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系列 序言——还有些一路走来相关的事情

Hi,大家好!这里冰梓yuri,其实吧,最初想到系列还要写个序言、我是拒绝的,因为不是谁让我写我就写……(划掉)
咳,咳,认真说啊。仔细考量一番,既然系列都正儿八经更新了,自然是要写几句……序言、总结之类的,也给作品多留下点什么,方便将来再翻看。但打开word文档、又着实犯难了,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要写点感悟吧,激起广泛共鸣属实不易;要来点煽情吧,又苦于向来不是这类型的人;哦,对了,何况这么多年过去、文笔还是差劲,写再多也不会有几人看吧。哎,于是乎这么一想、倒是释然不少,就当是记点旧账好了,当然,如各位有缘、有兴致路过一阅,那就更感激不尽啦!
恩既然如此,那就聊聊过往的一些事吧。问起哪天灵光乍现,开始了这个计划——那可就久远了,好像和初入b站的时间一样久远。记得还是在2017年时候,那时才刚进一个某某社团来着,当时雪业前辈问我,来到VOCALOID社团有什么长远打算没,当时我的回答就是……想出个完整系列。他笑了,我也笑了,大家都笑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显然和痴人说梦无疑。自然,之后也没谁没在意这事——那时还在进行着《恋爱日历》的歌曲制作,日后社团也有诸多其他事宜,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确实是该被淡忘的。于是,直到社团解散,我都没有个像样的系列曲构思框架,最终,其他人各奔东西,留我一人在风中凌乱。
如果就这么下去,整个系列是理所当然不可能开始的——但某一天,命运出现了神奇的转机。在凌鹭为祈Inory画封面的同时,我也想着借机蹭个新头像。新头像该是什么样的呢,想着,想着,我是学化学的,我现在在VOCALOID区做些事情,两种身份都该体现出来……最终,收到的是一张,左边蓝发女孩穿着实验服、右边粉发女孩戴着耳机的图片,我感到甚是满意。
之后没过几天,突然间,一个崭新的想法在脑海中生成了——或者说,之前从未敢设想的第一步,现在终于可以小心翼翼迈开了。那时,我设想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很显然,系列曲应该有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学化学的小姑娘,某天突发奇想搞起了音乐,但后来受了挫折,受到许许多多挫折,不过最终,她还是依靠着勤奋和坚持成功了。这样,一个最基础的框架就完成了,很老套的框架,对吧?不过,老套有时也会很有用呢,老套,意味着经典、意味着合众,对吧,那时候,就这么自我安慰着。(hh,其实是想不出其他的什么了)
主线想完了,还得加点人物,恩,要有高的、有矮的,有活泼的、有内敛的,有粗放的、有细致的……总之什么样的都来点,越丰富越好,于是什么方艺韵、什么李然、什么林晓夜……便都出现了。对了,一直沿用到现在的名字——冰梓yuri——也是出自系列内,冰梓、冰钰嘛,或许大概,和她也确有几分相似之处吧。
那么这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东风”也是很重要的,这“东风”着实又卡了我好一阵子,便是曲绘谁来画。编曲我倒是不太担心,从设计开始,就想着随系列的进度、让不同老师尝试不同风格,彼此的任务也不至于单调繁重,但曲绘的画风,还是最好该统一。在雪业前辈的热心联络下,H元素完成了,但画师随后忙于生活、以及系列整体的画风需求促使我寻找起其他的帮手,这时阿二叽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阿二叽老师精致的画风,使得每个角色人设的个性特点一目了然,为之后所有的PV曲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后来,林夕、众神眷恋的幻想乡,及其他多位画师相继加入,使得团队更加熠熠生辉了,如今的完整故事,离不开任何一位老师的莫大帮助。
于是,那时候——大约是2018年12月吧,我看着最早的doc文档是这样——系列曲终于如一艘远航的轮船,开出了港湾,只是目的地是哪,要去向哪里,那时我都不太清楚,只是想着,或许有幸学到VOCALOID,来b站一趟,总该做些什么吧。后来的后来,看到了一些人前来、也看到了一些人离开,对系列时不时有新的想法、甚至对整个主线都推倒重演过,系列的结尾,一共立下过三个……这些事,还有些其他的,留着以后再说吧,还有机会。
哦,对了,要问起系列的剧情有什么特色……我想,大概是“真实的事情”吧。乐队的故事,想必大家已经看过许多了,如同bangdream、lovelive般超乎常人的学生故事也是数不胜数,但是我时常会想,在中国,作为中国的学生,身处中国的学校……真实的大学生活该是如何?真实的他们该想些什么?真实的理想能走到哪步?兴趣、学习、人际关系、对未来的规划……该如何权衡?于是乎,凭借一点浅薄的个人经验,算是牵强附会了些,身边所见所感的经历吧。
总之,系列能走到今天,即是万幸——这样的幸运,离不开每一位staff、每一位粉丝朋友的支持,还有所有各位,点下播放键的过客们,谢谢大家!同时希望自己吧,能够在VOCALOID茫茫大海中留下的,不仅仅是《为什么这不是一首传说曲》,也能够是一些更深层次的、真正有意义流传下去的作品,会为此一直一直、不断地努力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