间一横是装饰盘 ,上边一横是盛灯油的碗儿,上面一点是点着的灯火。
【丁】成年人、姓氏
第39集 生活用具3
字:网伞方
【伞】关起没用,散开有用
【方↑】一杆旗子的形象,大多是长方形,用来指引方向
【方】旗子上面的一个长条,叫游子,与旗帜有关
第40集 鼓乐琴声
字:鼓南声乐
【鼓】左上的符号是鼓的装饰物,中间的口字是鼓面,下面是鼓的支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鼓槌的形象
【南】一口大钟的形象,中国人喜欢坐北朝南,皇帝的龙位、各级衙门的官位以及寺庙的神位,多是背向北、面朝南的。撞钟人撞钟时必然面向大钟,故借钟表示面向南
【声】击磬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汉字的象形多数量直接表示一物体,如日月人耳;也有一些字虽然是物体的象形,但并不直接表示物体,如声、斤、非、也、黾,组字时与物体有关。
【樂】音乐的乐字。白一面鼓的形象,上面的一撇是击鼓的鼓槌,鼓是架在木架上,两边的胡琴和弹拨乐器都是丝弦。
第41集 占卜文化
字:册卜兆礻且
精装书、线装书、书卷(汉代之后、北宋之前)。汉代发明了纸张,但没有广泛应用,字写竹简上,再用细皮条一片片穿在一起就是书
【册】一册书,一个月字的外轮廓表示一片竹简,两个表示很多片,中间一橫表示皮条
【卜】占卜时用锐器在龟甲上钻孔,然后再火上烧烤,烧烤龟甲时发出了扑扑的爆裂声
【兆】龟甲 上被烧开裂纹的形象,占卜的人要依据这些裂纹推算征兆
【示】一只供桌的形象,上面一横表示供品,中间一横是供桌,下面是支撑桌面的腿或历史石头支上供品表示对神的恭敬
【礻】 示字旁,组字有表示的意思
【且】一块牌位的形象,古人把死去人的名字写在牌位上来祭奠这个人,牌位代表神灵/祖上,古音读祖,后来作为虚词来用。
第42集 耕织工具1
字:工巨耒
人有思维, 能制造工具。
【工】木棍是古人最初的劳动工具,工具的工用一根木棍的形象表示。尺子也是常用工具,形象与木棍相似,用一竖表示,后面发现与汉字的一竖混淆,在两端加上横线。中间一竖代表尺子/木棍,上下两横代表尺子顶头/被加工的原材料
【巨】丈量土地即测量土地面积,用丈尺,不管多大的土地都能丈量,根据它的形状和作用造字“巨”。虽然是丈尺的形象,但不表示丈尺,用来表示巨大
【耒】lěi古人用来挖士的工具,上边的横和竖是手的握把,中间一横是脚蹬的横木,表示古代农具
第43集 耕织工具2
字:力纠互予
【力】牛犁地要用力气,力的读音由犁地的犁读音演变过来的。
【纠】缠绕也可以称作纠缠,不仅植物的枝条可以纠缠在别的物体上,其它的纤维,如丝、麻、棉等纤维也可以互相纠缠。“纠”字左边用绞丝旁表示
【互】为了崩紧锯条,把两边的绳子绞在一起就是互相的互字
棉花纺成线,再把线织成布,竖线叫经线,横线叫纬线,互相交织在一起就成了布。
【予】两个名字:一个叫梭子、一个叫予yǔ,形状像条鱼,又是游来游去,读音便与水中的鱼相近。予虽然是个梭子的形象,但不表示梭子,而是用于动词。
第44集 基本笔画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摸清了汉字的规律,汉字学习是非常容易的,可组成汉字的只有五个不同的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一 丨 丿 丶乛
