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酒一船”的千年古镇,孕育出了什么酒?
当槽坊晚烟氤氲在洋河古镇,“明月清风酒一船”如临其境。
从这座古镇中孕育出的洋河,不仅是家喻户晓的头部白酒品牌,还拥有着多重“身份”符号,其命名本身就是一特色符号,单溯其名之始,还得从洋河镇的建置谈起。
洋河镇,古称白羊关,白洋河镇等,现今位于江苏泗阳县西北。有文字记载称,洋河镇起于两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商贾云集,酿酒历史悠久,就此来看,洋河古镇的历史有千年之久。其在明朝属于桃源县,《明史·地理志》桃源县中记录道:“东有三义镇巡检司,崇祯末,移于县西之白洋河镇。”
关于白洋河名称的由来,《清一统志·徐州府一》中有相关解释:白洋河“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自安徽泗州流入,即北潼水之下流也。旧为巨浸,望之如洋,故名”。
名人骚客亦曾为白洋河留下笔墨,根据《泗阳县志》记载,明朝著名诗人邹辑到访过白洋河镇,看到岸边的槽坊酒肆,受其感染,便写下了《咏白洋河》一诗 “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 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 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
在白杨河镇扎根已久的洋河酒,被赞誉为“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有说法称,清朝时期,宿迁建有乾隆行宫,乾隆皇帝曾南巡时多次留宿于此,在品尝洋河大曲后,赞称“酒味香醇,真佳酒也”。此外,清代同治十二年编纂的《徐州府志》也有记载“洋河大曲酒味美”。
关于洋河的故事也不少。其中,有一口井的传说广为流传,曾经一位叫梅香的姑娘,在一口井旁遇到一个好心的大姐,大姐用凤头碧玉簪,将井水变成了酒,让梅香用来解除困难,此后,梅香就用原本要买酒的酒钱去接济洋河镇上的贫苦乡邻,故此,这口井被称为美人泉,并流传至今,而美人泉的泉水也是洋河酿酒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另据传,曾经在洋河古镇上有一戏台,台下有24口大酒缸,每当台上锣鼓响起,与酒缸产生共鸣时,十里之外亦可听到声音。此外,洋河古镇上还曾有一座传瓢庙,相传是是仙人们传瓢共饮洋河美酒的地方,邑人卢湛道士常见仙人在此处共饮,因此,酿酒的槽坊们一起捐资修建了传瓢庙。
从古镇中流传出了洋河绵长的酒香,而大自然雕刻的地理环境,成就了洋河独特的酿造环境,也造就了世界三大湿地产区之一——宿迁产区。“两湖、三河、一湿地”的生态水系,让适合酿酒的微生物找到了生长之地,也让洋河形成独特的绵柔风格。
... end ...