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电池生产基地,每天生产电池可满足1500辆电动汽车,厉害了

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基地到底有什么本事?这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每天生产的电池可满足1500电动汽车的生产需求,这简直是厉害了,而且,这一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不仅产能巨大,其生产出来的电池能量密度比平常产品高出了5%,中国在这座基地里面到底使用了什么黑科技,才能做到这一点的?

在每一辆电动汽车都需要至少150枚到300枚动力电池的前提下,这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究竟有多强大,从数值上就可以被判断出来了,尤其在中国这一动力电池工厂生产出来的每一枚电池能量密度比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高出5%的前提下,中国这一国产电池基地所能生产出来的电池,多半都销往欧美,成为了西方各国最顶级电动车辆的主要电池部件。

为什么中国的电池能成为西方顶级电动车辆的动力供应来源?原因是中国在制造这些电池的时候,使用了厚度仅仅只有6纳米的铜箔作为车辆的电芯基片,这让电磁包在体积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容纳更多的反应物质,也因此,中国这一能源基地生产出来的电池包,每一枚的能量密度都比其他国家使用8纳米铜箔基片的同类高出5%,难怪中国出品的电池包动力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更为强大。
但如果只有能量密度更高,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生产的电池组能够被欧盟各顶级车企选用:哪怕现今锂离子电池相比于过去的锂负极电池更为安全,但锂作为一种非常活泼的轻金属,以其为主要材料的电池也依旧不会太过于稳定,倘若中国工厂生产出来的动力电池质量不过关,能量密度更高,只意味着电池过热燃烧爆炸的时候,事态会变得更难收拾,因此,中国电池必须有着更为优秀的品质,才能让西方顶级车企们对其更加看重。

而中国宁德时代的这一电池生产基地,则使用了相比于欧盟各国更为严格的检测方式来对其电池的品质进行了证明:不管是500℃高温加热、零下好几十度的低温检测,对电池进行震动、短路、泡水甚至穿刺破坏等一系列的实验,都证明了中国电池不仅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其生产品质也如同较高能量密度那样更为过硬,这才让中国电池比起西方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更能得到欧盟各国顶级企业的信任。
若非如此,中国生产的这些电池是不会成为包括宝马、奔驰等欧洲顶级车企顶级电动车辆的专用电池组,更别说其销量占据了动力电池需求的50%,也只有技术足够先进和品质足够过硬,才能让中国的动力电池获得全世界的青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