【一】横,可以单独使用,表示数字中的一
【丨】竖,也可以单独使用,表示数字中的一
【丿 】撇,不能单独使用
【 丶】点【㇏】捺,这两个笔画相似,短的为点、拉长为捺,所以把点和捺合并为汉字笔画的同一类。eg:林,左边木的最后为点,右边最后一笔为捺,点和捺也是由许多具体事物合并而成的,这两个笔画不能单独使用,
【折】https://zhuanlan.zhihu.com/p/101384800
汉字的最后一个基本笔画是折,因为汉字最初是象形字,需要有弯曲的笔画,但弯曲的笔画比较复杂,约有几十种,为了便于学了和记忆,古人就把它用一个字来表示。“乙”基本上代表了汉字笔画中的曲折。汉字中的折笔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横起笔向右向下“乛”“乀(飞的左边部分)”“𠃌”;另一类是竖起笔向下“乚”;第3类是撇起笔向右下,“𡿨”“𠃋”
”亅乚乛㇀乀ㄋ𠄌𠃋𡿨𠃌〡〤卄”
“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
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丨”,是一个象形文字,是一个多音字,读音有shù、gǔn、yī、tuì
1、读作“竖”(shù),意同“竖”。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同“竖”。
2、读作“一”(yī),为姓氏。
3、读作“衮”(gǔn),意为上下相通,引而上行读若囟,囟之言进也。
4、读作“退”(tuì),此时从上往下写,引而下行读若退,与上条意相反。
“丿”,pie,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意为“不”。在汉字中多有使用,如“戊”为“不动之戈”。
第45集 抽象符号
五个常用部首:冂匚凵勹囗
主要学部首在汉字中的作用和地位
左边的四个都是两笔,最右边是三笔
【冂】同字框,汉字的外部边沿,eg同、冈、网、周、用。同字框这里有的表示事物或物体的轮廓,有的则是其它字的变形
【匚】三框/区字框,形状右面是开口的,所以也叫右框,组字多是表示范围或容器,eg区
【凵】山字底,由大山的山字演变而来的,由于地壳变化,从地平线上凸起的高山也可能变成低洼的地形;这个部首也用来表示凹进去的容器,如盆、罐、石臼等器具。eg凶、凹、函、击、凿。山字底多用来表示坑洼的意思。
【勹】包字头,弯腰抱东西的形象,有包裹、包围的意思,eg包、匈、名、旬都带有包围、圆圈的意思;勺、匀、勿、匆,都带有包字头,但没有包的意思,所以叫同形部首。
为什么叫同形部首嘞?
勺和匀是一只木勺的形象;勿和匆是杂色布条做成旗子的形象,但它们的外形十分相似,就把它们划归一类,称作同形部首。
【囗】方框wéi,口是小方框读kǒu,大方框组的字,有的表示周围、包围的意思,还有的表示一片地方,eg围、国、园、圃、圈
第46集 多形合并
有不少汉字是由偏旁和其它字组合而成的,有的偏旁还有多种含义,需要认识和了解偏旁的使用。
【卩】jié代表人的关节,形状略似人的耳朵,也称耳朵/单耳旁,也有人称硬耳。组字大多表示人体的坐、跪以及坐着干活的形象。
【阝】阜fù土山或土坡的形象。由于形状更像耳朵,他的偏旁也称耳朵
【阝】邑yì,上边口字代表城池,下边巴字代表人,即表示人们居住的地方。
两个耳朵怎么区分呢?
