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BTL》的一些想法
批判了一番新角色之后,我很快的去把剧情通了一遍,先说说我觉得TL做的差的地方吧。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谨慎观看!
1.个人剧情灌水十分严重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点,头目连的解锁是需要先通关前置的角色剧情的,一个角色基本上是三段剧情,开头一段,中间的插曲一段,结尾一段看CG,这样的三段式剧情往往使表达变得困难,尤其是像蘑菇这样的哲学系(啰嗦系)作家十分不友好。
在旧版中由于各个角色联系较为紧密,通过游玩多个角色的剧情模式可以理解并分析出究竟是怎样的故事,但这里又要提到《MBTL》的主线尚不明晰,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大事件”影响并驱使着角色行动,以至于在一周年前推出的角色都是打对手戏,所有的剧情都为月姬本篇服务,更像是本篇的后日谈,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而在第一个头目连模式中,这个新模式带来的剧情体验让我很直观的感受到,未来的主线大事件都会以头目连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
也就是“个人剧情基本为头目连服务”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们来看看已实装的4个头目连分别讲了什么,给了我们什么信号:
第一个是猫姬干预都古,要走出都古路线(猫姬会实装,且会干预剧情走向)
第二个是诺艾尔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七夜已经顺利出产)
第三个是猫姬带着迦勒底代表队来踢馆(没什么核心,主要阐述猫姬召唤从者的目的)
第四个是收集17等分的志贵(17虽然比较微妙,但17种路线大抵是有信服力的,并且出现了莲的影子)
刚才我们得出了“个人剧情基本为头目连服务”这个结论,也就是在三段式的剧情中得到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头目连的剧情,我之所以认为新的个人剧情灌水严重,主要是因为牛若丸的剧情。
牛若丸不清不楚的来到这个世界后,又不清不楚的在远野邸留下来,与月姬这边毫无关联,出现只是因为被召唤,在第三个头目连中猫姬很得意的说了:“我会站在强者(FATE)这一边,我召唤从者就是为了打败你们。”更是印证了牛若丸真的就是为了凑数,为了出而出。相对于其他的头目连,甚至这个头目连都算不上水了,查询蘑菇创作时的精神状态。
再看看同期实装的伯爵,在个人剧情的最后的确跟罗亚对上了,对话中也能得到一部分信息(聊胜于无),主要还是向大家介绍伯爵跟罗亚是有渊源的。而且伯爵这个角色登场并不是无意义的,他的出现引导了玛修回归迦勒底,毕竟咕哒厨绝对站迦勒底这边(滑稽),同样都是FGO联动,为啥在剧情上的饱满度一点可比性都没有呢?
2.角色设计上的担忧
本来这个问题是不该出现的,但是接二连三的出现一些新角色套老角色皮的言论,我还是要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一下。
首先,同类型的角色要判断能否在动作模组上取得突破。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在AACC中小刀系角色有三位,志贵,七夜和式,而同系角色模组可以做三种操作模式,新月,半月,满月。这就说明了法棍在这块拿捏的是很稳的。但是在新角色中,玛修作为盾系,怎样开发盾系作战招式,能否取得突破,确实是值得担心的。玛修设计成这样,那栗子应该如何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总不能做两个差不多的角色吧?伯爵的攻击方式以光线和斗篷为主,说到斗篷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瓦叔,我在游玩的过程中经常出戏到青子和瓦叔,感觉就是缝了一下毫无诚意,还有群友认为玩起来像其他游戏的某个知名角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这个我不做评价,综上我想表达的就是一个角色的设计没有新意或新意很少,游玩体验会大打折扣。像紫苑,莲,五月这种角色我们不担心是因为他们有着特殊的机制和还未登场的同系角色,而牛若丸的快速落地以及瞬身操作方式与七夜不同,也没有什么谁抢了谁快速落地的说法。但从伯爵来看,虽然确实是这个角色本身的特色,但玩起来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他的本系角色,剧情上又只是乐子剧情,处境自然可想而知。
但你月真的这么傻,想一直吸取FGO能量吗?很显然是NO!不枉我续了两次关推完头目连,看到了最后的结局:
“猫姬会暂时退场,并且被莲的黑影补刀。”

《MBTL》一周年大更新中优化了剧情体验,这种剧情演出效果让我有一种看舞台剧的感觉。这让我对主线剧情越来越期待。而在这次更新中,这份期待终于有回报了!
莲,是主线人物。
如果是以莲为切入点,直接进入主线的话,那么下一次更新就是重头戏了,莲和白莲,七夜出现就代表着瓦拉齐亚之夜降临了。但我认为莲可能只是一个信号,估计还得是先让小巷子和瓦叔出场,教授连本篇都没出场估计是够呛了,如果可以实装自然更好,慢慢就走上正轨了,至少猫姬需要一部作品的时间来恢复,估计会抓一只机械翡翠回来吧。
总结起来四个字:未来可期
至少他们意识到了,无止境的拉从者是行不通的,一次两次可以,下次要是接着瞎搞那是真的药丸了。希望大家还能继续关注月姬格斗,这下是真要进主线了,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到底会推出怎样的剧情呢?不由得盼着更新的日子了啊。
本篇专栏皆为个人观点,如果有不同意见或是有错误之处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