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军调整部署的背后,并非所谓的撤退,而是第二波次战斗的序曲

2022-04-12 09:19 作者:力波观察  | 我要投稿

正如有关西方媒体援引情报组织及智库人士的话称,俄军近期在乌克兰境内的兵力调整部署,绝非人们惯有思维中的撤退。而是通过集结休整,补充有生战斗力量及各类武器装备,并且总结在第一阶段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及弊端。

总而言之,俄军的战略重心已经发生明显转变,这其中既有前线将士的疲态尽显,久攻不克;亦有后续梯队的未能齐装满员、迟迟难以单位等因素。


此时做出这种决策,从战略角度上而言,是符合时下局势的,尽管这会招致诸多非议与猜测,乃至于是诋毁。俄军在北部方向的退却,令这一地区的乌军缓了口气,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未能如西方媒体宣称的一般,能够组织起卓有成效的反攻,仅仅只是动用部分兵力及武器装备,对俄军实施打击而已。这种程度的打击并不会对俄军造成多大影响,但会为乌军在此后的战绩方面,提供许多可以“微操”的素材。

就时下局势而言,人们心心念念的“基辅会战”彻底成为臆想,而于此前处于忽视中的顿巴斯地区将再度迎来腥风血雨,那么通过调整部署后的俄军,下一步棋将以何种方式落子,就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热点。

(一)乌克兰北部地区久攻不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特别军事行动拉开序幕后,俄军在北部地区的首要作战目标,毫无疑问自然是乌克兰首都基辅,而在持续月余的战事中,俄军在此方向上的战略决策至少发生过两次变动。首先是开战初期,俄军出动空降军精锐,力图通过控制安东诺夫机场这一要地,进而达成战前所拟定的“中心开花”决策。

但令人遗憾的是,纵然俄空降军犹如天降神兵一般,成功夺取安东诺夫机场控制权,但碍于缺乏重型装甲及火力压制,以及后续俄陆军部队未能迟迟赶到,最终易手于乌军。该战略计划破产后,俄军又迅速转变策略,即通过围三缺一的战术战役原则,进而最终达成逐个击破的作战构想。

但令俄军想不到的是,乌军依托现有力量及地形地势,构筑起多道防御工事,并将大部队分散成小股多模式形式,在具体作战过程中竭力避免与俄军正面交火,转而采用破袭、骚扰、伏击等作战样式,使得俄军在遂行向前推进的作战过程中,还要提防此类攻击手段。

而即使是在攻坚战斗中,俄军也很难取得突破,原因在于城市居民地作战因素,不论是筹备阶段,还是行动阶段,都需考虑到各要素,并就此配置兵力装备等。俄军已然是临阵变策,相关准备自然无从谈起,只能是边进行边修改,由此可知其实际战果的取得及巩固是何等艰难。


这一点便反映在基辅及切尔尼戈夫方向上的攻略,在此方向上真正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部队,仅仅只是俄空降部队而已,他们突破进展较快,且取得较大战果,但与俄陆军的拉胯配合,使得基本的协同作战样式丝毫不见踪影。

更重要的是,俄各部队的战斗力下降明显,且士气不容乐观,否则就不会劳驾各军区司令员冒着连天烽火,亲临一线对其进行授勋慰问,因而除了撤退,俄军目前再无其他办法,而这就意味着,此前被人们时常提及的“基辅会战”成为幻想,当然俄军也想付诸现实。

顿巴斯铁钳完成,俄军即将大获全胜!

不同于北部地区的空降军,俄军在南部地区的兵力投入悉数是精锐陆军主力,比如此前我们多次提及的俄南部军区近卫第8集团军第150摩步师。不论是机械化地面推进,还是城市居民地作战,抑或是要地防御,这支部队均不在话下,因此该部队近期在马里乌波尔地区的表现,的确是可圈可点,难以让人挑出毛病。


而在克里米亚方向上,自从该岛2014年3月俄罗斯所有后,不论是该岛的军事化程度、还是驻扎在岛内的多支部队,均在俄军中属于第一梯队,因此它们在南部方向对乌军的快速突破,也就不再难以令人理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南部地区的乌军配置,不论是从员额上来说,还是从装备上而言,相较于乌国内其他地区,显得较为薄弱,这也是促使俄军取得不菲战果的重要因素。

顿巴斯地区态势在此前一个多月时间中,只能用极其诡异来形容,因为在俄军展开行动后,顿巴斯地区并没有迎来俄军的身影。对此的解释恐怕只有一点,那便是俄军十分清楚顿卢两州武装力量的实力,即可以保持当前与乌军的势力界线,不至于遭到后者的反扑

将乌军重兵集团牵制于此后,俄军在利用精兵争取在各个方向上取得较大成果,而后转身对顿巴斯地区乌军重兵集团展开攻略,最终达到毕其功于一役,为整个特别军事行动画上句号。

按照这种战略规划,所谓的“顿巴斯合围”应该是俄军的后手,可月余攻势下来,俄军除在南部方向上取得较大进展,东部及北部方向上却是一无所获,因此借着兵力调整部署之际,将这一后手提前转变为先手,从而扭转当前不利局面,为日后的俄乌交锋积攒很多的底牌与筹码。


对于顿巴斯地区的乌军重兵集团来说,这将是本年度他们最不愿听到的消息,此地在8年乌东战火中,早已面目全非,且当地居民逃之夭夭。换言之,乌军再也没有发挥“人墙”战术的先决条件,而作为进攻方的俄军也将舒展开此前被束缚的手脚,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那么乌军集团的处境可想而知,如果若能举起白旗,但还有活命的机会,若是一味负隅顽抗,那么基本上都会成为清一色的“国家英雄”(实则是炮灰)。

(三)俄军的下一步棋,须迅捷猛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这次兵力调整部署,凸显出俄军的战斗力依然不如预期,因此在下一阶段行动,如果优化兵力配置、装备运用、战术打法、后勤保障、协同配合等因素,将成为俄军在调整期内的重点攻坚领域。毕竟下一阶段,不仅关乎俄军尊严,更关乎俄方在特别军事行动发起以来的整体诉求与目标达成,所谓成者为王败者寇,用在此地可谓是再合适不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军事行动及俄乌谈判两处着力点上,俄军不再希冀于通过后者进而撬动前者,换句话说,俄乌谈判将比此前更流于形式,达成的多项成果的有效性也极其脆弱,因此迅捷猛烈,将成为俄军此后军事行动中的主要特征。


同样对于乌军来说,他们的处境未必能得到缓解,一旦顿巴斯地区的乌军重兵集团被歼灭,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将迎来不少的麻烦,同样,基辅方向保不定还会迎来分布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俄重兵集团。可不要忘记他们的存在,这支作战集群自开战以来,都未曾有过大的调整变动,他们的战斗力加之俄军的全新战略规划,给基辅方向上乌军带来的压力同样不小

总之,现阶段的进展并不是乌军真正口头上的“胜利”因为在这之后将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基辅拿不下来俄军可以容忍,所顿巴斯再拿不下来,那么此前却做的一切将彻底付水东流,而这,绝不是俄罗斯及普京想要的结果!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俄军调整部署的背后,并非所谓的撤退,而是第二波次战斗的序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