耳朵写在左边的表示山阜、土坡,称左耳,eg陇、陌、陆
耳朵写在右边的表示国家、城镇、地域,称右耳,eg郢、郡、都
由于阝与阝形状相同,俗称双耳
【彡】三撇,柳树枝条在水面上的影子。不仅代表枝条的影子,还代表老人的胡须。除此之外,还代表声音、光彩、花纹。
【亠】文字头,用来表示高处,组字多用来表示房屋的顶端和人的头部,因为人体最高的部位就是头
【丰】原本是一串玉片的形象,除了丰收,不消还有2层意思,一是皮子的裂缝;一是契刻在竹片上的符号
【王】非常珍贵的一串美玉,只有帝王才能佩戴,根据形状造出王字,代表名贵的美玉。同时帝王的王也是用这个字表示,古代帝王地位最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王代表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玉】为了区别这有两个王字,在表示玉石的王字上加了个点。
【王】侧玉旁/斜王旁,注意:用玉字做偏旁时要写成王。(最后一横往上提)
第47集 楷化部首
字:讠疒钅攵攴走辶
【言】说话是语言和交流,语言和言便是说话,下边的口字代表人的嘴巴,上边的一点和长短的横道表示说话的气体和声音,口中说出来的话都是有长有短的,
【讠】言字旁,与说话有关
【病】对于人畜的疾病,汉字用病表示
【疒】病字旁,代表病字的偏旁,组成的字与疾病有关,
【金】金子含在土里所以下面是个土字,土字两边的两点表示金子,上面的人是含有的意思
【钅】金字旁,组成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攵→攴】一只手或手里拿着木棍的形象,是敲打的意思,后来草书把它写的与文字相似,所以又叫反文,组字表示与手或用手敲打有关
【走】走路的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偏旁,组成的字大都与奔跑和走动有关
【辶】走之,表示行走的偏旁,组字与行走与奔跑有关
【食】食物的食字,有时也做动词,表示吃的意思,
【饣】食字旁,组字大多与吃食有关,有时也做动词表示吃的意思
第二部 汉字之干(主要用象形字领头)
第48集 日照大地
汉字成千上万,但绝大多数是由200多个 象形字组合而成的。
字:旦昌旭时问晶旧
都是学的用“日”象形字和其他符号合在一起,表示相关的意思,简称形意字
【旦】日字下面加一横表示太阳刚刚升起,早晨
【昌】形意字,太阳从东海升起的景象
【旭】刚升起的太阳,左边的九是一座弯弯曲曲山峰的形象,与日组合代表太阳刚从山后升起
【时】日昝,中国古代观测时间的仪器。太阳东升西落,昝盘上指针的影子便由西向东一寸寸移动,可以根据日影来测定时间。“时”便用日和寸两个字来表示。
【间】从门缝中看到太阳的形象,间本来是门缝的意思,所以物与物之间的缝隙就被称作间隙,物与物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
【晶】湖面上的闪光是太阳光的反射,用日字表示许多日光的光点。凡是透明光亮的意思都用这个字表示
【旧】用一竖表示古董,即过去的事物,日是时间,“旧”表示很久以前的事物, 古旧。与时间长久的久相似,但要读四声
第49集 月圆为朋
字:亘恒钥朋易
【亘】太阳升起,挂在当空,上有云天,下有大地,日字上下各添一横表示天地,太阳在天地之中。亘,连绵不断的意思。
【恒】太阳东升西落,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在左边加个竖心,组成恒。恒,长久固定不变的意思,永恒就是永远不变
【钥】嫦娥为给丈夫留纪念,拔下发髻上的金簪,同时也是月宫之门的钥匙
【朋】两个半月并在一起表示两个要好的人结交为朋友,就像两个半月合成圆月一样
【易】日月交替,循环不断,日月交替的变换用易来表示。易,上边是日,下边是月字的变形,变幻、改变的意思
第50集 斗转星移
【夕】启明星的象形,既表示黄昏傍晚,又代表天上的星星
【卜】【禾】
字:夕汐多移名梦外
【汐】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大海/靠近海水的江河都要产生潮汐,水涨水落的现象,早上叫潮;傍晚或黄昏时叫汐。是水,用三点水表意;在夕时,用夕作读音。
问:草字头为什么是两棵小草的形象?
两棵小草表示地下有很多草,而天上同理
【多】夕字表时间和星星,天上星星多,把两个夕字摞一起就是多字
【移】稻秧是庄稼,用禾字表意;秧苗很多,与多字组合。
【名】夕阳西下,已是夕时,收工回家,便张口呼唤对方的名字,即名
【梦】做梦时会梦见许多互不相干的事情,像林中的树木一样多,用树木的林表示许多事物,再用夕字表示睡觉的时间
【外】古代术士在夜间观测天上的星斗,以测未来,叫观天象。星光下占卜打卦,测算吉凶祸福,用夕和卜字组合。外的本意就是远处,后被广泛应用
第61集 愚公移山
山——愚公移山的故事
【仙】人+山,据说古人想成为神仙就到深山里修炼,得道后方才能成为神仙,故人山组合就成了仙。山字在这儿有表示读音的意思,山与仙韵母相近
【灿】围在一起庆祝和歌颂业绩,火字旁表示光彩、鲜明、耀眼,山字除了表示灿、二字同韵外,还有大的意思
【灰】两个意思,一是物体烧成的灰;二是颜色
【炭】本炭是用山里的硬杂木烧成灰一样黑灰色的木块,用山+灰
第62集 滴水穿石
!滴水穿石和水滴石穿:没有区别,意思相同
石
【岩】山上滚下的石头就是岩石,石头都是长在山里的,故用山和石组合
【磊】当山洪暴发时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去后便留在了河床上暴露出来,于是创造了磊字,三个石头表示众多的石头,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看得清清楚楚。本意是石头很多,却用于表示人的心胸和作为方面。eg光明磊落
【硕】页代表人的脸面,石+页=硕,硕与石声母相同,硕表示又大又重/表示果实像人头那样大、石块那样重
【拓】发明铁器之前使用石斧,用石斧砍伐树木、开荒种地。石斧用手拿着,用提手和石字组合。读音一tuò,开拓;读音二tà,拓碑文可以把石碑上的字印在纸上,拓下来的纸叫拓片 ,拓片装订成册叫拓本
第63集 丘陵比丘
丘:小土山
邑yì:表示国家、城镇和地方的意思
阝:代表邑字的偏旁,叫做右耳
【邱】丘+阝=邱,孔子名字叫孔丘,历朝历代人们都非常崇敬他,清朝皇帝下令“丘”只能作为孔子的专用字,用于避讳。邱与丘音同,意思也同,也用邱作姓氏,现“丘”能用了,邱就作为姓氏了
【蚯】用虫作偏旁表意,蚯蚓把土壤疏松成一个个小土丘,用丘表示读音
衡山为什么叫北岳?
中国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名山,称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恒山方位在北,故称北岳。
【岳】站在山上看远处还有大山,有些山峰顶部比较平缓形状像山丘,于是把特别高大的山称岳,为“超越了其它山的意思”,与超越的越同音近义。岳不仅是高大的山峰,还能作为姓氏
第64集 山坡山阜

部首外型为常用字者,直接称呼“~字旁”,如:鱼字旁、羊字旁、食字旁。
单人旁“亻” 如:他
双人旁“彳” 如:行 提手旁“扌” 如:打
提土旁“土” 如:地、场、城
竖心旁“忄” 如:情
立刀旁“刂” 如:刊
绞丝旁 “糹” 如: 绞
左耳旁“阝(阜)” 如:队
右耳旁“阝(邑)” 如:邓
单耳旁“卩”如:印、却
犬部和爪部 犬部也称反犬旁 爪部也称爪子头“犭”和“爫” 如:狗、采
衣字旁“衤” 如:褪
示字旁“礻” 如:礼
建字旁“廴” 如:建
将字旁“ 丬(爿)”如:壮、状、将
广字旁 “ 广”如:庄、店、席
2、在上面者、或外包文字上面与左边者,称为头
包字头“勹”
宝盖头“宀”
秃宝盖“冖”
竹字头“竹”
草字头“艹”
病字头“疒”
登字头“癶”
春字头“”
四字头“罒”
虎字头“虍”
3、同时夹著文字上下者称为框
国字框或大口框“囗”
4、在下面的称为底
走之底“辶”
足字底“足”
5、例外
两点水(冰字旁)“冫”
三点水 “ 氵”如:江、汪、活
四点水(四点底)“灬”
私字儿“厶” 允、去、矣
弄字底儿 “廾”开、弁、异
三撇儿“彡” 形、参、须
折文儿“夂” 冬、处、夏
三拐儿“巛”甾、邕、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